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3221发布日期:2022-04-30 19: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跳线防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


背景技术:

2.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约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登陆时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对电网造成严重冲击。台风引起的风偏放电和异物外破是造成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常规的跳戏防风偏技术方案主要有:(1)软跳线i型跳线串、(2)笼式刚性双i或双v形跳线串、(3)笼式刚性双l形跳线串、(4)固定式复合绝缘子跳戏串。
3.软跳线双i型跳线串防风偏能力较弱;笼式钢性双i形或v形跳线串防风偏能力有一定提高,但是对于抗台风等极端气候风偏能力还有所欠缺,而且笼式钢性跳线串造价高,铁塔横担需要加长,需要占用更多走廊资源。笼式刚性双l形跳线串本体造价最高,且水平方向的绝缘子串长度大的需要达到8-10m,运维检修难度大,且该绝缘子长期处于受压状态,需要承受跳线串风荷载。对绝缘子的寿命有影响;固定式复合绝缘子一端固定与杆塔,另一端连接跳线。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固定式复合绝缘子长期受到弯矩作用,该弯矩通过固定式复合绝缘子串传导至杆塔,对杆塔产生额外的荷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i型悬垂串,但在遇到台风等大风情况下,被风吹的自由摆动,可能会导致跳线与塔身接触对塔身放电,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通过设置防撞绝缘装置,防止跳线与高压线塔接触放电。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包括高压线塔和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横担两端的跳线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挡所述跳线串用的防撞绝缘装置,所述防撞绝缘装置包括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横担上,所述第一挂环的另一端与第二挂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环的另一端与第一绝缘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防撞垫,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绝缘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调节金具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金具的另一端与挂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挂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挂环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塔身上。
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金具包括第一金具和第二金具,所述第一金具和所述第二金具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一金具和所述第二金具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板为碗头挂板。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环和所述第三挂环为u型挂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通过设置防撞绝缘装置,在一些日常小风的情况下允许跳线串的摆动,避免了跳线串长期处于受力状态,增加了绝缘子串的使用寿命,在台风等一些大风状况时,通过防撞绝缘装置阻拦跳线串,防止带电部分对高压线塔接触放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刮大风时跳线与高压线塔接触放电。
附图说明
10.图1是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安装实施例图。
11.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2.图3是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的立体图。
13.图4是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的另一安装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包括高压线塔1和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1横担两端的跳线串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挡所述跳线串11用的防撞绝缘装置2,所述防撞绝缘装置2包括第一挂环21,所述第一挂环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1的横担上,所述第一挂环21的另一端与第二挂环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环22的另一端与第一绝缘柱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柱2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柱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24上套设有防撞垫25,防撞垫25可以采用橡胶类、乙烯类和热塑性聚氨酯等热塑性弹性体做材料,确保其具备一定的韧性和抗老化性能,所述第一连接柱24的另一端与第二绝缘柱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柱2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柱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27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8的另一端与调节金具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金具的另一端与挂板29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板29的另一端与第三挂环29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挂环29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1的塔身上。
16.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调节金具3包括第一金具31和第二金具32,所述第一金具31和所述第二金具32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一金具31和所述第二金具3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方便调节调节金具的使用长度,适用于防撞绝缘装置2不同的安装角度。
17.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挂板29为碗头挂板29,通过采用碗头挂板,可实现多方向转动,进一步卸载因跳线串11撞击过程中防撞绝缘装置2的内应力,避免对高压线塔1产生额外负荷,增加安全性。
18.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第一挂环21和所述第三挂环291为u型挂环;通过采用u型挂环,可实现多方向转动,进一步卸载因跳线串11撞击过程中防撞绝缘装置2的内应力,避免对高压线塔1产生额外负荷,增加安全性。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刮大风时,跳线串11受到风力影响向塔身撞去,跳线串11底部的重锤摆动撞上防撞绝缘装置2的防撞垫25,对跳线12进行阻挡,防止跳线12与
高压线塔1接触。
20.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时,防撞垫需设置在跳线串底部重锤的摆动路径上,防撞绝缘装置的安装角度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设计在40~45
°
之间,减少低风速的情况下跳线串频繁撞击防撞绝缘装置的次数,增加防撞绝缘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回路的高压线塔。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包括高压线塔和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横担两端的跳线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挡所述跳线串用的防撞绝缘装置,所述防撞绝缘装置包括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横担上,所述第一挂环的另一端与第二挂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挂环的另一端与第一绝缘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防撞垫,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绝缘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柱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调节金具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金具的另一端与挂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挂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挂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挂环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塔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金具包括第一金具和第二金具,所述第一金具和所述第二金具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一金具和所述第二金具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为碗头挂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环和所述第三挂环为u型挂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拦式输电线路跳线防风偏装置,包括高压线塔和跳线串,还包括防撞绝缘装置,所述防撞绝缘装置包括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横担上,所述第一挂环与第二挂环连接,所述第二挂环与第一绝缘柱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柱与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设有防撞垫,所述连接柱与第二绝缘柱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柱与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调节金具连接,所述调节金具与挂板连接,所述挂板与第三挂连接,所述第三挂环设置在所述高压线塔的塔身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刮大风时跳线与高压线塔接触放电。刮大风时跳线与高压线塔接触放电。刮大风时跳线与高压线塔接触放电。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斌 张观荣 程伟强 陈融义 刘演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