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4871发布日期:2022-11-30 09:5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池储能系统一种由蓄电池和并联电压型变流器构成的能量存储系统,具备快速调节与交流系统间交换(输出或吸收)功率(有功或无功)的能力。
3.当前存在的电池储能系统当蓄电池工作时无法实时监测蓄电池以及各电路中元器件的状态,若其中一个电路存在温度过高或电压多高会导致线路毁坏,或系统存在超负荷运行,则会导致整个电池储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且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蓄电池工作时实时监测蓄电池以及各路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并在存在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预警并进行下一步处理,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和所述通讯电路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工作时的电压数据;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数据,以判断所述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网的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和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对应的数据,当至少一个所述数据超过与所述数据对应的预设安全阈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进行显示报警。
6.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电阻,所述发光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的电信号并产生光线,所述受光器接收所述光线并产生光电流;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光电耦合器、第四光电耦合器、第五光电耦合器、第六光电耦合器、第七光电耦合器、第八光电耦合器、第九光电耦合器、第十光电耦合器、第十一光电耦合器和第十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二电阻;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三电阻;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四电阻;所述第五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五电阻;所述第六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六电阻;所述第七光电耦合
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七电阻;所述第八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八电阻;所述第九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九电阻;所述第十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电阻;所述第十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二电阻。
7.可选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第十五光电耦合器和收发器;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ro口连接,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七电阻;所述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re口连接;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di口连接,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九电阻,所述第十九电阻与第二十电阻串联且与第一电容并联。
8.可选地,所述收发器包括驱动器和接收器;所述收发器用于当所述接收器的输入短路或开路时,或所述接收器处于禁用状态时,驱动所述接收器输出逻辑高电平。
9.可选地,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二电阻;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vdd口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gnd口外接第三电容;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四电容,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三电阻。
10.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腔内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连接,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还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腔内温度数据。
11.可选地,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显示单元与报警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二十四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并联并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串联;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第二十五电阻、第四二极管、第一功率管和蜂鸣器;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蜂鸣器并联,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压基准芯片、第二十芯片、第五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电压基准芯片的第八接口外接第二十八电阻;所述第五电容为极性电容,所述极性电容的负极与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通过gnd点连接,所述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第七二极管串联且与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八二极管与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十七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vout口连接,所述第二十芯片的gnd口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out口外接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电容与所述第十一电容并联;所
述第二十芯片的gnd口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vin口外接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十二电容与所述第十三电容并联。
13.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调试编程下载电路,所述调试编程下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十四电容、第十一芯片和第十二芯片;所述第十二芯片的vdd接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一芯片的vdd口与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十四电容并联。
14.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vdd口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15.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和通讯电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便于各电路与模块之间的数据的处理与发送;其中,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工作时的电压数据;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功率模块检测电路用于监测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数据,以判断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网的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和电网电压监控电路对应的数据,当至少一个数据超过与数据对应的预设安全阈值时,数据处理模块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进行显示报警;从而实现了在蓄电池工作时实时监测蓄电池以及各路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并在存在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预警并进行下一步处理,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腔内温度检测模块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指示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试编程下载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18.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电池电压监控
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和所述通讯电路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工作时的电压数据;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数据,以判断所述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网的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电压监控电路、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所述功率模块检测电路、所述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和所述电网电压监控电路对应的数据,当至少一个所述数据超过与所述数据对应的预设安全阈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给所述状态指示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并进行显示报警。
19.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和通讯电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便于各电路与模块之间的数据的处理与发送;其中,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工作时的电压数据,并将电压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电压数据后,与预设电压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电压数据阈值,则生成电压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电压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电压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并将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温度数据后,与预设电池温度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温度数据阈值,则生成电池温度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电池温度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电池温度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功率模块检测电路用于监测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数据,以判断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将功率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功率数据后,与预设功率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功率数据阈值,则生成功率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功率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功率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并将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后,与预设变压器温度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变压器数据阈值,则生成变压器温度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变压器温度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变压器温度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网的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并将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后,与预设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阈值,则生成电网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电网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电
网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lcd(英文全称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意思是: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屏模块;液晶显示屏模块用于对不同的报警信号进行显示以提醒操作人员检查系统是否出现问题。
20.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模块(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dram),sdram是有一个同步接口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通常dram是有一个异步接口的,这样它可以随时响应控制输入的变化。而sdram有一个同步接口,在响应控制输入前会等待一个时钟信号,这样就能和计算机的系统总线同步。时钟被用来驱动一个有限状态机,对进入的指令进行管线(pipeline)操作。
21.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触摸模块,触摸模块用于输入指令,可预留接口外接鼠标键盘,便于操作。
22.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usb(英文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意思是:通用串行总线)模块,usb模块可预留多个usb接口,便于与外接设备连接、通讯。
2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和通讯电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便于各电路与模块之间的数据的处理与发送;其中,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工作时的电压数据;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池的实时温度数据;功率模块检测电路用于监测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数据,以判断电池储能系统是否超负荷运行;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用于监控变压器实时温度数据;电网电压监控电路用于监控电网的电压数据和波形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功率模块检测电路、变压器温度监控电路和电网电压监控电路对应的数据,当至少一个数据超过与数据对应的预设安全阈值时,数据处理模块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进行显示报警;从而实现了在蓄电池工作时实时监测蓄电池以及各路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并在存在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预警并进行下一步处理,从而减少安全隐患,能够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更为稳定的电源。
24.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电阻,所述发光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的电信号并产生光线,所述受光器接收所述光线并产生光电流;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光电耦合器、第四光电耦合器、第五光电耦合器、第六光电耦合器、第七光电耦合器、第八光电耦合器、第九光电耦合器、第十光电耦合器、第十一光电耦合器和第十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二电阻;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三电阻;所述第四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四电阻;所述第五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五电阻;所述第六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六电阻;所述第七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七电阻;所述第八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八电阻;所述第九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九电阻;所述第十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电阻;所述第十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二电阻。
25.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三光电耦合器u3、第四光电耦合器u4、第五光电耦合器u5、第六光电耦合器u6、第七光电耦合器u7、第八光电耦合器u8、第九光电耦合器u9、第十光电耦合器u10、第十一光电耦合器u11和第十二光电耦合器u12,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一电阻r1;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受光器的输入端第二电阻r2;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发光器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第四光电耦合器u4的受光器的输入端第四电阻r4;第五光电耦合器u5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五电阻r5;第六光电耦合器u6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六电阻r6;第七光电耦合器u7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七电阻r7;第八光电耦合器u8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八电阻r8;第九光电耦合器u9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九电阻r9;第十光电耦合器u10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电阻r10;第十一光电耦合器u11的发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光电耦合器u12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设第十二电阻r12;其中,电阻r1、r3、r5、r7、r9和r11用于限制电流;电阻r2、r4、r6、r8、r10和r12为上拉电阻,用于提高该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6.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系统中各电路发送的对应数据进行判断处理,并把异常数据发送给通讯电路以便于通讯报警,及时提醒操作人员电路存在异常。
27.可选地,所述通讯电路包括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第十五光电耦合器和收发器;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三电阻,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ro口连接,所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七电阻;所述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re口连接;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di口连接,所述第十五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九电阻,所述第十九电阻与第二十电阻串联且与第一电容并联。
28.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通讯电路包括第十三光电耦合器u13、第十四光电耦合器u14、第十五光电耦合器u15和收发器u16;第十三光电耦合器u13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三光电耦合器u13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地,第十三光电耦合器u13的发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u16的ro口连接,第十三光电耦合器u13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四光电耦合器u14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光电耦合器u14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u16的re口连接;第十五光电耦合器u15的发光器的输出端外接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五光电耦合器u15的受光器的输入端与收发器的di口连接,第十五光电耦合器u15的受光器的输入端外接第十九电阻r19,第十九电阻r19与第二十电阻r20串联且第一电容c1并联;其中,电阻r14用于限制电流,电阻r13、r15为上拉电阻。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讯电路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所发送的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以便于显示报警,及时提醒操作人员电路存在异常。
30.可选地,所述收发器包括驱动器和接收器;所述收发器用于当所述接收器的输入短路或开路时,或所述接收器处于禁用状态时,驱动所述接收器输出逻辑高电平。
31.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收发器u16包括驱动器和接收器;收发器用于当接收器的输入短路或开路时,或接收器处于禁用状态时,驱动接收器输出逻辑高电平。
32.其中,收发器u16采用max13085e芯片,该芯片是+5.0v供电、具有
±
15kv esd保护
的rs-485收发器,具有一路驱动器和一路接收器。器件包括失效保护电路,当接收器输入开路或短路时,接收器确保输出逻辑高电平。如果禁用挂接在总线上的所有发送器(高阻),接收器将输出逻辑高电平。max13085e具有热插拔能力,在上电或带电插入时可以消除总线上的瞬态故障;max13085e具有低摆率驱动器,有助于降低emi(英文全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意思是:电磁干扰)以及由于不恰当的电缆端接所引起的反射,实现高达500kbps的无差错数据传输;max13085e理想用于半双工通信,在空载或驱动器禁用的满负荷情况下,器件可吸取1.2ma电源电流。max13085e接收器具有1/8单位负载输入阻抗,允许总线上挂接多达256个收发器。
33.可选地,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二电阻;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vdd口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gnd口外接第三电容;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四电容,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三电阻。
34.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u17、第二温度传感器u18和第三温度传感器u19;第一温度传感器u17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二电容c2;第一温度传感器u17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温度传感器u18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温度传感器u18的vdd口与第三温度传感器u19的gnd口外接第三电容c3;第三温度传感器u19的gnd口与vdd口外接第四电容c4,第三温度传感器u19的dq口与vdd口外接第二十三电阻r23,其中,电池温度监控电路并联多个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多点温度测量,各个温度传感器均连接一个接插件j7且只占用一个cpu端口,节约端口数量。
35.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温度监控电路用于检测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的温度,以防止电池温度过高造成短路、失火等情况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
36.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腔内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温度监控电路连接,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还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腔内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腔内温度数据。
37.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腔内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储能系统的腔内温度数据,若电池储能系统的腔内温度超过预设腔内温度阈值,则生成腔内温度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腔内温度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腔内温度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
38.在本实施例中,腔内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储能系统的腔内温度,以防止电池温度过高造成短路、失火等情况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
39.可选地,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显示单元与报警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二十四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并联并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串联;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第二十五电阻、第四二极管、第一功率管和蜂鸣器;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蜂鸣器并联,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40.具体地,结合图6所示,状态指示电路包括显示单元与报警单元;显示单元包括第
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并联并与第二十四电阻r24串联;报警单元包括第二十五电阻r25、第四二极管d4、第一功率管q1和蜂鸣器mk1;第一功率管q1的漏极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与蜂鸣器mk1并联,第四二极管d4的输入端与第一功率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功率管q1的栅极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电阻r24用于限制电流,二极管d1、d2和d3为发光二极管,功率管q1用于放大信号,已达到蜂鸣器mk1的相应功率。
41.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指示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该电池储能系统中的电路存在异常。
42.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压基准芯片、第二十芯片、第五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电压基准芯片的第八接口外接第二十八电阻;所述第五电容为极性电容,所述极性电容的负极与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通过gnd点连接,所述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第七二极管串联且与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八二极管与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十七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vout口连接,所述芯片的gnd口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out口外接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电容与所述第十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十芯片的gnd口与所述第二十芯片的vin口外接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十二电容与所述第十三电容并联。
43.具体地,结合图7所示,电源电路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21、第二十芯片u20、第五电容c5、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二十七电阻27;电压基准芯片u21的第八接口外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五电容c5为极性电容,极性电容的负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二端通过gnd点连接,极性电容的正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d6与第七二极管d7串联且与第五二极管d5并联,第八二极管d8与第五二极管d5并联;第一电感l1与第二十六电阻r26并联;第二电感l2与第二十七电阻r27并联;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二十芯片u20的vout口连接,第二十芯片u20的gnd口与第二十芯片u20的out口外接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第十电容与第十一电容并联;第二十芯片u20的gnd口与第二十芯片u20的vin口外接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三电容c13,第十二电容c12与第十三电容c13并联。
44.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为电池储能系统供电,确保其余电路正常运行。
45.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调试编程下载电路,所述调试编程下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十四电容、第十一芯片和第十二芯片;所述第十二芯片的vdd接口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一芯片的vdd口与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十四电容并联。
46.具体地,结合图8所示,调试编程下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二十九
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一芯片j11和第十二芯片j12;第十二芯片j12的vdd接口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一芯片j11的vdd口与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与第十四电容c14并联。
47.可选地,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还包括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vdd口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48.具体地,结合图9所示,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u22,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通过温湿度传感器u22的vdd口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其中,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储能系统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得到温湿度数据,并将温湿度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温湿度数据后,与预设温湿度数据阈值相比较,若超过预设温湿度数据阈值,则生成温湿度报警信号发送给通讯电路,通讯电路接收到温湿度报警信号后发送给状态指示电路,状态指示电路接收到温湿度报警信号后,进行显示报警。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50.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