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7102发布日期:2022-08-09 23:1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周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电子产品的电量消耗也越来越快,如何方便地对电子产品充电也就成了电子产品发展的考量点之一。
3.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逐渐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其通过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来传输电能,无线充电器与电子产品之间无需连接充电线,从而可以与各种不同规格或者型号的电子产品相适配,用户不再需要携带各式不同接口的数据线来适配不同的电子产品,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然而,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线圈由于通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会严重影响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散热好、效率高的无线充电器。
5.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和风扇,所述风扇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在所述壳体内并排设置并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导风支架,所述导风支架包括承载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支撑部和由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中央朝向所述风扇的排风口延伸的导风部,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为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面板,所述底板在正对所述风扇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充电面板在正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
6.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包括朝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底板的第一进风口、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风扇和所述底板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侧板在对应所述风扇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进风口。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在纵向上与所述底板和充电面板相抵接、在横向上围挡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相对两侧进而在所述侧板和所述风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面板上突出设置有凸部。
9.进一步地,所述凸部包括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凸条、凸块或者凸柱。
10.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部内形成横向的流道,所述支撑部的中央形成纵向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流道呈角度地连通使得所述风扇的气流在所述导风支架内变向后由所述开口吹向所述无线充电模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充电面板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环绕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所述垫圈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充电面板和所述支撑部。
12.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面板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中央形成有穿孔连通所述开口以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充电面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所述垫圈在径向上封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充电面板之间的间隔空间。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上突出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环绕所述开口间隔设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凸肋上并与所述支撑部在纵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垫圈在径向上封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支撑部之间的间隔空间。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在径向上位于所述垫圈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之间,所述充电面板在正对所述磁铁的位置处形成有凹槽,所述磁铁至少部分嵌入至所述凹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充电面板其中之一设置有磁铁,其中之另一设置有能被所述磁铁吸引的磁铁或铁片。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在其壳体内并排设置风扇和无线充电模块,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气流在壳体内经过转向后吹向无线充电模块的两侧,与无线充电模块进行热交换,使得无线充电模块保持在低温工作温度,保证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的另一角度视图。
19.图3为图1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20.图4为图1沿iv-iv线的剖视图。
21.图5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的爆炸图。
22.图6为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23.图7为图5中部分元件的进一步爆炸图。
24.图8为图1所示无线充电器去除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26.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等的无线充电。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100,所示无线充电器100包括壳体
10、设置于壳体10中的无线充电模块20以及对无线充电模块20送风的风扇30。
28.壳体10整体上为薄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内部形成有安装无线充电模块20和风扇30的空间。图示中,无线充电模块20和风扇30在横向(即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无线充电模块20大致位于壳体10的中央、风扇30则偏置于壳体10的一侧端。如图4所示,壳体10包括相对的顶板12、底板16以及连接于底板16和顶板12之间的多个侧板14,侧板14与顶板12优选地为一体结构、与底板16通过螺钉等相连。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100在使用时,其顶板12作为充电面板,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200(如图3所示)放置于顶板12上,与壳体10内的无线充电模块20产生电磁感应而实现无线充电。
29.风扇30优选地为离心风扇,包括朝向相互垂直的吸风口32和排风口34,其中吸风口32朝向壳体10的底板16、排风口34朝向无线充电模块20。如图1-2所示,底板16在正对风扇30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61,壳体10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板14分别在对应风扇30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进风口141;顶板12在正对无线充电模块20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121。在风扇30的负压作用下,外部冷空气由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41进入壳体10,经过风扇30的加速加压后朝向无线充电模块20吹出,在流经无线充电模块20的过程中与之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之后的热空气由出风口121流出壳体10,实现对无线充电模块20的散热降温,使其保持在低温工作状态。
30.如图3-4所示,风扇30通过螺钉、销钉等固定件安装于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的底板16在纵向(即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间隔有一定距离,使得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41均能与风扇30的吸风口32相连通,如此通过多进风口161、141的设置可以从壳体10的底部和侧面同时进风,有效提升风扇30的风量,进而提升与无线充电模块20的热交换效率。另外,出风口121与第一进风口161、第二进风口141位于壳体10的不同侧面,位置相互错开,可以有效避免热空气回流影响散热效果。
31.较佳地,壳体10内设置有挡风板18,挡风板18在侧板14的第二进风口141和风扇30之间围出进风通道19,使得由第二进风口141流入壳体10的气流集中地朝向风扇30的吸风口32流动,避免气流在壳体10内扩散而影响进风效果。图示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进风口14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挡风板18,两个挡风板18之间的空间即构成进风通道19。较佳地,挡风板18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顶顶板12和底板16相抵顶,有效避免漏风。应当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在底板16上设置进风口161,此时风扇30可以与底板16相叠。
32.如图3和图5所示,壳体10的顶板12的外侧面突出形成有凸部123来支撑电子产品200,凸部123的设置使得电子产品200与顶板12之间留出一定高度的间隔,避免电子产品200遮挡出风口121而影响排风。图示实施例中,出风口121整体上为圆形,由阵列状排列的若干小孔构成;凸部123为设置于出风口121上的若干凸条,各个凸条沿出风口121的周向间隔排布,每一凸条沿径向由出风口121的边缘朝向中心延伸一定长度,凸条在周向上的间隔即构成顶板12与电子产品200之间的间隔。在其它实施例中,凸部123也可以是形成于出风口121处的凸块、凸柱等;或者,凸部123也可以靠近顶板12的四角设置而与出风口121间隔开,只要能使得电子产品200与出风口121间隔开即可。
33.如图5-7所示,无线充电模块20包括初级线圈22以及承载初级线圈22的隔磁片24。
34.初级线圈22面向顶板12设置并正对出风口121,较佳地,在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初级线圈22与顶板12相间隔(如图3所示)而在两者之间形成气流可以流动的空间;出风口
121的直径优选地大于初级线圈22的外径,使得出风口121对无线充电模块20形成全覆盖,与无线充电模块20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出风口121快速地向外排出,将热量及时地向外散发。图示中,壳体10内设置有电路板26、壳体10在对应电路板26的侧端设置有电源接口28,初级线圈22通过电路板26与电源接口28电性连接。较佳地,电路板26和风扇30分别位于壳体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合理利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使得整体上布局更为合理。
35.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在使用时,通过电源接口28连接外部电源对初级线圈22供电使其产生交变的磁场,电子产品200中的次级线圈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对电子产品200的电池充电。隔磁片24为圆形薄片结构,外径与初级线圈22的外径相当。隔磁片24优选地为高温烧结的铁氧体片,具有较高的导磁率,可以将初级线圈22在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力线收拢集中,使其尽可能地作用在电子产品200的次级线圈上,以达到最大的发电效能。另外,隔磁片24还具有挡磁、导热等作用,即避免其它电子元器件受到初级线圈22的磁场的影响,还可以向外传导初级线圈22通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大无线充电模块20整体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果。
36.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20和风扇30之间连接有导风支架40。导风支架40包括支撑部42和导风部44,其中无线充电模块20设置于支撑部42上,图示中支撑部42整体上呈圆盘状,中央形呈贯穿的轴向开口421,开口421的直径小于无线充电模块20的外径;导风部44由支撑部42的底部中央朝向风扇30横向延伸,导风部44内形成有横向的风道441,风道441的一端与风扇30的排风口34连通、另一端与支撑部42的开口421连通。风扇30的气流顺沿风道441流过导风部44然后通过支撑部42的开口421后吹向无线充电模块30。由于风道44横向延伸、开口421纵向延伸,气流在由导风部44进入支撑部42的过程中,流向会产生约90度的变化。
37.较佳地,隔磁片24的中央形成穿孔29,穿孔29的孔径小于支撑部42的开口421的直径,优选地不大于初级线圈22的内径。通过穿孔29的设置,无线充电模块20上下两侧的空间可以相互连通,由开口421吹出的气流可以通过穿孔29流动至初级线圈22上方并顺沿初级线圈22与顶板12之间的空间沿径向向外扩散。较佳地,支撑部42面向顶板12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凸肋46,凸肋46沿支撑部42的周向间隔设置。凸肋46的径向内端所围成的区域的直径略小于隔磁片24的外径,如此隔磁片24的边缘位于凸肋46上而与支撑部42在纵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使得部分气流可以顺沿隔磁片24与支撑部42之间的空间沿径向向外扩散。
38.较佳地,支撑部42的外边缘与顶板12之间设置有垫圈60,垫圈60的上下两端紧密抵顶支撑部42和顶板12。垫圈60为圆环结构,内径不小于出风口121的直径,在径向上垫圈60环绕于出风口121的外侧,将初级线圈22与顶板12之间的空间、隔磁片24与支撑部42之间的空间在径向上封闭,如此气流在经过无线充电模块20之后只能从出风口121向外排出,使得热空气不会在壳体10内部扩散而影响散热效果。垫圈60优选地为胶垫,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被支撑部42和顶板12夹紧,有效防止漏风。
39.较佳地,壳体10内设置由磁铁62,磁铁62与电子产品200内的磁铁磁性相吸而将电子产品200固定在壳体10的充电面板上。图示实施例中,磁铁62为多段弧形磁铁共同构成的整圈结构,在径向上位于垫圈60和无线充电模块20之间。较佳地,磁铁62的各段固定于一环形铁片64上,铁片64的设置不仅能方便磁铁62的安装,还可以对磁铁62的磁场起到一定的
强化作用。图示中,铁片64固定设置于凸肋46,磁铁62相对于无线充电模块20向上突出一定的高度,顶板12的内侧在对应磁铁62的位置处形成有凹槽125,磁铁62部分嵌设于凹槽125中,有效降低壳体10整体上的厚度。
40.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100在用于电子产品200充电时,只需将电子产品200放置于无线充电器100的顶板12上,两者之间无需任何物理连接;无线充电器100本身通过电源线连接其电源接口28和外部电源,使得初级线圈22中流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进而产生交变的磁场,电子产品200中的次级线圈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对电池充电。初级线圈22通电所产生的热量与风扇30的气流形成热交换,其中部分气流顺沿隔磁片24与支撑部42之间的空间流动,与隔磁片24形成充分的热交换;部分气流穿过穿孔29后顺沿初级线圈22与顶板12之间的空间流动,与初级线圈22形成充分的热交换,进行热交换之后的热空气最终由出风口121向外排放。
41.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100在其壳体10内设置风扇30对无线充电模块20送风散热,其中风扇30和无线充电模块20并排设置,风扇30的进风口161、141和出风口121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不同侧面,使得进风和出风不会相互影响,避免热空气回流;另外,气流经过导风部44和支撑部42的转向吹向无线充电模块20的两侧,使得气流能够充分地与初级线圈22、隔磁片24进行热交换,有效提升热交换效果,确保无线充电模块20处于低温工作温度,保证充电效率;再另外,支撑部42与壳体10之间设置垫圈60将环绕无线充电模块20的空间在径向上密封,使得气流只能围绕无线充电模块20流动并最终由出风口121向外排出,有效提高气流的利用率、避免热空气在壳体10内扩散,提升散热效果。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