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地机和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6746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6来源:国知局
洗地机和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洗地机和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1、对于洗地机等需要供电的清洁设备,通常需要使用外部电源进行充电。但是,当充电插头插入时,在突然供电过程中,清洁设备中的电源芯片,比如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直流转直流)芯片、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芯片等容易因接收瞬间高电压产生尖峰脉冲(毛刺),且此尖峰脉冲较难滤除。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洗地机和供电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洗地机,所述洗地机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以及开关模块:

3、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接入的电压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

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的电压的作用下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

5、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形成通路的状态下逐步提升所述控制端的电位,以在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电压。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从而保护后端电路。

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

8、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极和输入极之间。

9、本实施例可以减少电源端接入电压时产生的尖峰脉冲以及接触打火现象。

10、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

11、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串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极和输出极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

12、本实施例可以避免静电击穿第一开关元件,同时避免开关模块和供电模块之间形成电流倒灌路径。

1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元件;

14、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15、本实施例能够保证开关模块通过第二开关元件与接地端之间形成通路,达到选通状态。

1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

17、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一电压端,所述主控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在所述工作电压的驱动下,当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压端输出电压;

18、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电压端、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压端输出的电压的作用下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第一时刻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第二时刻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断路,所述第一时刻先于所述第二时刻。

19、本实施例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激活开关模块,然后通过第二控制模块维持开关模块处于选通状态,进而使得电源端持续为后端电路供电;同时降低功耗。

20、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五电阻以及第四电容;

21、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并联,且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2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并联的第五电阻和第四电容,使得第一控制模块仅在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瞬间与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后续电源端不再向第一控制模块供电,减少功耗。

2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

24、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串联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之间;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极和输出极之间。

25、本实施例提高了第一控制模块传输电压的稳定性,同时保证第二开关元件能够稳定打开。

2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元件;

27、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电压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28、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控制模块的一种具体电路,保证开关模块能够通过第三开关元件与接地端之间形成通路。

2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30、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极和输出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电压端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之间。

31、本实施例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分压作用,保证第三开关元件能够稳定打开。

32、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与待充电元件连接,当所述待充电元件充电至预设状态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电压端停止输出电压。

33、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模块可在待充电元件充电至预设状态时,控制电压端停止输出电压,开关模块切换到非选通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功耗。

3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一侦测端,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一侦测模块,所述侦测模块连接于所述侦测端和所述电源端;

35、当所述侦测模块侦测到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电压端输出电压,当所述侦测模块未侦测到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电压端停止输出电压。

36、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随时侦测电源端的状态,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的选通,从而减少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瞬间产生的尖端脉冲。

3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侦测模块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单向二极管、第二稳压管以及第五电容;

38、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二单向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接地端之间;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侦测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侦测模块的一种具体电路,保证供电电路的侦测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4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以及开关模块;

41、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接入的电压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

4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的电压的作用下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

43、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控制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形成通路的状态下逐步提升所述控制端的电位,以在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电压。

4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

45、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并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极和输入极之间。

4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

47、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一电压端,所述主控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在所述工作电压的驱动下,当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压端输出电压;

48、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电压端、所述控制端以及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压端输出的电压的作用下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第一时刻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第二时刻与所述开关模块之间形成断路,所述第一时刻先于所述第二时刻。

4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五电阻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四电容并联,且连接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极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50、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电压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入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极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51、有益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中,通过在电源端和供电模块之间增设第一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当电源端接入电压时,第一控制模块在电源端接入的电压的作用下与开关模块之间形成通路;开关模块在形成通路的状态下逐步提升控制端的电位,以在第二输出端输出电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电源端接入的电压传输至供电模块,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电源端接入电压的瞬间,将电压缓慢输出至供电模块,从而有效的减少供电模块接收瞬间高电压时产生的尖峰脉冲,保护后端电路,保证洗地机正常工作。

52、本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