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0393发布日期:2022-05-18 21:4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边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


背景技术:

2.光伏组件用于外部结构固定支撑的铝合金框架称为光伏边框,由两长两短组成矩形框架构成,现有的边框组件结构设计在过去的几年中,未见明显变革,针对上述问题,行业内一直在研究攻破,例如,中国专利cn213213400u,一种光伏模组钢边框与冲压角码连接装置,通过采用钢边框替代铝边框来解决降本压力,冲压角码连接方式来解决钢边框间的连接问题。
3.而角码是光伏边框组成的矩形中构成的90
°
连接处所用的铝合金连接键,用于支撑物体,角码广泛的应用于光伏钢边框组装,现在使用的铝挤压型材角码在连接光伏钢边框易出现卯榫不牢固的问题,以及角码上铆点装配不一定能完全进入孔位、边框组框时变形等等问题,造成安装困难、影响使用、产能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解决现有钢边框连接组框结构不够稳固、安装易变形、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它包括钢边框本体,钢边框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边、第一竖边、第二横边、第二竖边、第三横边、第四横边、第三竖边、第五横边和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设置在第一横边上,第五横边的右部与第一横边贴合,所述加强翻边和第五横边连接将第一横边的端部包裹其中;所述第二横边、第二竖边和第三横边形成玻璃槽,第三横边与第四横边的连接端设有向下倾斜的防溢圆弧,所述第四横边与第三横边贴合,第三竖边的上部与第二竖边贴合;所述第一竖边、第二横边、第三竖边和第五横边的左部形成内空腔,用于插入角码。
7.进一步地,所述钢边框本体采用钢带冷弯一体成型。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边上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限位凹部,向内空腔凸出,用于限位角码。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边的左部设有一个向下凹的溢胶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翻边铆合在第一横边上,所述第一横边和第五横边铆合,第三横边和第四横边铆合,第二竖边和第三竖边的上部铆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翻边的长度不小于3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型材本体采用钢带冷弯成型,一体成型,钢带重叠贴合处铆合,不限于无伤焊接的形式,起到了稳固结构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边框的强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采用钢带降低了边框成本。
14.本实用新型的钢带的两个端头连接处采用翻边包裹结构,加固其连接处,防止变形或开裂;插角码的内空腔内壁设有凸出的限位槽,便于角码插入后限位稳固,从而使插角码以及任何深加工的时候不会产生变形或铆合处撕裂,质量更加牢靠,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钢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钢边框的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角码的剖面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装配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角码的剖面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钢边框的剖面示意图。
22.其中:
23.钢边框本体1、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溢胶槽131、第二竖边14、第三横边15、第四横边16、第三竖边17、限位凹部171、第五横边18、加强翻边19、角码2。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图4,图1绘制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它包括钢边框本体1,所述钢边框本体1采用钢带冷弯一体成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第二竖边14、第三横边15、第四横边16、第三竖边17、第五横边18和加强翻边19,所述加强翻边19设置在第一横边11上,第五横边18的右部与第一横边11贴合,所述加强翻边19和第五横边18连接将第一横边11的端部包裹其中。
27.所述第二横边13、第二竖边14和第三横边15形成玻璃槽,第三横边15与第四横边16的连接端设有向下倾斜的防溢圆弧,所述第四横边16与第三横边15贴合,第三竖边17的上部与第二竖边14贴合。
28.所述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第三竖边17和第五横边18的左部形成内空腔,用于插入角码2。所述角码2为过盈装配空心角码。
29.所述第二横边13的左部设有一个向下凹的溢胶槽131。
30.所述第三竖边17上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限位凹部171,向内空腔凸出,用于限位角码2。
31.所述加强翻边19采用无伤焊接等方式铆合在第一横边11上,所述第一横边11和第五横边18铆合,第三横边15和第四横边16铆合,第二竖边14和第三竖边17的上部铆合,起到
了稳固边框并保护边框在组框的时候不被撕裂的作用。
32.所述第一横边11为长边框,其长度大于第二横边13。
33.所述加强翻边19的长度不小于3mm,起到了固定边框结构的作用。
34.实施例2:
35.参见图5-图6,图5绘制了本实施例2涉及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2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所述角码2为带压点空心角码。
36.实施例3:
37.参见图7,图7绘制了本实施例3涉及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3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所述第一横边11为短边框,其长度不大于8mm。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边框与角码连接结构,设置有加固边框方法,从而使钢边框在进行插入角码以及任何深加工的时候不会产生变形或铆合处撕裂,质量更加牢靠,使用更加安全。
3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边框本体(1),所述钢边框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第二竖边(14)、第三横边(15)、第四横边(16)、第三竖边(17)、第五横边(18)和加强翻边(19),所述加强翻边(19)设置在第一横边(11)上,第五横边(18)的右部与第一横边(11)贴合,所述加强翻边(19)和第五横边(18)连接将第一横边(11)的端部包裹其中;所述第二横边(13)、第二竖边(14)和第三横边(15)形成玻璃槽,所述第四横边(16)与第三横边(15)贴合,第三竖边(17)的上部与第二竖边(14)贴合;所述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第三竖边(17)和第五横边(18)的左部形成内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框本体(1)采用钢带冷弯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边(17)上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限位凹部(1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边(13)的左部设有一个向下凹的溢胶槽(1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19)铆合在第一横边(11)上,所述第一横边(11)和第五横边(18)铆合,第三横边(15)和第四横边(16)铆合,第二竖边(14)和第三竖边(17)的上部铆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边(15)与第四横边(16)的连接端设有向下倾斜的防溢圆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19)的长度不小于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包括钢边框本体,钢边框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横边、第一竖边、第二横边、第二竖边、第三横边、第四横边、第三竖边、第五横边和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设置在第一横边上,第五横边的右部与第一横边贴合,所述加强翻边和第五横边连接将第一横边的端部包裹其中;所述第二横边、第二竖边和第三横边形成玻璃槽,所述第四横边与第三横边贴合,第三竖边的上部与第二竖边贴合;所述第一竖边、第二横边、第三竖边和第五横边的左部形成内空腔。本实用新型的型材本体采用钢带冷弯成型,钢带重叠贴合处铆合,大大提高了边框的强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边框成本。降低了边框成本。降低了边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虎 雷波 梁洪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