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3448发布日期:2022-12-02 21:4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设备除了设备主体外,还有充电线路和各种具体实施检查诊断用的线路,而医疗设备功能集成化的趋势导致单个设备备有多种连接线路,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由于救治任务的紧迫性和没有专用线路整理装置使得在设备使用中经常出现线路混乱,为了避免接错线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对检查线进行整理,既浪费了检查和救治时间,也降低了急救质量和工作效率,存在极大的医疗隐患。
3.目前,医疗设备缺乏专用的线路整理装置,一般都通过线路反折、缠绕后用捆绑带进行捆扎等方法来整理线路,在需要对单个线路进行检修使,需要将固定线路的捆绑带剪短进行检修,这样会导致其他线路电线比较凌乱无章,检修后需要将所有线路的电线重新用整理利用捆绑带绑紧,且不方便对线路的电线进行定位固定,外观看上去还是比较凌乱、不美观。
4.如公开号为cn212049975u的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整理装置,其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却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如:其通过连接凹槽卡住活动固定杆的活动端,进而使得线路固定腔内的线路不滑出,而要实现该情况下则必然需要连接卡槽牢牢的卡住活动固定杆活动端,以防止其从连接卡槽内滑出才能有效防止线路固定腔内的线路滑出,但是此时则会导致活动固定杆活动端不易于从连接卡槽内拔出,进而导致影响线路固定腔内的线路取出或放入工作,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7.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包括金属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其中安装座另一端面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凹槽外侧的安装座端面上设置有磁性连接层,其中凹槽内设置有吸盘,所述安装座一侧设置有弧形环,其中弧形环背面设置有插入螺孔内与其螺接的螺柱,且弧形环两端均朝其开口内弯折有弧形引导部i,所述弧形环开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引导部i的支撑座,其中支撑座上设置有与对应引导部i连接的弹簧,所述弧形环内还设置有弧形板,其中弧形板底端与下方引导部i末端固定连接,且弧形板顶端朝安装座方向翻折有弧形引导部ii。
8.优选地,所述弧形环外弧壁上设置有多组弧形加强筋,其中两组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磁性卡块,且螺孔上方的安装座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磁性卡块一端的滑槽,所述滑槽内竖向设置有贯穿磁性卡块的滑杆。
9.优选地,所述磁性卡块宽度与相邻两组加强筋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位于两组加强筋之间的弧形卡块顶端设置有紧贴在弧形环背面上与其相适配的弧形面。
10.优选地,所述滑槽上下两侧的弧形环背面上设置有连接任意相邻两组加强筋的连接杆。
11.优选地,所述引导部i与引导部ii材质均为金属弹性片,其中弧形环、引导部i、弧形板及引导部ii端面上均设置有防锈层及橡胶保护层。
12.优选地,所述弧形板开口朝弧形环开口处方向设置,其中弧形板底端位于支撑座与安装座之间,且弧形板底端低于下方支撑座顶端水平面。
13.优选地,所述弹簧上外套有波纹软管,其中波纹软管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弯折部i内侧壁及支撑座端面粘接固定。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可形变的引导部i以便于线路滑入弧形环内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通过弹簧驱使引导部i复位以降低弧形环内线路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弧形环内滑出,其中弧形板则可进一步起到对弧形环内线路进行固定作用的目的,降低线路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弧形环内滑出的几率,而在需要对某一线路进行更换或维护等工作时,只需将其依序经引导部ii与弧形环侧壁之间的间隙、弧形板与上方引导部i之间的间隙及两组引导部i之间的间隙,即可很顺利的从弧形环内滑出进行维护更换等工作,而在具体使用时也可移动安装座以带动弧形环在线路上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弧形环对线路所固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中弧形环的背面图。
17.图中:1、安装座,2、凹槽,3、磁性连接层,4、吸盘,5、螺孔,6、弧形环,7、螺柱,8、引导部i,9、支撑座,10、弹簧,11、弧形板,12、引导部ii,13、加强筋,14、磁性卡块,15、滑槽,16、滑杆,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9.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包括金属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2,其中安装座1另一端面上设置有螺孔5,所述凹槽2外侧的安装座1端面上设置有磁性连接层3,其中凹槽2内设置有吸盘4。
20.通过磁性连接层3与医疗设备的金属壳体磁接固定,进而可将安装座1活动固定在设备的壳体上,其中还通过吸盘与4设备壳体吸附固定,以此进一步加强安装座1在设备壳体上的稳固性,防止因磁性连接层3与设备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进而导致安装座1从设备壳体上掉落的问题。
21.所述安装座1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设备上线路进行有序固定的弧形环6,其中弧形环6背面设置有插入螺孔5内与其螺接的螺柱7,通过螺柱7与螺孔5螺接的方式以将弧形环6或安装座1活动固定,进而将弧形环6悬空在设备壳体侧壁上。
22.如图1所示,在弧形环6两端均朝其开口内弯折有材质均为金属弹性片的弧形引导部i8,所述弧形环6开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引导部i8的支撑座9,其中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对应引导部i8连接的弹簧10,同时在弹簧10上外套有波纹软管,并且波纹软管两端分别与
对应的弯折部i8内侧壁及支撑座9端面粘接固定。
23.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将线路从弧形环6开口处卡入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内,接着线路挤压引导部i8使其弯曲并同时挤压弹簧10收缩,进而扩大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以便于线路滑入弧形环6开口内进行有序固定,在上述过程中引导部i8的弧形面易于引导线路滑动至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内,以实现将线路卡入弧形环6内或从弧形环6内取出,而当线路从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滑过后,弹簧10舒展会推动引导部i8回归原位以缩小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从而有效防止弧形环6内的线路在未受人为强制干预下从两组引导部i8之间滑出的问题。
24.所述弧形环6内还设置有弧形板11,该弧形板11开口朝弧形环6开口处方向设置,其中弧形板11底端位于支撑座9与安装座1之间,且弧形板11底端低于下方支撑座9顶端水平面,本实施例中,弧形板11底端与下方引导部i8末端固定连接,且弧形板11顶端朝安装座方向翻折有材质为金属弹性片的弧形引导部ii12。
25.如图1所示,当线路从两组引导部i8之间滑入后,将线路上移以从弧形板11与上方引导部i8之间的间距滑过,接着由引导部ii12与弧形环6顶部侧壁之间的间距滑过,最终将线路卡入弧形板11左侧的弧形环6内对其实现有序固定,进而实现通过弧形板11抵住弧形环6内左侧的线路,防止其内部线路与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隙接触,那么也就不会发生弧形环6内线路挤压引导部i8使其形变后并由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隙滑出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线路在弧形环6内的稳固、安全性。
26.而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可形变的引导部i8以便于线路滑入弧形环6内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通过弹簧10驱使引导部i8复位以降低弧形环6内线路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弧形环6内滑出,其中弧形板11则可进一步起到对弧形环6内线路进行固定作用的目的,降低线路在未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弧形环6内滑出的几率,而在需要对某一线路进行更换或维护等工作时,只需将其依序经引导部ii12与弧形环6侧壁之间的间隙、弧形板11与上方引导部i8之间的间隙及两组引导部i8之间的间隙,即可很顺利的从弧形环6内滑出进行维护更换等工作,而在具体使用时也可移动安装座1以带动弧形环6在线路上进行滑动,从而调节弧形环6对线路所固定的位置。
27.所述弧形环6外弧壁上设置有多组弧形加强筋13,通过加强筋13加强弧形环6的整体强度,其中两组加强筋13之间设置有磁性卡块14,且螺孔5上方的安装座1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磁性卡块14一端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竖向设置有贯穿磁性卡块14的滑杆16。
28.所述磁性卡块14宽度与相邻两组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位于两组加强筋13之间的弧形卡块14顶端设置有紧贴在弧形环6背面上与其相适配的弧形面。
29.如图1所示,当弧形环6通过螺柱7与螺孔5螺接后以将其活动固定在安装座1上,由于可能发生弧形环6受线路扭曲力影响而歪斜的问题,进而导致线路整体扭曲或不美观性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向下滑动磁性卡块14使其在滑槽15内进行下移,使得磁性卡块14与滑槽15底端接触并磁接固定,而其另一端的弧形面扣在弧形环6外弧壁上,并且相邻两组加强筋13及滑槽15分别卡住磁性卡块14的两端,进而使得安装座1通过磁性卡块14抵住相邻两组加强筋13侧壁的方式以防止弧形环6受线路影响而发生扭曲歪斜的问题。
30.在上述过程中当螺柱7与螺孔5螺接时,磁性卡块14滑动至滑槽15顶端与其顶壁磁接固定,防止其下移而干扰到转动的弧形环6带动螺柱7与螺孔5螺接的问题,其中滑杆16可
对磁性卡块14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从滑槽15内滑出而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对弧形环6起到固定作用。
31.优选地,所述滑槽15上下两侧的弧形环6背面上设置有连接任意相邻两组加强筋13的连接杆17,通过连接杆17加强加强筋13之间及弧形环6的强度。
32.优选地,弧形环6、引导部i8、弧形板11及引导部ii12端面上均设置有防锈层及橡胶保护层。
33.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