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电机密封环及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4301发布日期:2022-05-16 22:4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油冷电机密封环及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冷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密封环,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油冷电机密封环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2.目前,应用在新能源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油冷三种,其中油冷的效果最好。因电机油冷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定子进行冷却,针对定子绕组端部冷却大部分为喷油冷却。而且,喷油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端盖与机壳过盈配合形成油路;(2)设置一个环类零件与机壳过盈形成油路;(3)加工较细的钢管,并在钢管加工喷油孔进行喷油冷却。
3.其中,第一种方式需要在端盖上加工较小的喷油孔,机壳相应位置加工环形槽;第二种方式需要在环形类零件加工喷油孔,并在机壳相应位置加工环形槽;第三种方式则在一个直径相当的钢管加工喷油孔,并将该钢管安装在机壳或端盖油路上。但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为过盈配合,无法实现油路的密封,会有部分油液泄漏,导致到达电枢的冷却油量不足而影响散热,且不易装配;而第三种方式加工钢管的成本较高,往往需要布置较多油管占用电机空间较大,装配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油冷电机密封环,其可与电机壳体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而防止冷却油泄漏。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油冷电机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
7.所述密封环本体具有沿所述密封环本体周向布置的喷油区与回油区,并在所述喷油区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喷油孔,在所述回油区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回油孔,且在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外周壁上还设有密封槽;
8.所述密封槽环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周向布置,且所述密封槽为沿所述密封环本体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并在所述喷油孔与所述回油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密封槽。
9.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孔为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回油孔为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
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喷油孔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周向均布在所述喷油区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本体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密封环本体安装在电机壳体上;
12.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径向由外向内,所述喷油孔向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另一端倾斜。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固连在所述密封环本体端部的安装板;
14.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15.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孔的位于所述密封环本体外周壁上的孔口与所述密封环本体具有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以及所述密封环本体的轴向高度h,两者满足:l=(1/3-1/2)h。
1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具有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将所述密封环本体预定位在所述电机壳体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环本体端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通过设置沿密封环本体的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密封槽,并在喷油孔和回油孔的两侧均设有密封槽,可在该油冷电机密封环向电机壳体上安装时,通过在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而提高密封环本体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冷却油泄漏。
20.另外,喷油孔为间隔布置的多个,能够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将回油孔设为弧形孔,可提高回油速度。多个喷油孔沿密封环本体的周向均布在喷油区内,有利于提高对电枢各部位的冷却均匀性。将喷油孔向密封环本体的另一端倾斜,可在电机竖直放置时,利于冷却油经由喷油孔喷入密封环本体内部,从而可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
21.此外,设置安装部便于密封环本体在油冷电机壳体上的安装,且安装部采用安装板,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将垂线距离l设为(1/3-1/2)h,能够在油冷电机横向放置时,便于冷却油喷淋到电枢的端部,以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定位部,可防止密封环本体直接安装导致径向偏心及周向转动,从而可提高密封环本体的安装精度。而定位部采用沿密封环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板,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电机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中具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分别用于安装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安装腔中均设有如上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
23.各所述密封槽中均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在所述密封环本体和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
2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体内设有进油道和回油道,并在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进油道连通的周向油槽;
25.每个所述周向油槽与位于同一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密封环本体的外周壁间围构形成周向油道,所述周向油道和各所述喷油孔连通;
26.所述回油道与两个所述油冷电机密封环上的回油孔分别连通。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可有效防止冷却油泄漏,从而可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2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所述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的连接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密封环本体;101、安装板;102、喷油孔;103、定位板;104、密封圈;105、回油孔;106、密封槽;
38.2、电机壳体;201、冷却液进油口;202、第二发电机轴向油道;203、第一发电机轴向油道;204、发电机轴向连通油道;205、发电机回油道;206、发电机回油口;207、发电机周向油道;208、发电机进油口;209、第一油道;210、第二油道;211、驱动电机轴向进油道;212、驱动电机进油口;213、驱动电机周向油道;214、驱动电机回油口;215、驱动电机回油道;
39.3、发电机电枢;
40.4、驱动电机电枢。
具体实施方式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5.实施例一
4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密封环,其包括密封环本体1,该密封环本体1具有沿自身周向布置的喷油区与回油区,并在喷油区设有径向贯穿密封环本体1的喷油孔102,而在回油区设有径向贯穿密封环本体1的回油孔105。并且,在密封环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密封槽106,该密封槽106环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布置,且密封槽106为沿密封环本体1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且在喷油孔102与回油孔105的两侧均设有密封槽106。
47.本实施例的油冷电机密封环,通过设置沿密封环本体1的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密
封槽106,并在喷油孔102和回油孔105的两侧均设有密封槽106,可在该油冷电机密封环向电机壳体2上安装时,通过在密封槽106内设置密封圈104,而提高密封环本体1与电机壳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冷却油泄漏。
48.基于如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油冷电机密封环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降低加工成本,本实施例的密封槽106具体为两个,且该两个密封槽106分布于密封环本体1的两端。当然,除了仅设置两个密封槽106,亦可设置三个、四个等更多个。此时,除了将喷油孔102和回油孔105设于相同的两个密封槽106之间,亦可将喷油孔102和回油孔105设置于不同的密封槽106之间。
49.为提高对油冷电机电枢的冷却效果,喷油区在密封环本体1周向上的分布区域明显大于回油区的分布区域。而且,为提高对电枢各区域冷却的效果,仍由图1中所示,喷油孔102为沿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进一步地,多个喷油孔102为沿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均布在喷油区内,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对电枢各部位的冷却均匀性。
50.另外,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基于图2状态下所示,喷油孔102的位于密封环本体1外周壁上的孔口与密封环本体1具有下述安装部的一端(也即油冷电机壳体2开口的一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以及密封环本体1的轴向高度h,两者满足l=(1/3-1/2)h。例如,可将l设为1/3h、5/12h、1/2h,或者设为其他数值。这样设计,能够在油冷电机横向放置时,便于冷却油喷淋到电枢的端部,以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
51.仍由图1中所示,为提高冷却油的回油效果,本实施例的回油孔105为沿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而且,本实施例的回油孔105仅设有一个,当然,也可设置两个等其他数量,但此时需使得各回油孔105均能够与油冷电机壳体2上的回油道连通,会加大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52.另外,继续参照图1中所示,在密封环本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将密封环本体1装置电机壳体2上,也即沿密封环本体1的径向由外向内,前述喷油孔102相对于安装部向密封环本体1的另一端倾斜。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部包括固连在密封环本体1端部的安装板101,且该安装板101沿密封环本体1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于安装板101上设有安装孔。并且,为提高密封环本体1的安装效果,本实施例的安装板101为沿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并优选地,各安装板101之间均布设置。
53.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密封环本体1的具有安装部的一端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将密封环本体1预定位在电机壳体2上。如此设置,可防止密封环本体1直接安装导致径向偏心及周向转动,从而可提高密封环本体1的安装精度。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仍由图1中,本实施例的定位部包括设于密封环本体1端部的定位板103,该定位板103沿密封环本体1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于定位板103上设有定位孔。
54.另外,为提高定位效果,由图1中所示,定位板103为相对设于密封环本体1上的两个,以提高定位精度。当然,除了设置两个定位板103,亦可设置一个定位板103或多个定位板103,且当设置多个定位板103时,优选使得多个定位板103沿密封环本体1的周向均布设置。
55.本实施例的油冷密封环通过设置如上结构,不仅便于安装在电机壳体2上,而且在装配状态下,可通过密封圈104在密封槽106内的嵌设,而使得密封环本体1与电机壳体2之
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从而可防止冷却油泄漏,进而可提高对电枢的冷却效果。
56.实施例二
5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电机的电机壳体,参照图3和图4中所示,该电机壳体2具有两个安装腔,两个安装腔分别用于安装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另外,两个安装腔中均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且各密封槽106中均嵌设有密封圈104,该密封圈104抵接在密封环本体1和安装腔的内壁之间。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图3中同时示出了发电机电枢3和驱动电机电枢4。
58.此外,电机壳体2内设有进油道和回油道,并在两个安装腔内壁上均设有与进油道连通的周向油槽。每个周向油槽与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密封环本体1的外周壁间围构形成周向油道,且周向油道与各喷油孔102连通,而回油道则与两个油冷电机密封环上的回油孔105分别连通。
59.由图5中和图6中所示,在电机壳体2上设有冷却液进油口201,进油道包括位于承装发电机的容纳腔附近的发电机进油道,位于承装驱动电机的容纳腔附近的驱动电机进油道,以及连通发电机进油道和驱动电机进油道的连通油道。回油道则包括发电机回油道205和驱动电机回油道215。
60.其中,如图5中所示,发电机进油道包括与冷却液进油口201连通的第一发电机轴向油道203、发电机轴向连通油道204、第二发电机轴向油道202以及发电机进油口208,该发电机进油口208即与该容纳腔上的发电机周向油道207连通。冷却油即参照图4中箭头所示的路径依次流经上述油道后,经由喷油孔102喷淋发电机电枢3,然后冷却后的冷却油经由发电机回油口206和发电机回油道205引流回减速器内部,以便于油液的循环利用。
61.由图7中所示,连通油道包括与冷却液进油口201连通的第一油道209和第二油道210。由图6中所示,驱动电机进油道包括与第二油道210连通的驱动电机轴向进油道211,该驱动电机轴向进油道211经由驱动电机进油口212与驱动电机周向油道213连通。冷却油即参照图6中箭头所示路径依次流经上述油道后,经由喷油孔102喷淋驱动电机电枢4,然后冷却后的冷却油经由驱动电机回油口214和驱动电机回油道215引流回减速器内部,以便于油液的循环利用。
62.本实施例的双电机的电机壳体2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油冷电机密封环,可有效防止冷却油泄漏,能够提高对发电机电枢3和驱动电机电枢4的冷却效果,从而可使本电机壳体2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