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3046发布日期:2023-06-08 04:2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连接组件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和电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机绕组需要人工焊接电源线,还需要设置导线夹,从而导致电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焊接作业,以至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并且,人工焊接所消耗的时间也较长,进而导致成产周期的延长,增加了生产成本。

2、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连接组件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组件。

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

4、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用于电机,电机包括绕组和电路板,电路板与绕组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金手指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部,设于第一壳体上,用于连接电机;电连接机构,设于第一壳体上,用于连接金手指组件;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腔体,电连接机构包括:端子,设于第一腔体内,用于连接金手指组件和连接线;夹合部,设于端子上,背离连接线,夹合部装夹在金手指组件上。

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机的连接组件,其中电机中包括绕组和电路板,电路板与绕组相连接,为满足电机的电连接需求,电路板需通过连接组件与外部供电电路或控制电路相连接,以通过供电信号控制电机工作。

6、对于该电连接需求,相关技术是在生产电机的过程中通过焊接完成电路板和外部线路的电连接。但在焊接过程中,多线焊接的对应线序难以把控,极易出现错焊漏焊的问题,导致电机失效,次品率居高不下。并且焊接过程中的焊料容易滴溅在电连接线束或电路板上,一方面会造成短路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后期电机工作振动过程中,脱落的焊料会在电机内部产生异响,增大了电机的工作噪声。另外,焊接作业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成本,且工艺时长较长,不利于电机的高效生产和低成本生产。

7、对此,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可以通过插接满足电机上绕组的电连接需求的连接组件。具体地,电路板上设置有金手指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连接部和电连接机构。第一壳体为连接组件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连接件、连接部以及连接组件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其中,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上,装配过程中将连接部与电机相连即可将连接组件安装在电机上的预定安装位置处。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电连接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挪动第一壳体的过程中,电连接机构随第一壳体同步运动。在此基础上,在通过连接部将第一壳体安装在电机的预定安装位置时,电连接机构与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组件相接,随即电信号即可通过电连接机构、金手指组件和电路板传递至绕组中。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设置与电机分体且可在完成结构连接同时完成绕组电连接的连接组件,免去了焊接电连接机构和绕组的工艺步骤,具体将连接组件插接在电机上即可完成电连接机构和绕组的电连接。相较于焊接工艺,插接连接组件可以省去大量人力成本,且可以显著缩短生产工时,从而解决了焊接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同时免去焊接工艺还解决了飞溅焊料所引起的电机故障、工作异响的技术问题。并且在保证连接组件安装位置无误的情况下,即可保证电连接机构和金手指组件的连接线序准确无误,解决了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焊漏焊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连接组件结构,实现电机的模块化设计,提升电机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8、电连接机构上设置有端子,端子内部设置有插接空间,连接线的前端插接在该插接空间内。其中,端子的外轮廓形状与第一腔体的形状相适配,以使端子以及与端子连接的部分导线可以被收容在第一腔体内,并保证二者定位在准确的安装位置上,从而避免出现因电连接机构结构错位所产生的连接线序错误的问题。进而实现优化电连接机构的结构,提升端子和连接线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提升电机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9、连接组件上还设置有夹合部。具体地,端子为回转体,端子的其中一个端面内陷以形成可供连接线前端插入的插接空间,夹合部则设置在相对的另一端上,即夹合部位于端子上背离连接线的端面上,其中夹合部能够传递电信号。在将连接组件向电机的预定安装位置插入的过程中,夹合部靠近设置在绕组上的导电部,待连接组件准确安装在电机的预定安装位置后,夹合部装夹在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组件上,以完成连接线和绕组间的电连接。通过设置夹合部一方面可以在插接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导电部引导至与端子相对的位置处,以降低连接线和金手指组件错位连接的概率。另一方面装夹在金手指组件上的夹合部有助于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避免连接线和绕组间的电连接关系因电机振动而断开。进而实现优化连接组件结构,提升连接组件的电连接精度和电连接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10、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连接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夹合部包括:弹性金属片,设于端子上,每个端子设有两个弹性金属片。

1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夹合部的结构做出展开说明。具体地,夹合部包括多个弹性金属片,多个弹性金属片在端子上背离连接线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弹性金属片在该端面上均匀分布,且任两个弹性金属片间留有间隙,使导电部可以插入该间隙内,以形成装夹关系。

13、其中,在夹合部设置有两个弹性金属片时,两个弹性金属片在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弹性金属片间的间隔及是可供导电部插入的空间。当夹合部上设置有三个弹性金属片时,三个弹性金属片在以端子轴线为轴的环面上均匀分布,即任两个弹性金属片间的间隔角度相同,三个弹性金属片内侧的空间即是可供导电部插入的空间。在弹性金属片的数量大于三个时,其分布方式与三个弹性金属片的分布方式相同,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14、其中,在远离端子的端面的方向上,弹性金属片逐步向内侧收拢,呈缩口形状,该缩口的尺寸小于导电部的截面尺寸。并且,在弹性金属片的末端,设置有朝外侧弯折的折弯,以在弹性金属片的末端形成类似“喇叭口”的形状,导电部的截面尺寸介于该“喇叭口”的大口口径和小口口径之间。插接连接组件的过程中,靠近端子的导电部抵靠在弹性金属片的折弯上,以推动弹性金属片向外侧展开,在将导电部推入多个弹性金属片间的空间后,形变的弹性金属片紧夹在导电部的周侧面上,以完成弹性金属片在导电部上的装夹。该结构有助于降低电连接难度,还可以提升连接线和绕组间的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腔体包括第一收纳腔,第一壳体包括:收纳部,第一收纳腔位于收纳部中,且沿第二方向贯穿收纳部,端子嵌设于第一收纳腔中。

16、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连接线的前端均设置有一个端子,在此基础上对第一壳体的结构做出展开说明。具体地,第一壳体包括收纳部,收纳部用于将多个端子收纳在第一方向上,确保多个连接线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收纳部内部形成有第一收纳腔,第一收纳腔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收纳部,该第二方向即端子和部分连接线在收纳部内部的延伸方向。装配过程中,依次将多个端子插入第一收纳腔即可保证多个第一端子排列在第一方向上。通过设置收纳部,实现了多个端子的精准定位,从而保证插接在电机上的多个端子可以和与其相对应的导电部相连接,保证多个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的排列形式与多个导电部在第一方向上的排列形式一致。进而实现优化多个端子的定位精度,提升绕组和连接线之间的连接精度和可靠性,降低电连接错连漏连的可能性,提升电机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还包括:止挡部,设于第一收纳腔内,与端子抵接,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端子限位。

1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设置在第一收纳腔内,止挡部对应多个端子设置。其中,止挡部在第一收纳腔内沿第一方向延伸。装配过程中,将端子由第一收纳腔的后侧开口插入第一收纳腔,直至端子的表面抵靠在止挡部上,从而在第二方向上阻止端子进一步插入第一收纳腔,从而实现端子的限位,确保端子可以准确装配在收纳部的预定安装位置上。进而实现优化收纳部结构,提升端子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提升连接线和绕组连接可靠性,提升电机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路板包括限位槽,第一壳体还包括:定位部,设于第一收纳腔内,定位部插入限位槽。

20、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路板包括限位槽,具体限位槽形成在金手指组件中的多个导电部的间隔中。在此基础上,第一壳体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第一收纳腔内,且定位部与限位槽相对设置。其中,定位部和多个端子一同排列在第一方向上,可以位于多个端子的两侧,还可以位于其中两个端子之间。在向电机上插接连接组件的过程中,先将定位部与限位槽对齐,其后推入连接组件使定位部插入限位槽内,即可完成连接组件和电机的连接。通过设置定位部和限位槽,一方面可以起到辅助装配的作用,降低连接组件错装的概率。另一方向,相配合的限位槽和定位部可以在电机工作过程中提升连接组件和电机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连接组件因电机振动发生错位。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壳体结构,提升连接组件装配精度和定位精度的技术效果。

21、其中,在第一收纳腔中,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且上下两侧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间隔且相对。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在第一收纳腔内分隔出多个安装槽,将多个端子分别插入不同安装槽即可完成多个端子的收束和定位,以保证多个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布精准可靠。定位部为连接第一收纳腔顶壁和底壁的板件,该板件一方面可以配合隔板限定出安装槽,另一方面可通过插入某两个导电部之间来完成限位,避免完成电连接的多个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窜动。从而加强端子在连接组件上的定位精度,并加强连接组件在电机上的定位精度。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腔体还包括第二收纳腔,第一壳体还包括:固线部,第二收纳腔位于固线部上,且沿第二方向贯穿固线部,连接线穿设于第二收纳腔中。

2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还包括固线部,固线部内部形成有第二收纳腔,第二收纳腔在第二方向上贯穿固线部,且第二收纳腔的形状与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多个连接线的形状相适配。连接线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收纳腔。即固线部套设在连接线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收纳部和固线部在第二方向上分布,具体可将固线部连接在收纳部的后端,还可以将固线部与收纳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设置固线部,可以使多个连接线可以被固线部收束在第一方向上,具体装配过程中,将多个连接线经由第二收纳腔依次穿过固线部,其后再将连接线的前端插入端子,最终将端子插入收纳部,以完成连接组件的装配。通过设置固线部,使固线部可以配合收纳部定位收束多个连极限,避免多个连接线在杂乱分布在收纳部的后侧,以形成结构稳定的线排。进而实现优化连接组件结构,提升连接线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优化连接组件结构布局的技术效果。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固线部包括:第一固线部;第二固线部,与第一固线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收纳腔位于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之间。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固线部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将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扣合在一起即可在内部形成第二收纳腔。具体地,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在与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上分布,第三方向为连接组件的高度方向。通过设置扣合连接的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可以为收束连接线提供便利条件。装配过程中,先将多个连接线放置在第二固线部的预定安装位置上,其后扣合第一固线部并连接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即可完成导线在固线部上的装配,免去了插接导线的复杂工序,进而实现优化固线部结构,降低连接组件装配难度,提升连接组件装配效率的技术效果。

26、其中,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通过嵌入式卡扣完成二者的连接。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可以为用户维护连接组件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当某一根连接线出现故障时,用户拆开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从而较为便利的完成导线的维护或更换。进而实现降低连接组件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固线部还包括:多个第一挡板,设于第一固线部上,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多个第二挡板,设于第二固线部上,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其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错位设置。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固线部的结构做出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第一固线部朝向第二固线部的表面,即第一固线部的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对应地,第二固线部朝向第一固线部的表面,即第二固线部的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二挡板。其中,第一挡板为多个,多个第一挡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挡板同样为多个,多个第二挡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错位设置,也就是第一挡板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挡板间的间隔相对,同理第二挡板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挡板间的间隔相对,其中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与对侧的固线部相间隔。通过设置错位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一方面可以在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之间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插线槽,以便于将多个连接线收束在第一方向上。另一方面,错位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在第二收纳腔的端部减小连接线和固线部之间的间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避免插接在电机组件上的连接组件破坏电机的密封性。进而实现优化固线部结构,提升连接线收束可靠性,降低电机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29、其中,在第三方向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长度不同,也就是错位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高度不同,具体可选择第一隔板高于第二隔板。完成第一固线部和第二固线部的扣合连接后,高度较大的第一隔板插接在第二隔板的间隙中,并与第二固线部的扣合面相抵接。高度较小的第二隔板和第一固线部的扣合面之间即限定出可供连接线穿过的插线槽,以使多个连接线可以准确分布在第一方向上,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高度与连接线的尺寸相关联,可选择连接线与插线槽过盈配合,以提升防水防尘效果。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包括:卡扣,用于卡接第一壳体和电路板;定位槽,用于将第一壳体定位在电机上。

3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连接部的结构做出了限定。具体地,连接部包括卡扣和定位槽。卡扣设置在收纳部上,在将连接组件向电机上的预定安装位置插入的过程中,卡扣可以卡入电路板上的卡槽内,以将连接组件和电路板卡接在一起。卡接结构有效且结构复杂度低,可以在满足连接需求的基础上降低连接组件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卡接结构具备可拆卸的优点,使用户可以在电路板或连接组件出现故障时较为便捷的拆卸连接线,为用户维护电机提供便利条件。定位槽设置在固线部上,具体可通过设置在固线部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筋板限定出,完成连接组件在电机上的装配后,部分电机结构嵌入定位槽,从而将连接组件固定在电机上,避免连接组件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因振动而产生错位甚至脱落的现象。进而实现优化连接组件和电机间的定位配合结构,提升连接组件连接精度和连接稳固性,降低电机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3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腔体安装口;绕组,设于第二腔体内;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组件,插接于安装口中,连接部与第二壳体相连,电连接机构与绕组相接。

33、在该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引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组件的电机。因此,该电机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组件的优点,可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组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34、在此基础上,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绕组。第二壳体为电机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支撑电机上的其他结构,还用于保护电机内部结构。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二腔体,绕组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二壳体上还形成有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二壳体外部空间的安装口,安装口的形状与连接组件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安装口内设置有与连接组件上的卡扣相适配的卡槽。装配过程中,将连接组件沿安装口的深度方向插入安装口,直至卡扣卡入卡槽即可完成连接,此时端子上的夹合部即可装夹在与绕组相接的导电部上,使连接线和绕组相接,从而使供电信号和控制信号可以经由连接线传递至绕组中。该插接方案不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焊接电源线所带来的前述系列问题,还实现了电机的模块化设计,使包含连接线的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限定的部分结构可以分体运输,并在现场完成装配。进而实现了优化电机结构,降低电机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降低电机运输损坏概率的技术效果。

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机还包括:电路板,设于腔体内,与绕组电连接;金手指组件,设于电路板上,连接组件的夹合部装夹在金手指组件上。

36、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机上还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腔体内,且电路板与绕组相连接。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金手指组件,多个金手指组件在电路板上排布,其排布方式与连接线在第一方向上的排布方式相同,以在电路板上形成线形导电部阵列。完成连接组件在电机上的装配后,夹合部装夹在与其对应的金手指组件上,电信号即可通过连接线、端子、夹合部、金手指组件和电路板传递至绕组上,以实现绕组的供电和控制。通过设置对应连接线分布的多个金手指组件,可以保证连接线和电路板间的连接线序准确无误,降低连接线错连漏连的概率,设置金手指组件可以为插接连接方式提供便利条件,进而降低连接组件的装配难度。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金手指组件包括:高电位导电部;接地导电部,与高电位导电部相间隔,连接组件的定位部位于间隔中。

38、在该技术方案中,金手指组件包括高电位导电部和接地导电部。其中,接地导电部与相邻的高电位导电部之间的间隔区域即是电机上的限位槽,完成连接组件和电机的连接后,收纳部上的定位部插接在高电位导电部和接地导电部之间,从而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组件反装在电机上,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避免连接组件因电机的振动而错位。进而实现优化连接组件和电机间的定位配合结构,提升连接组件装配精度,提高电机结构稳定性,降低电机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3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包括:机壳,绕组设于机壳内;端盖,盖合于机壳的开口处,安装口位于机壳和端盖之间;绕组与机壳塑封一体成型。

4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包括机壳和端盖,绕组和电路板设置在机壳内,端盖则盖合在机壳的开口处,用于封堵机壳的开口。其中,机壳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将端盖扣合在机壳开口区域后,端盖和该凹槽围合限定出安装口,将连接组件嵌设在端盖和机壳间的区域即可使连接组件与第二腔体内的电路板相连接。将第二壳体设置为分体的机壳和端盖,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壳体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可以为维护或更换第二腔体内的结构提供便利条件。

41、其中,电路板和第二腔体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树脂,以避免电机出现短路、漏电等现象,从而提升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其中,机壳和端盖为回转体,具体呈柱状,安装口在该回转体的径向方向上延伸,即连接组件由径向方向插入安装口。

4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还包括:围边,与端盖相连,环绕端盖设置,部分围边位于连接组件的定位槽内。

44、在该技术方案中,端盖的边缘朝机壳所在方向翻转,以在端盖上形成环绕端盖的围边,端盖整体为回转体,因此围边呈环状。对应地,固线部上设置有两个环形的筋板,两个环形的筋板间形成了环形的定位槽,在完成连接组件和电路板的连接后,将端盖扣合在机壳上,并确保环形的围边嵌入两个筋板之间,即可将连接组件固定在第二壳体上,避免第二壳体在工作过程中因电机的振动产生错位甚至脱落的现象。进而实现优化第二壳体和连接组件间的配合连接结构,提升连接组件定位稳定性,降低电机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4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