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方法及电源供电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7369发布日期:2024-04-18 17:55阅读:8来源:国知局
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方法及电源供电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池能源,尤其涉及一种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方法及电源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1、任何电子产品及电路系统都离不开电源供电,电源供电电路为整个电路系统提供电能,作为电路系统运行的保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电子产品采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作为产品控制的核心。

2、相关技术中,为mcu供电的电源供电电路通常将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开关电源方案转变为直流电压12v,这是由于很多负载都是12v供电(如继电器,蜂鸣器等),再由12v通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转成5v给mcu等5v负载供电。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供电电路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方法及电源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供电电路功耗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供电电路,应用于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微控制单元,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比较模块;

3、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第一端与直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比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4、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第一端接收直流输入电压,并通过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第二端输出供电电压,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比较模块用于根据供电电流检测所述微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若所述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则减小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

5、这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供电电路,可以通过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比较模块实现在mcu低功耗下的负载降低,从而减小电路功耗,具体的,当电路中有直流输入电压正常供电时,反激电流反馈模块可将电压传输至电路中,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比较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电路中的供电电流,从而判断mcu的运行状态,并在mcu运行状态为低功耗状态时,减小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从而降低mcu待机时的电路功耗,减小了电路功耗。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开关元件和第三电阻;

7、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8、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9、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流比较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10、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激电流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后接地,第三电阻可通过一开关元件实现与第一电阻的并联,在电源供电时可直接通过开关元件控制反激电流反馈模块总负载值,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源供电电路的控制效率,降低了功耗。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和负载电流检测单元;

12、所述检测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检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第一端连接;

13、所述负载电流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检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电流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检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14、所述负载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比较模块连接。

15、这里,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一个检测电阻和负载电流检测单元实现供电电流的检测,通过检测电阻和负载电流检测单元,可准确检测电路中的供电电流,提高了电源供电电路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降低了电路功耗。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负载电流检测单元为运算放大器。

17、这里,本技术实施例在进行电流检测以及mcu运行状态检测时,可以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供电电流的采集和放大,从而便于准确根据供电电流识别mcu状态,提高了电源供电电路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降低了电路功耗。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迟滞比较器;

19、所述迟滞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迟滞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

20、所述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21、这里,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迟滞比较器可以准确判断mcu的工作状态,例如根据迟滞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与迟滞比较器的输入电压进行对比,可以确定mcu的工作状态,实现方式简单,准确性高。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元件为开关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稳压模块;

24、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输入端和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的第二端接地。

25、这里,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供电电路还包括稳压模块,可以保持直流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源供电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供电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电源供电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27、当反激电流反馈模块接收到直流输入电压后,直流输入电压输出所述直流输入电压;

28、电流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比较模块根据供电电流检测所述微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

29、若所述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则减小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流比较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若所述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则减小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包括:

31、若所述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状态,则关闭所述开关元件,以使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后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减小所述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

3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供电系统,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微控制单元,以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电源供电电路。

33、本技术提供的电源供电电路、电源供电方法及电源供电系统,该电源供电电路可以通过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比较模块实现在mcu低功耗下的负载降低,从而减小电路功耗,具体的,当电路中有直流输入电压正常供电时,反激电流反馈模块可将电压传输至电路中,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比较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电路中的供电电流,从而判断mcu的运行状态,并在mcu运行状态为低功耗状态时,减小反激电流反馈模块的总负载值,从而降低mcu待机时的电路功耗,减小了电路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