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5498发布日期:2022-05-18 20:5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深入,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绿色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得以应用。光伏发电板发电功率除了受天气情况制约以外,光伏板表面的清洁率也影响输出功率。
3.但是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还存在着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擦拭工作,不方便进行污水杂质分离工作以及不方便刮除光伏板表面的鸟粪等顽固污渍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存在着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擦拭工作,不方便进行污水杂质分离工作以及不方便刮除光伏板表面的鸟粪等顽固污渍的问题。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包括支撑架,光伏板固定座,光伏发电板,连接架,推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v带和推动板,所述的光伏板固定座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支撑架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光伏发电板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架分别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推动电机螺栓连接在连接架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支撑架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轴接在连接架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安装在连接架的上端;所述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安装在光伏板固定座的左侧;所述的主动轮通过v带传动连接从动轮;所述的推动板螺钉连接在v带的外壁;所述的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包括倒u型滑动架,滑动管,pvc块,海绵条和橡胶板,所述的滑动管滑动套接在倒u型滑动架的外壁左侧;所述的pvc块的上端胶接在滑动管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海绵条胶接在pvc块的下端;所述的橡胶板胶接在pvc块的右侧。
6.优选的,所述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包括支撑箱,导引箱,不锈钢网,导送板和抬动杆,所述的导引箱插接在支撑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网螺钉连接在导引箱的内壁上部;所述的导送板螺栓连接在导引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抬动杆分别焊接在导引箱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上端后面中间位置。
7.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采用上端左侧开设有插接槽的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光伏板固定座采用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的不锈钢座。
8.优选的,所述的橡胶板采用软体的且下端设置为锥形板;所述的海绵条设置在橡
胶板的左侧下部。
9.优选的,所述的倒u型滑动架螺栓连接在连接架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海绵条和橡胶板的下端与光伏发电板的上端接触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导引箱的上端左侧设置在导送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箱和导引箱分别采用砌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箱;所述的抬动杆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杆。
1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箱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的左侧;所述的支撑箱的下端插接在支撑架的上端左侧开设的插接槽内部。
12.优选的,所述的推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hem-23d6401-66ip的步进电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倒u型滑动架,滑动管,pvc块,海绵条和光伏板固定座以及光伏发电板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pvc块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海绵条接触光伏发电板,方便进行擦拭清理工作。
1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箱,导引箱,不锈钢网和导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光伏发电板表面的灰尘和杂质进行分离工作,方便进行排放工作。
1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倒u型滑动架,滑动管,pvc块和橡胶板的设置,有利于在pvc块带动橡胶板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橡胶板的下端接触光伏发电板的表面,方便进行鸟粪等顽固污渍清理。
17.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箱,导引箱,不锈钢网,导送板和抬动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抓住抬动杆进行导引箱拆卸工作,方便对导引箱内部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工作。
18.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架,推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v带和推动板的设置,有利于带动pvc块进行移动,方便进行光伏发电板清理工作。
19.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架,光伏板固定座,光伏发电板和连接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光伏发电板接受阳光进行发电工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支撑架;2、光伏板固定座;3、光伏发电板;4、连接架;5、推动电机;6、主动轮;7、从动轮;8、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81、倒u型滑动架;82、滑动管;83、pvc块;84、海绵条;85、橡胶板;9、可分离导送箱结构;91、支撑箱;92、导引箱;93、不锈钢网;94、导送板;95、抬动杆;10、v带;11、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自清洗的光伏发电板,包括支撑架1,光伏板固定座2,光伏发电板3,连接架4,推动电机5,主动轮6,
从动轮7,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8,可分离导送箱结构9,v带10和推动板11,所述的光伏板固定座2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支撑架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光伏发电板3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架4分别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推动电机5螺栓连接在连接架4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6设置在支撑架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7轴接在连接架4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8安装在连接架4的上端;所述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9安装在光伏板固定座2的左侧;所述的主动轮6通过v带10传动连接从动轮7;所述的推动板11螺钉连接在v带10的外壁;所述的可滑动擦拭刮除杆结构8包括倒u型滑动架81,滑动管82,pvc块83,海绵条84和橡胶板85,所述的滑动管82滑动套接在倒u型滑动架81的外壁左侧;所述的pvc块83的上端胶接在滑动管82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海绵条84胶接在pvc块83的下端;所述的橡胶板85胶接在pvc块83的右侧;进行使用时,把支撑架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使推动电机5开始工作,带动主动轮6开始转动,然后通过v带10传动连接从动轮7,使v带10开始转动,带动推动板11开始进行转动,使推动板11在转动的过程中推动pvc块83向右侧移动,带动海绵条84和橡胶板85向右侧移动,使pvc块83移动至光伏板固定座2的右侧后,通过推动板11和pvc块83分离,然后使pvc块83和海绵条84以及橡胶板85向左侧移动,对光伏发电板3的表面进行自动清理工作。
2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分离导送箱结构9包括支撑箱91,导引箱92,不锈钢网93,导送板94和抬动杆95,所述的导引箱92插接在支撑箱9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网93螺钉连接在导引箱92的内壁上部;所述的导送板94螺栓连接在导引箱92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抬动杆95分别焊接在导引箱92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上端后面中间位置;在清理光伏发电板3表面的过程中通过海绵条84以及橡胶板85推动杂质移动光伏板固定座2的左侧,然后通过不锈钢网93和导送板94,使杂质落在支撑箱91的左侧,在雨天中使雨水通过不锈钢网93进入导引箱92的内部,然后通过导引箱92前后开设的通孔进行排放工作,防止杂质堆积过多雨水排放工作。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架1采用上端左侧开设有插接槽的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光伏板固定座2采用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槽的不锈钢座。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橡胶板85采用软体的且下端设置为锥形板;所述的海绵条84设置在橡胶板85的左侧下部。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倒u型滑动架81螺栓连接在连接架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海绵条84和橡胶板85的下端与光伏发电板3的上端接触设置。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引箱92的上端左侧设置在导送板9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箱91和导引箱92分别采用砌前后两侧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箱;所述的抬动杆95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杆。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箱91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光伏板固定座2的左侧;所述的支撑箱91的下端插接在支撑架1的上端左侧开设的插接槽内部。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推动电机5具体采用型号为hem-23d6401-66ip的步进电机。
33.工作原理
34.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把支撑架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
通外部电源,使推动电机5开始工作,带动主动轮6开始转动,然后通过v带10传动连接从动轮7,使v带10开始转动,带动推动板11开始进行转动,使推动板11在转动的过程中推动pvc块83向右侧移动,带动海绵条84和橡胶板85向右侧移动,使pvc块83移动至光伏板固定座2的右侧后,通过推动板11和pvc块83分离,然后使pvc块83和海绵条84以及橡胶板85向左侧移动,对光伏发电板3的表面进行自动清理工作,在清理光伏发电板3表面的过程中通过海绵条84以及橡胶板85推动杂质移动光伏板固定座2的左侧,然后通过不锈钢网93和导送板94,使杂质落在支撑箱91的左侧,在雨天中使雨水通过不锈钢网93进入导引箱92的内部,然后通过导引箱92前后开设的通孔进行排放工作,防止杂质堆积过多雨水排放工作。
35.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