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4513发布日期:2022-12-07 05:0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使用的主流。
3.专利申请cn204834734u,公布了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由多节磷酸铁锂电池串联组成的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端子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端子连接。实施本发明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池容量较大、能对电池进行充电。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实现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在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大多数会因为充电时间过长,从而损坏锂电池的寿命。
4.基于上述专利中存在的缺陷,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不损坏锂电池的寿命的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专利在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大多数会因为充电时间过长,从而损坏锂电池的寿命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不损坏锂电池的寿命的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包括有定位底箱、支撑底架、防尘罩、安装内胆、第一充电导线、第二充电导线、导电机构和定位机构,定位底箱外壁下部固接有支撑底架,定位底箱后部上侧固接有防尘罩,定位底箱内固接有安装内胆,安装内胆后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一充电导线,定位底箱前部下侧连接有第二充电导线,定位底箱上设有用于传输电源的导电机构,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分别与导电机构固定连接,第二充电导线也与导电机构固定连接,定位底箱上还设有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定位机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机构包括有限位底罩、定位连架、定位弹簧和导电块,定位底箱左右两侧中下部都固接有限位底罩,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固定连接,第二充电导线均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固定连接,左右两侧限位底罩中部都滑动式设有定位连架,左右两侧定位连架下部都固接有导电块,左右两侧导电块分别与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接触,左右两侧导电块均与第二充电导线接触,左右两侧导电块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内底部之间固接有两根定位弹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架、升降横板、电磁铁、复位弹簧、受力握杆和橡胶套,定位底箱内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固接有定位架,左右两侧定位架上都滑动式设有升降横板,左右两侧升降横板都前后对称固接有电磁铁,左侧两个电磁铁与左侧限位底罩吸附,右侧两个电磁铁也与右侧限位底罩吸附,左右两侧升降横板中部都固接有受力
握杆,左右两侧受力握杆均与定位底箱滑动连接,左右两侧升降横板分别与左右两侧定位架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复位弹簧,左右两侧受力握杆外部都固接有橡胶套。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锂电池限位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固定短杆、伸缩杆、第一缓冲弹簧、限位夹板、定位滑块、定位横杆和定位导杆,左右两侧升降横板都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固定短杆,定位底箱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定位横杆,前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分别与前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之间转动式设有伸缩杆,后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分别与后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之间转动式设有伸缩杆,四根伸缩杆内部都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定位底箱前后两侧都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定位滑块,前方四个定位滑块内侧面之间固接有用于对锂电池限位的限位夹板,后方四个定位滑块内侧面之间也固接有限位夹板,前后两侧限位夹板都左右两侧固接有定位导杆,前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分别与前方左右两侧定位导杆滑动连接,后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分别与后方左右两侧定位导杆滑动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接头处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软绳、限位轮架、定位短板、连接横杆、限位底框、固定胶块和扭力弹簧,定位底箱内左右两侧面后上部都固接有限位轮架,定位底箱后部上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定位短板,左右两侧定位短板前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左右两侧都固接有限位底框,左右两侧限位底框都滑动式设有用于对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接头处限位的固定胶块,左右两侧定位短板后部均与定位底箱内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左右两侧升降横板顶部后侧都连接有软绳,左右两侧软绳尾端分别绕过左右两侧限位轮架,左右两侧软绳尾端分别与左右两侧定位短板固定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锂电池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有散热箱、散热风扇、防尘盖板、进风管、导风管和伸缩连板,定位底箱外后侧面中上部位置固接有散热箱,散热箱内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用于对锂电池散热的散热风扇,散热箱后部间隔嵌入式设有三个防尘盖板,散热箱左右两侧都连接有进风管,左右两侧进风管都穿过定位底箱后部,左右两侧进风管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导风管,导风管前部开有出风口,导风管左右两侧都固接有伸缩连板,左右两侧伸缩连板分别与左右两侧固定短杆转动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受力握杆缓冲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缓冲板、第二缓冲弹簧和复位导杆,左右两侧升降横板都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复位导杆,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与左方定位架固定连接,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与右方定位架固定连接,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之间滑动式设有缓冲板,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之间也滑动式设有用于对受力握杆缓冲的缓冲板,左右两侧缓冲板分别与左右两侧升降横板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左方前后两侧第二缓冲弹簧分别套装于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上,右方前后两侧第二缓冲弹簧分别套装于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橡胶套,左右两侧受力握杆外部都固接有橡胶套。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锂电池充电完成后,导电块控制左右两侧电磁铁失磁,左右两侧电磁铁分别停止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吸附,因四根复位弹簧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向上移动复位还带动锂电池向上移动,如此,能够实现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不损坏锂电池的寿命。
17.2、本发明夹紧机构的作用下,左右两侧两根定位横杆向内运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限位夹板向内移动,前后两侧限位夹板向内移动对锂电池进行夹紧限位,如此,可避免锂电池充电时产生移动。
18.3、本发明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左右两侧固定胶块向下运动分别对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进行限位,如此,可避免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与锂电池连接处产生松动,影响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导电机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36.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定位底箱,2_支撑底架,3_防尘罩,4_安装内胆,5_第一充电导线,51_第二充电导线,6_导电机构,61_限位底罩,62_定位连架,63_定位弹簧,64_导电块,7_定位机构,71_定位架,72_升降横板,73_电磁铁,74_复位弹簧,75_受力握杆,76_橡胶套,8_夹紧机构,81_固定短杆,82_伸缩杆,83_第一缓冲弹簧,84_限位夹板,85_定位滑块,86_定位横杆,87_定位导杆,9_限位机构,91_软绳,92_限位轮架,93_定位短板,94_连接横杆,95_限位底框,96_固定胶块,97_扭力弹簧,10_散热机构,101_散热箱,102_散热风扇,103_防尘盖板,104_进风管,105_导风管,106_伸缩连板,11_缓冲机构,111_缓冲板,112_第二缓冲弹簧,113_复位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38.实施例1
39.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设备,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有定位底箱1、支撑底架2、防尘罩3、安装内胆4、第一充电导线5、第二充电导线51、导电机构6和定位机构7,定位底
箱1外壁下部固接有支撑底架2,定位底箱1后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防尘罩3,定位底箱1内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内胆4,安装内胆4后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一充电导线5,定位底箱1前部下侧连接有第二充电导线51,定位底箱1上设有导电机构6,导电机构6可实现对电源进行传输,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分别与导电机构6固定连接,第二充电导线51也与导电机构6固定连接,定位底箱1上还设有定位机构7,定位机构7可实现放置锂电池。
40.如图2-图4所示,导电机构6包括有限位底罩61、定位连架62、定位弹簧63和导电块64,定位底箱1左右两侧中下部都固接有限位底罩61,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固定连接,第二充电导线51均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固定连接,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中部都滑动式设有定位连架62,左右两侧定位连架62下部都固接有导电块64,左右两侧导电块64分别与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接触,左右两侧导电块64均与第二充电导线51接触,左右两侧导电块64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内底部之间固接有两根定位弹簧63。
41.如图2和图5所示,定位机构7包括有定位架71、升降横板72、电磁铁73、复位弹簧74和受力握杆75,定位底箱1内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固接有定位架71,左右两侧定位架71上都滑动式设有升降横板72,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都前后对称固接有电磁铁73,左侧两个电磁铁73与左侧限位底罩61吸附,右侧两个电磁铁73也与右侧限位底罩61吸附,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中部都固接有受力握杆75,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均与定位底箱1滑动连接,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分别与左右两侧定位架71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复位弹簧74。
42.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橡胶套76,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外部都固接有橡胶套76。
43.首先操作人员拉动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向下移动,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左右两侧橡胶套76可增大与手的摩擦力,四根复位弹簧74均被压缩,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个电磁铁73向下移动,左右两侧两个电磁铁73向下移动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接触,同时,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还分别与左右两侧定位连架62接触,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定位连架62向下移动,左右两侧定位连架62向下移动带动左右两侧导电块64向下移动,四根定位弹簧63均被压缩,左右两侧导电块64向下移动分别与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接触,且左右两侧导电块64向下移动均与第二充电导线51接触,然后将锂电池放置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之间,再将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均与锂电池安装连接,随后将第二充电导线51外接电源,左右两侧两个电磁铁73通磁分别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吸附,随后通过第二充电导线51和两根第一充电导线5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当锂电池充电到达设定时间后,控制左右两侧电磁铁73失磁,左右两侧电磁铁73分别停止与左右两侧限位底罩61吸附,因四根复位弹簧74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向上移动复位,同时,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上移动复位还带动锂电池向上移动,因四根定位弹簧63的作用,左右两侧导电块64均向上移动复位,左右两侧导电块64向上移动分别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和左右两侧第二充电导线51断路,人们即可将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从锂电池上拆下,取出锂电池进行后续处理,再将第二充电导线51与外接电源断开。
44.实施例2
45.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6-图9所示,还包括有夹紧机构8,夹紧机构8包括有固
定短杆81、伸缩杆82、第一缓冲弹簧83、限位夹板84、定位滑块85、定位横杆86和定位导杆87,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都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固定短杆81,定位底箱1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定位横杆86,前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86分别与前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81之间转动式设有伸缩杆82,后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86分别与后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81之间转动式设有伸缩杆82,四根伸缩杆82内部都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83,定位底箱1前后两侧都间隔滑动式设有四个定位滑块85,前方四个定位滑块85内侧面之间固接有限位夹板84,限位夹板84可实现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后方四个定位滑块85内侧面之间也固接有限位夹板84,前后两侧限位夹板84都左右两侧固接有定位导杆87,前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86分别与前方左右两侧定位导杆87滑动连接,后方左右两侧定位横杆86分别与后方左右两侧定位导杆87滑动连接。
46.如图6、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软绳91、限位轮架92、定位短板93、连接横杆94、限位底框95、固定胶块96和扭力弹簧97,定位底箱1内左右两侧面后上部都固接有限位轮架92,定位底箱1后部上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定位短板93,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前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横杆94,连接横杆94左右两侧都固接有限位底框95,左右两侧限位底框95都滑动式设有固定胶块96,固定胶块96可实现对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接头处限位,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后部均与定位底箱1内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97,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顶部后侧都连接有软绳91,左右两侧软绳91尾端分别绕过左右两侧限位轮架92,左右两侧软绳91尾端分别与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固定连接。
47.如图13-图16所示,还包括有散热机构10,散热机构10包括有散热箱101、散热风扇102、防尘盖板103、进风管104、导风管105和伸缩连板106,定位底箱1外后侧面中上部位置固接有散热箱101,散热箱101内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散热风扇102,散热风扇102可实现对锂电池进行散热,散热箱101后部间隔嵌入式设有三个防尘盖板103,散热箱101左右两侧都连接有进风管104,左右两侧进风管104都穿过定位底箱1后部,左右两侧进风管104下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导风管105,导风管105前部开有出风口,导风管105左右两侧都固接有伸缩连板106,左右两侧伸缩连板106分别与左右两侧固定短杆81转动连接。
48.当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时,四根复位弹簧74均被压缩,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固定短杆81向下移动,左右两侧两根固定短杆81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伸缩杆82向内运动,左右两侧两根伸缩杆82向内运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定位横杆86向内运动,四根第一缓冲弹簧83分别为四根伸缩杆82起到缓冲作用,左右两侧两根定位横杆86向内运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限位夹板84向内移动,前后两侧限位夹板84向内移动对锂电池进行夹紧限位,当锂电池充电到达设定时间后,因四根复位弹簧74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固定短杆81向上移动复位,前后两侧限位夹板84也就向外移动复位,如此,可避免锂电池充电时产生移动。
49.当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时,四根复位弹簧74均被压缩,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分别通过左右两侧软绳91带动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向下摆动,左右两侧扭力弹簧97均被拉伸,左右两侧限位轮架92分别为左右两侧软绳91起到导向作用,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向下摆动带动连接横杆94向下运动,连接横杆94向下运动均带动左右两侧限位底框95向下运动,左右两侧限位底框95向下运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固定胶块96向下运动,左右两侧固定胶块96向下运动分别对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进行限位,避免左右两侧第一
充电导线5与锂电池连接处产生松动,影响充电效率,当锂电池充电到达设定时间后,因四根复位弹簧74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上移动复位,因左右两侧扭力弹簧97的作用,左右两侧定位短板93带动连接横杆94向上运动复位,左右两侧限位底框95也就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固定胶块96向上运动复位,如此,可避免左右两侧第一充电导线5与锂电池连接处产生松动,影响充电效率。
50.当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时,四根复位弹簧74均被压缩,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固定短杆81向下移动,后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81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伸缩连板106向下摆动,左右两侧伸缩连板106向下摆动带动导风管105反转,导风管105反转使得出风口朝前,启动散热风扇102工作,散热风扇102通过左右两侧进风管104使得导风管105开始吹风,导风管105吹风对锂电池进行散热,当锂电池充电完成后,因四根复位弹簧74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向上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两根固定短杆81向上移动复位,后方左右两侧固定短杆81向下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伸缩连板106向上摆动复位,左右两侧伸缩连板106向上摆动带动导风管105正转复位,导风管105正转使得出风口朝上,如此,可方便锂电池充电时进行散热。
51.实施例3
52.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3和图17所示,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1,缓冲机构11包括有缓冲板111、第二缓冲弹簧112和复位导杆113,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都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复位导杆113,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与左方定位架71固定连接,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与右方定位架71固定连接,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之间滑动式设有缓冲板111,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之间也滑动式设有缓冲板111,缓冲板111可实现对受力握杆75缓冲,左右两侧缓冲板111分别与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2,左方前后两侧第二缓冲弹簧112分别套装于左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上,右方前后两侧第二缓冲弹簧112分别套装于右方前后两侧复位导杆113上。
53.当锂电池充电完成后,因四根复位弹簧74的作用,左右两侧升降横板72分别带动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向上移动复位,左右两侧缓冲板111分别通过左右两侧两根第二缓冲弹簧112对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进行缓冲,如此,可避免左右两侧受力握杆75复位过度,导致破损。
54.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