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9290发布日期:2022-12-27 22:0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已经是建筑工地上必不可少的部分,无数的建筑设备离开电力将无法运行,作为建筑工地的电力系统控制核心-配电柜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建筑施工现场,传统的配电柜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3.配电柜主要采用封闭的框架结构,散热不够完善,导致配电柜内的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4.2)配电柜放洪水功能缺失,特别是雨水季节,在工地各种防洪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水浸情况下,水会从变压器外壳的间隙进入其内部,将变压器的元件浸泡于水中,从而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运行,工地供电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5.3)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梅雨季节,配电柜内空气湿度的控制也是难题。
6.4)配电柜的防侵入功能缺失。对工地而言,防止老鼠与蛇等小动物的侵入对用电安全的影响是很头疼的工作。
7.5)由于配电柜的体积较小,当工作人员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需要蹲在地上,以适应配电柜的高度才能工作,这样的方式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8.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申请号202011190477.2的专利供带有除湿通风系统的配电房,充分结合并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一套完善的通风除湿系统,可保证配电房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另外,在配电房的屋顶开设有采光窗,并配备有特殊遮阳叶帘,既可保证采光也可避免阳光直射。申请号201120570505.3了一种能够防洪涝灾害、提供用电保障的防洪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及用于安装配电柜体的配电基础,所述配电基础为高于地表的平台,在所述配电柜外增设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为一外形轮廓与配电柜体轮廓相适应的底面开口的立体容器,所述防水罩罩括配电柜使其处于所述防水罩的内腔中,所述防水罩的底部具有进水通道,在洪涝时水位超过配电基础时作为防水罩的进水通道,在水淹没防水罩开口处后使防水罩形成密闭的空间。申请号201920557227.4公开了一种嵌入安装式移动配电柜及使用该配电柜的电气设备使配电柜可嵌入放置于凹槽内,在检修时将配电柜从放置位置抽出,既减小了配电柜的安装占用空间,且方便检修维护,保证了运行安全。
9.这些有益的探索,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对于建筑工地而言,这些探索要么结构复杂,要么使用条件苛刻。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配电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包括外绝热保护框1、内绝热保护框2、防洪系统3、防侵入通风系统4、热管换热器5。所述的外绝热保护框1的底端与地面直接接触,是配电房的基础框架支撑,外绝热保护框分为上下两部分,其底下部分为防洪系统3,其上部分为内绝热保护框2、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的防侵入通风系统4;所述的内绝热保护框2是通过内框支撑21和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相固定,内绝热保护框2内部是配电房主体包括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内绝热保护框2的周边遍布热管换热器5,目的在于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防侵入通风系统4;所述的防侵入通风系统4包括开口在外绝热保护框1壁面与内绝热保护框2底部位置相当的进风口41,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以及设置在外绝热保护框1顶部中央的无动力风帽42;所述的防洪系统3包括设置于架空隔板22的排水口31、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形成的空腔32、设置于空腔32侧上面的水位传感器33、设置于空腔32侧下面的泄水口33。所述的水位传感器33与控制中心相连,提供水位报警。
12.进一步的,空腔32的高度为15到50cm。
13.进一步的,内绝热保护框2内部是配电房主体包括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其中低压柜底部设置活动伸缩轨23,使得低压柜方便推入和推出外绝热保护框1,便于工人施工与检修。
14.进一步的,活动伸缩轨23的活动范围从外绝热保护框1外框和内绝热保护框2外框。
15.进一步的,进风口41的数量不止1个。
16.进一步的,泄水口的位置距离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的距离小于10cm。
17.进一步的,进风口带有附属的过滤装置以及配套严密配合的从柜体外盖板,盖板起到阻断进口进风及进水的目的
18.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的配电柜的控制方法。
19.步骤1、建立正常工况、防雨水渗入工况、防洪工况。
20.步骤2、设定水位传感器的报警水位:x0,x1。
21.步骤3、控制中心实时接受水位传感器33的在空腔32中的水位信息x,当x≦x0时,进入正常工况;当x0<x≦x1时进入防雨水渗入工况;在x1<x时进入防洪工况。
22.步骤4、正常工况。在风力的作用下,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进风口或者泄水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由于外绝热保护框1和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形成的热阻减少太阳辐射等形成的热负荷。同时内绝热保护框2的密封作用,大大减少小动物的侵入。
23.步骤5、防雨水渗入工况。在阴雨天气,雨水会顺着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在重力作用下,雨水沿着架空隔板22的排水口31进入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形成的空腔32,再沿着设置于空腔32侧下面的泄水口33排出柜外。同时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进入步骤4。
24.步骤6、防洪工况。控制中心发出告警,指示施工人员将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泄水口
相连接,进行排洪,同时利用盖板遮挡依据下部的进风口。同时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上部的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进入步骤5。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6.1)在风压的作用下,利用无动力风帽的作用加快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失,避免配电柜内的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27.2)内绝热保护框2形成的较为密闭空间,大大减少小动物的侵入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28.3)大大减低了雨水和洪水对配电柜的损害,为安全生产增加保障,为防洪增加较大的缓冲时间。
29.4)外绝热保护框1和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形成过度缓冲,避免柜外空气直接进入柜体内,减少环境的湿度影响。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33.实施例1
3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的配电柜及控制方法配电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配电柜包括外绝热保护框1、内绝热保护框2、防洪系统3、防侵入通风系统4、热管换热器5。所述的外绝热保护框1的底端与地面直接接触,是配电房的基础框架支撑,外绝热保护框分为上下两部分,其底下部分为防洪系统3,其上部分为内绝热保护框2、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的防侵入通风系统4;所述的内绝热保护框2是通过内框支撑21和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相固定,内绝热保护框2内部是配电房主体包括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内绝热保护框2的周边遍布热管换热器5,目的在于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防侵入通风系统4;所述的防侵入通风系统4包括开口在外绝热保护框1壁面与内绝热保护框2底部位置相当的进风口41,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以及设置在外绝热保护框1顶部中央的无动力风帽42;所述的防洪系统3包括设置于架空隔板22的排水口31、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形成的空腔32、设置于空腔32侧上面的水位传感器33、设置于空腔32侧下面的泄水口33。所述的水位传感器33与控制中心相连,提供水位报警。
36.进一步的,空腔32的高度为15到50cm。
37.进一步的,内绝热保护框2内部是配电房主体包括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其中低压柜底部设置活动伸缩轨23,使得低压柜方便推入和推出外绝热保护框1,便于工人施工与检修。
38.进一步的,活动伸缩轨23的活动范围从外绝热保护框1外框和内绝热保护框2外框。
39.进一步的,进风口41的数量不止1个。
40.进一步的,泄水口的位置距离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的距离小于10cm。
41.进一步的,进风口带有附属的过滤装置以及配套严密配合的从柜体外盖板,盖板起到阻断进口进风及进水的目的。
42.实施例2
43.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多功能的配电柜的控制方法。
44.步骤1、建立正常工况、防雨水渗入工况、防洪工况。
45.步骤2、设定水位传感器的报警水位:x0=5cm,x1=20cm。
46.步骤3、控制中心实时接受水位传感器33的在空腔32中的水位信息x,当x≦5cm时,进入正常工况;当5<x≦20时进入防雨水渗入工况;在20<x时进入防洪工况。
47.步骤4、正常工况。在风力的作用下,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进风口或者泄水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由于外绝热保护框1和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形成的热阻减少太阳辐射等形成的热负荷。同时内绝热保护框2的密封作用,大大减少小动物的侵入。
48.步骤5、防雨水渗入工况。在阴雨天气,雨水会顺着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在重力作用下,雨水沿着架空隔板22的排水口31进入架空隔板22与外绝热保护框1底部形成的空腔32,再沿着设置于空腔32侧下面的泄水口33排出柜外。同时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进入步骤4。
49.步骤6、防洪工况。控制中心发出告警,指示施工人员将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泄水口相连接,进行排洪,同时利用盖板遮挡依据下部的进风口。同时无动力风帽的旋转抽取配电柜外的空气经上部的进风口进入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冲刷热管换热器5,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传输给空气,通过无动力风帽排至大气环境。进入步骤5。
5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51.1)在风压的作用下,利用无动力风帽的作用加快了配电柜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失,避免配电柜内的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52.2)内绝热保护框2形成的较为密闭空间,大大减少小动物的侵入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53.3)大大减低了雨水和洪水对配电柜的损害,为安全生产增加保障,为防洪增加较大的缓冲时间。
54.4)外绝热保护框1和内绝热保护框2和外绝热保护框1之间形成风道形成过度缓冲,避免柜外空气直接进入柜体内,减少环境的湿度影响。
55.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