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桥谐振电路、控制方法及通信电源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9466发布日期:2022-08-03 00: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桥谐振电路、控制方法及通信电源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桥谐振电路、控制方法及通信电源。


背景技术:

2.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其可靠性也备受行业关注。目前的通信电源中,一般使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pfc)+谐振电路的形式,但是上述谐振电路在进行电压转换时,输出侧输出的电流的波纹较大。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谐振电路在进行电压转换时,输出侧输出的电流的波纹较大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半桥谐振电路、控制方法及通信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谐振电路在进行电压转换时,输出侧输出的电流的波纹较大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桥谐振电路,该电路包括:
6.至少两个llc谐振模块,并联接入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llc谐振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串联后接入所述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之间的线路依次连接谐振电感、谐振电容、励磁电感以及所述输入电源的负极;所述励磁电感与初级线圈并联;
7.控制器,用于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以及,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
8.进一步地,所述llc谐振模块还包括:多个续流二极管,分别并联设置在每个开关管两端;多个电容,分别并联设置在每个开关管两端。
9.进一步地,所述llc谐振模块还包括:
10.第一次级线圈,与所述初级线圈缠绕在同一铁芯的不同侧,其第一端通过第一整流管连接输出侧的母线电容的正极,其第二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负极;
11.第二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缠绕在同一铁芯的同一侧,其第一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负极,其第二端通过第二整流管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正极。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13.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或预设相位差,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按照预设顺序轮流导通;其中,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的时长相同。
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具体用于:
15.在llc谐振模块导通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关断,并开始实时监测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
16.从所述起始时刻,到所述谐振电流上升至零,再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
相等,直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二开关管保持关断;
17.在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再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启;
18.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启时刻,到所述谐振电流下降至零,再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相等,直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一开关管保持关断;
19.在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上升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llc谐振模块完成一次导通。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电源,包括上述半桥谐振电路。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半桥谐振电路,该控制方法包括:
22.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
23.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
24.进一步地,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包括:
25.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或者预设相位差,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按照预设顺序轮流导通;其中,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的时长相同。
26.进一步地,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包括:
27.在llc谐振模块导通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关断,并开始实时监测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
28.从所述起始时刻,到所述谐振电流上升至零,再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相等,直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二开关管保持关断;
29.在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关断,再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启;
30.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开启时刻,到所述谐振电流下降至零,再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相等,直到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一开关管保持关断;
31.在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上升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llc谐振模块完成一次导通。
32.进一步地,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
33.所述所述
34.其中,lr为谐振电感,cr为谐振电容,lm为励磁电感。
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3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并且,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能够改善半桥谐振电路的输出侧的电流波形,减小输出电流的波纹。
附图说明
37.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桥谐振电路的结构图;
38.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9.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其中,图3(a)为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压u
gs1
的波形图,图3(b)为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电压u
gs2
的波形图,图3(c)的实线部分为谐振电流ir的波形图,虚线部分为励磁电流im的波形图,图3(d)为谐振电容两端的电压u
cr
的波形图,图3(e)的实线部分为第一导通元件的电流i
d1
的波形图,实线部分为第二导通元件的电流i
d2
的波形图;
40.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一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1.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二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2.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三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3.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四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4.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五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5.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六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6.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七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47.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八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50.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开关管,但这些开关管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不同开关管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管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开关管,类似地,第二开关管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开关管。
52.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
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53.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55.实施例1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桥谐振电路,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桥谐振电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半桥谐振电路包括:
57.至少两个llc谐振模块10,并联接入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输入电源输入的电压为uin,本实施例中以三个llc谐振模块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每个llc谐振模块中包括:
58.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串联后接入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之间的线路依次连接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励磁电感lm以及输入电源的负极;励磁电感lm与初级线圈n
p
并联;
59.控制器20,分别连接每个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用于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以及,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谐振电流为流经谐振电感lr的电流,励磁电流为流经励磁电感lm的电流。
60.本实施例的半桥谐振电路,通过控制器20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并且,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能够改善半桥谐振电路的输出侧的电流波形,减小输出电流的波纹。
61.如图1所示,每个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两端均并联设置续流二极管d和电容c,续流二极管用于实现续流功能,电容c用于实现充放电功能。
62.本实施例的为半桥谐振电路,为了实现输入侧和输出侧的电压的转换,上述llc谐振模块还包括:第一次级线圈n
s1
,与所述初级线圈n
p
缠绕在同一铁芯的不同侧,其第一端通过第一整流管d1连接输出侧的母线电容c0的正极,其第二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c0的负极;第二次级线圈n
s2
,与第一次级线圈n
p
缠绕在同一铁芯的同一侧,其第一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c0的负极,其第二端通过第二整流管d2连接母线电容c0的正极。初级线圈n
p
、第一次级线圈n
s1
、第二次级线圈n
s2
构成变压器。
63.为了保证各个llc谐振模块交错有序导通,以减小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承受的应力,上述控制器20具体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或预设相位差,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按照预设顺序轮流导通;其中,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的时长相同。在所有llc谐振模块导通一次后,周期性重复上述操作。
64.在具体实施时,上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5s,10s,在具体实施时,如果llc谐振模块的数量为3个,则首先控制第一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
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可以在经过5s后,控制第二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再经过5s后,控制第三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
65.同理上述预设相位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90
°
,120
°
等。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控制第一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可以在输入电压的相位经过90
°
后,控制第二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输入电压的相位再经过90
°
后,控制第三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
66.为了改善输出电流波形,减小电流波纹,控制器20还具体用于:在llc谐振模块导通起始时刻,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关断,并开始实时监测所述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从起始时刻,到谐振电流上升至零,再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相等,直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第一开关管q1保持导通,第二开关管q2保持关断。
67.在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开始下降时,控制第一开关管q1关断,再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启。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的时刻,与谐振电流下降至零的时刻之间,选取合适的时间点,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启,对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时间点,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在哪一时间点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启,半桥谐振电路输出的电流波纹最小,进而通过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的时刻到该时间的点的时长,计算出第一预设时长。
68.从控制第二开关管q2开启时刻,到谐振电流下降至零,再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相等,直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第二开关管q2保持导通,第一开关管q1保持关断。
69.在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开始上升时,控制第二开关管q2关断,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后,llc谐振模块完成一次导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上升的时刻之后开始计时,选取合适的时间点,结束llc谐振模块的导通,对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时间点,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在哪一时间点结束llc谐振模块的导通,半桥谐振电路输出的电流波纹最小,进而通过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的时刻到该时间的点的时长,计算出第二预设时长。
70.实施例2
7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电源,应用于通信系统,其中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半桥谐振电路,用于减小输出侧输出的电流的波纹。
72.实施例3
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半桥谐振电路,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74.s101,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
75.s102,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
76.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器分别连接每个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以实现上述步骤。
77.本实施例的半桥谐振电路,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并且,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能够改善半桥谐振电路的输出侧的电流波形,减小输出电流的波纹。
78.为了保证各个llc谐振模块交错有序导通,以减小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承受的应力,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轮流导通,包括:
79.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或者预设相位差,控制各个llc谐振模块按照预设顺序轮流导通;其中,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的时长相同。在所有llc谐振模块导通一次后,周期性重复上述操作。
80.在具体实施时,上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1s,2s,在具体实施时,如果llc谐振模块的数量为3个,则首先控制第一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可以在经过1s后,控制第二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再经过1s后,控制第三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
81.同理上述预设相位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90
°
,120
°
等。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控制第一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可以在输入电压的相位经过90
°
后,控制第二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输入电压的相位再经过90
°
后,控制第三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并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
82.为了改善输出电流波形,减小电流波纹,在每个llc谐振模块导通后,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包括:在llc谐振模块导通起始时刻,控制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关断,并开始实时监测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
83.从起始时刻,到谐振电流上升至零,再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相等,直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第一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二开关管保持关断;
84.在谐振电流和所述励磁电流开始下降时,控制第一开关管关断,再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二开关管开启。
85.从控制第二开关管开启时刻,到谐振电流下降至零,再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相等,直到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保持不变,以上时间段内,控制第二开关管保持导通,第一开关管保持关断。
86.在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开始上升时,控制第二开关管关断,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后,
llc谐振模块完成一次导通。
87.根据该llc谐振模块的谐振电流和励磁电流控制该llc谐振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通断时,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
88.所述所述其中,lr为谐振电感,cr为谐振电容,lm为励磁电感。
89.下面结合附图3~1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90.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其中,图3(a)为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压u
gs1
的波形图,图3(b)为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电压u
gs2
的波形图,图3(c)的实线部分为谐振电流ir的波形图,虚线部分为励磁电流im的波形图,图3(d)为谐振电容两端的电压u
cr
的波形图,图3(e)的实线部分为第一导通元件的电流i
d1
的波形图,实线部分为第二导通元件的电流i
d2
的波形图。
91.如图3所示,llc谐振模块每次导通,需要经历8个阶段,如图3所示,谐振电流ir大于励磁电流im在每个阶段的变化趋势都是相同的,在部分阶段内,谐振电流ir大于励磁电流im的波形会重合。
92.第一阶段(图3中t0-t1):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一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0时刻,第二开关管q2处于截止状态,llc谐振模块的输入电压为uin,谐振电流ir大于励磁电流im,第一开关管q1并联的二极管导通,为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创造了条件,当第一开关管q1并联的二极管导通时,谐振电流ir开始增加,此时,负载r两端电压不变,因此励磁电感lm两端电压也是固定值,励磁电流im会一直上升,所以只是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发生谐振,此过程能量流回输入侧的负极,谐振电流ir波形为正弦波。t1时刻,谐振电流ir上升为0,第一阶段结束。
93.第二阶段(图3中t1-t2):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二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此阶段谐振电流ir由负变正,在t1时刻,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输入开通信号,因此第一开关管q1正向导通,第一整流管d1导通,变压器的输入侧电压被钳位,励磁电感lm在此电压下线性充电,不参与谐振,能量由变压器输入侧传递到输出侧。t2时刻,谐振电流ir和励磁电流im相等,第一整流管d1中没有电流输出。
94.第三阶段(图3中t2-t3):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三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谐振电流ir的值与励磁电流im的值相等后,因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n
p
电流为零,第一整流管d1和第二整流管d2都不导通,母线电容c0给负载r提供能量。励磁电感lm两端的电压不再保持不变,共同参与谐振。
95.第四阶段(图3中t3-t4):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四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3时刻,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关断,是死区阶段,谐振电流ir给第一开关管q1并联的电容充电,同时给第二开关管q2并联的电容放电,励磁电流im大于谐振电流ir,由能量流入变压器的输入侧,第二整流管d2导通。t4时刻,与第二开关管q2并联的二极管开始导通。
96.第五阶段(图3中t4-t5):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五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4时刻,第一开关管q1仍然处于关断状态,与第二开关管q2并联的二极管开
始导通,为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创造了条件。第二整流管d2导通,变压器的输入侧电压被钳位,上负下正,励磁电感lm在此电压下线性充电,不参与谐振,能量由变压器输入侧传递到输出侧。t5时刻,谐振电流ir下降为零,第五阶段结束。
97.第六阶段(图3中t5-t6):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六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5时刻,第一开关管q1保持关断,第二整流管d2导通,变压器的输入侧电压被钳位,励磁电感lm在此电压下线性充电,不参与谐振,能量由变压器的输入侧传递到输出侧。t6时刻,谐振电流ir和励磁电流im相同,第二整流管d2的电流为零。
98.第七阶段(图3中t6-t7):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七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6时刻,谐振电感电流ir和励磁电感电流im相等,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n
p
的电流为零,此时初级线圈n
p
两端电压不再被输出电压钳位,初级线圈n
p
、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共同参与谐振过程。第一整流管d1和第二整流管d2都不导通,输出电容给负载提供能量。t7时刻,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七阶段结束。
99.第八阶段(图3中t7-t8):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lc谐振模块在第八阶段的电流方向示意图。t7时刻开始,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关断状态,进入死区阶段,谐振电流ir给第一开关管q1并联的电容充电,同时给第二开关管q2并联的电容放电,此时谐振电流ir大于励磁电流im,两者之差流过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一整流管d1开始导通,t8时刻,第一开关管q1导通。
100.经过上述8个阶段的控制,第一整流管d1和第二整流管d2的电流波形的波纹变小。
101.实施例4
10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
103.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04.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10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