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6545发布日期:2022-05-25 21:5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柜。


背景技术:

2.变频器是一种实现将工频电源转化为可调可控频率电源的电气设备,即为一种电能转换的设备。
3.现有的变频器内部的换热器的安装设置,使得变频器在上下方向的长度过长,导致变频柜的所占用的上下空间过大,并且功率模块的热量难以从变频柜的柜体内散出,导致功率模块运行过程中容易过热,影响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柜,旨在通过换热器呈倾斜设置,并且换热器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的后端,解决了现有的变频柜在上下方向的长度过长和功率模块在柜体内无法较好散热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频柜,所述变频柜包括柜体、功率模块、风扇以及换热器,所述柜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并具有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功率模块、所述风扇以及所述换热器均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换热器呈倾斜设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其中,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功率模块的后端,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后端。
6.可选地,所述柜体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柜体后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7.可选地,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多个功率单元和多个抽屉,多个所述抽屉内均形成有安装腔,一个所述功率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安装腔内。
8.可选地,多个所述抽屉沿所述上下方向依次排布。
9.可选地,所述风扇与所述换热器沿所述上下方向均设于所述功率模块的下方。
10.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挡板,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挡板,以通过所述限位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11.可选地,所述变频柜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有进液管,所述功率模块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换热器设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之间设有水泵。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均设于所述功率模块的后端。
14.可选地,所述变频柜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接;或者,所述排气阀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柜体、功率模块、风扇以及换热器,柜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并具有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功率模块、风扇以及换热器均设于容纳腔,换热器呈倾斜设置,换热器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其中,换热器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的后端,风扇设于换热器的后端,如此即可通过将换热器倾斜设置,并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的后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频柜上下方向的长度过长和功率模块在柜体内无法较好散热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柜体、风扇以及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柜体、功率模块、风扇以及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频柜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0023][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频柜100。
[002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2所示,该变频柜100包括柜体10、功率模块30、风扇51以及换热器53,柜体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并具有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功率模块30、风扇51以及换热器53均设于容纳腔,换热器53呈倾斜设置,换热器53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其中,换热器53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后端,风扇51设于换热器53的后端。
[0030]
在一实施例中,在此说明,图1和图4为变频柜100隐藏了柜门的示意图,x轴为前后方向,z轴为上下方向;功率模块30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其内部的igbt的开关作用转变成驱动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而换热器53和风扇51用于将柜体10内的热量进行散发,以使得功率模块30的功率可以提升。
[0031]
本技术通过将换热器53呈倾斜设置,并且如图2所示,换热器53的表面与上下方向呈α角,使得换热器53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减少,进而变频柜100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亦能对应较少,可以理解的是,α小于90度,即举例来说α可以为45度、60度或者75等,在45度的倾斜情况下,换热器53在上下方向的长度能对应减少较多,但相应地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也会增加较多;在60度的倾斜情况下,换热器53上下方向的长度减少适中,相应地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也会适中增加;在75度的倾斜情况下,换热器53上下方向的长度能够稍微减少,相应地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也不会过度增加,在此不具体限定α的具体角度,只要能够使得换热器53能通过气流且缩小其在上下方向的长度的角度均可以选用。
[0032]
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换热器53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后端,以使功率模块30的热量在后端散发时,能够从换热器53处流出,再流向风扇51,进而从柜体10内排出。
[0033]
通过将换热器53倾斜设置,并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后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频柜100上下方向的长度过长和功率模块30在柜体10内无法较好散热的技术问题,使得变频器在上下方向的长度缩小的同时,功率模块30的散热性会更好。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柜体10前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0a,柜体后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0b,换热器53设于第一进风口10a与第一出风口10b之间,风扇51设于换热器53与第一出风口10b之间。
[0035]
在一实施例中,风流流向可以具体参阅图3所标示的风流流动方向,风流会从第一进风口10a进入到柜体10内吸收热量,吸收后在风扇51的带动下,风流会流经换热器53,进而从换热器53经过风扇51后,从柜体10内的第一出风口10b流出,即为柜体10内换热器53和风扇51的散热通道。并且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一出风口10b沿前后方向设置,以使散热通道的气流沿柜体10的后侧出风,相比较现有技术中沿柜体10的顶部以及底部出风,本技术从
后侧出风的路径最小,风阻最小,散热效果最好。
[0036]
风扇51和换热器53的设置,以使柜体10内的整体散热性较好,从而使得柜体10内的各模块的热量能够从柜体10内散出,从而使得变频柜100的工作效率更高。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功率模块30内设有第二进风口30a和第二出风口30b,第二出风口30b与第二进风口30a连通,并与第一出风口10b连通,换热器5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出风口30b与第一出风口10b之间。
[0038]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53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第二出风口30b与柜体10的第一出风口10b之间,第二进风口30a与第二出风口30b形成第一气流通道,即换热器53在其本身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装设于柜体10的底部,第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后端,即功率模块30设置有电缆和铜排的位置,使得功率模块30后端的热量能够被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带向散热通道内进行散热,即气流从功率模块30的后端流出后,会流向换热器53的第一端,从而进入散热通道,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由于布局原因,功率模块30的热量无法通过柜体10内的气流较好地流向换热器53,本技术的换热器53对于功率模块30的散热性更好。
[0039]
换热器53的一端延伸至功率模块30的第二出风口30b与柜体10的第一出风口10b之间,以使换热器53对于功率模块30的散热更好,从而功率模块30在散热性能较佳的情况下,也能够调高功率密度。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功率模块30包括多个功率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多个抽屉31,多个抽屉31内均形成有安装腔,一个功率单元对应一个安装腔内。
[0041]
在一实施例中,抽屉31的设置,以使功率单元均能装设在抽屉31的安装腔内,相比较功率单元直接裸露在容纳腔内,本技术的设置在有抽屉31的情况下,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并且会在抽屉31的包装下,外表会更加美观,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增减功率单元时,多个抽屉31相应作出增加或减少。
[0042]
抽屉31和功率单元的设置以使功率模块30在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工作上更加高效,同时抽屉31不会使得功率单元直接裸露在柜体10内使得功率模块30在外观上也更加美观。
[004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多个抽屉31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
[0044]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抽屉31沿上下方向进行设置,相比较现有技术中多个抽屉31沿前后方向进行排布,本技术以使功率模块30在前后方向的长度进行减少,并且安装会更加紧密,进而使得柜体10在前后方向的长度能够减少,缩小变频柜100的整体体积。
[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相邻两个抽屉31之间设有第二进风口30a和第二出风口30b。
[0046]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抽屉31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以使气流能从相邻两抽屉31之间流过,进而能将相邻两抽屉31之间的热量带走。
[0047]
相邻两个抽屉31之间设有第二进风口30a和第二出风口30b的设置,以使功率模块30的热量能较好地被气流带走,流向换热器53内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柜体10内的功率模块30散热性能好,功率模块30在散热性能较佳的情况下,也能够调高功率密度。
[004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风扇51与换热器53沿上下方向均
设于功率模块30的下方。
[0049]
在一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的设置,使得柜体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能够缩小,并且风扇51与换热器53设于功率模块30的下方,使得风扇51与换热器53更接近第一出风口10b,从而使得带有热量的气流能够更好地流向换热器53与风扇51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并且风扇51与换热器53装设于功率模块30的下方,使得风扇51与换热器53在运转时,工作更加稳定。当然了,在能够保持风扇51与换热器53运转时稳定的情况下且第一出风口10b设于柜体靠上的位置的话,亦可以设置风扇51与换热器53在功率模块30的上方。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挡板531,换热器53的下端抵接于限位挡板531,以通过限位挡板531倾斜设置于容纳腔内。
[0051]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53在倾斜状态下,难以在柜体10内保持较好地稳定,容易因为平衡不足导致在容纳腔内跌落,因此在有限位挡板531的设置下,能使得换热器53能在倾斜状态下,在容纳腔内保持稳定,不会由于平衡不足导致在容纳腔内跌落。
[0052]
限位挡板531的设置,以使换热器53在保持倾斜设置下通过限位挡板531能在柜体10内能够维持稳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005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变频柜100还包括水箱70,水箱70设有进液管71,功率模块30设有第一进水管33和第一出水管35,进液管71与第一进水管33连接,第一进水管33与第一出水管35连接,换热器53设有第二进水管55和第二出水管57,第一出水管35与第二进水管55连接,第二进水管55与第二出水管57连接,第二出水管57与第一进水管33连接。
[0054]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水流通道为功率模块30的第一进水管33和第一出水管35连通形成的通道,第二水流通道为换热器53的第二进水管55和第二出水管57连通形成的通道;进液管71会输送液体到第一进水管33进入到第一水流通道,以使液体吸取功率模块30内的热量,然后从第一出水管35离开第一水流通道后,从第二进水管55进入到换热器53内的第二水流通道,此时在风扇51的带动下,风流会流动经过散热通道,以将第二水流通道的热量带走,接着液体会从第二出水管57流出,重新进入第一进水管33,完成一整个水流循环。水箱70内存有液体,进液管71的设置,以使给予水流循环内输入水箱70的液体,同时由于水流循环在运行过程中,会被热量所蒸发,因此进液管71也会为其补充液体,保证水流循环不停止。
[0055]
水流循环的设置,以使柜体10内的功率模块30的热量能完整被液体带向换热器53进行散热,保证了较好的散热性,并且能够实现循环散热,实现柜体10的持续运行中的持续散热。
[0056]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进液管71与第一进水管33之间设有水泵80。
[0057]
在一实施例中,水泵80的设置,以为水流循环中液体提供动力,从而使得冷却液体能保持循环流动,结构简单,驱动效果好。
[0058]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第一进水管33和第一出水管35均设于功率模块30的后端。
[0059]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进水管33与第一出水管35均设于功率模块30的后端时,使得外人在打开变频柜100的柜体10正面观看具体设备时,水管均能够被功率模块30所遮挡,从
而使得柜体10的内部整体的美观性更好。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变频柜100还包括排气阀90,排气阀90与第一进水管33连接,并连通于第一水流通道;或者排气阀90与第一出水管35连接,并连通于第一水流通道。
[0061]
在一实施例中,排气阀90可以设置与第一进水管33连接,并连通于第一水流通道,以起到为第一进水管33进行排气,以使冷却液体能够在水流循环内进行流动;排气阀90亦可以设置于第一出水管35连接,并连通于第一水流通道,以起到为第一出水管35进行排气,以使冷却液体能够在水流循环内进行流动。
[0062]
排气阀90的设置,排气效果好,以使水流循环顺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