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45107发布日期:2023-09-07 18:4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锂电池成为了常用的供电和储能设备。

2、目前,锂电池主要包括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其中,碳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终端续航能力的需求。而硅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碳负极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高,可以满足更高的续航能力的需求。

3、相关技术中,会将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进行串联,从而提高能量密度。但是,这种方式对能量密度的提高有限,锂电池的放电深度也不够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的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

3、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

4、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5、所述管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电路。

7、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获取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

9、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10、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11、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2、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

13、降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14、供电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15、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16、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17、上述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硅负极电池电路输出第一供电电压;电压转换电路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管理电路将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来为待供电端供电,可以有效地提高能量密度,并且,该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不仅可以为待供电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还可以使硅负极电池达到较低的放电深度,从而有效利用硅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电路还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脉冲占空比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者,根据所述脉冲占空比对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充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电压转换比例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者,根据所述电压转换比例对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充电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快充电路,所述快充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和外部充电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bob电路,所述bob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外部充电设备和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ob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四充电电压,在所述第一充电电压大于第三电压阈值时,对所述第一充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四充电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和第三电压阈值为根据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的额定电压确定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10.一种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管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佳,张俊,方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