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寿命的充放电系统和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5749发布日期:2023-11-28 21:0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寿命的充放电系统和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放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寿命的充放电系统和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至少一种问题:充放电装置中的多个电池包之间为并联设置,使得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各个电池包的电压不同,导致高电压的电池包易给低电压的电池包进行反向充电,一方面影响整体的充电效率,另一方面,易使得出现自燃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是充放电装置中的多个电池包之间为并联设置,使得在放电过程中,由于各个电池包的电压不同,导致高电压的电池包易给低电压的电池包进行反向充电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寿命的充放电系统,包括:多个分支电路,每一个所述分支电路之间并联设置,且用于电连接和通讯连接多个电池包;至少一个第一电压调节模块,与所述分支电路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池包输入的电压调节成第一预设直流电压;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压调节模块电连接;其中,当所述充放电系统处于放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将所述第一预设直流电压输入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由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向用电设备输出交流电压。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对电池包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调节成第一预设直流电压,而由于在每一个分支电路上都设有第一电压调节模块,进而能够使得参与放电过程的各个分支电路在其终端处的电压相同,也即使得每一个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向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输送的电压都保持相同,进而避免了多个电池包由与之电连接的分支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在终端交汇时,发生反向充电的情况。进而确保了充放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和一定程度上使得电池包能够处于安全放电,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池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使用寿命与充放电次数成负相关,也即充放电次数越多,则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就会越短,于是,本技术方案还能够实现了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包括:至少一个电流调节单元,设于所述分支电路,用于调节输入与该分支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电池包的电流大小。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例如充放电系统处于充电状态时,可由电流调节单元将经过分支电路上的电流调节至与相应的电池包相适配,以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包保持在最大充电功率的状态下进行充电,进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外置的多个电池包快速充满,提高了充电效率;此外,由于每一个电池包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的能力不同,也避免了用同一大小的充电电流向不同的电池包充电造成烧坏电池包的情况出现,甚至于损坏充放电系统。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分支电路,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相应的所述电池包的工作状态信号;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电连接,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电流调节单元向相应的所述电池包输送安全电流;其中,所述安全电流小于等于所述电池包的最大充电电流。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确保充电总功率达到最大,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使得充电过程安全可靠。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包括:第一输出电路,一端与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口电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口;第一输入电路,一端与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口电连接,另一端设有与供电设备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口;信号识别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且当识别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电连接有所述供电设备时,所述信号识别单元向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发送第一信号;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和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电连接,所述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电连接时,所述调节电路将所述供电设备输入的电流分流成输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第一电流和由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电流;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一信号时,控制断开所述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向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方向输出的第二输出电路。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充放电系统无论在第一输入端口是否接入供电设备,都能够为用电设备不间断地提供供电,进而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使用效率,和实现了对电池包放电的精细化控制,避免了电池包的频繁放电,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成本支出。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包括:第二直流旁路,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向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直流电的第二输出电路上,另一端与第二直流输出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口用于与直流用电设备电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直流旁路,能够提高充放电系统的使用通用性,也即通过充放电系统能够使得电池包不仅为交流用电设备供电,还能够为直流用电设备供电。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包括:第一直流输入端口,用于将直流电输入所述第一输入电路;和/或,第一交流输入电口,用于将交流电输入所述第一输入电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实际情况,。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二直流旁路包括:变压电路,用于升高或者降低由所述第一电压模块输出至所述用电设备的直流电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使得将第一直流电压调节成适应直流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大小,常见的,会通过变压电路对第一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便于能够为小型直流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而小型直流用电设备例如可以是小型照明灯等。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包括:第三直流旁路,一端电连接于相应的所述分支电路,另一端与第二直流输入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口用于与直流供电设备电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大大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使用通用性,也即使得能够由交流供电设备和直流供电设备电池包进行供电。

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所述充放电系统处于充电状态时,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向所述第一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流满足所述电池包大于或者等于0.5c倍率充电。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使得充电效率得到保证。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放电的总放电功率大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的总充电功率。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使得充放电系统控制电池包的放电效率大于充电效率。

22、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例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安装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充放电系统的安装空间;至少一个电池包,可拆卸地外设于安装壳体的安装部;其中,安装部设有用于将电池包与充放电系统电连接的端子。

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储能装置可以是便于携带的产品,使得在接市电不便的户外场所中,能够利用储能装置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且可将电池包用于不同的电动工具中,大大提高了储能装置的使用通用性。

24、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5、(1)通过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对电池包输出的第一直流电压调节成第一预设直流电压,而由于在每一个分支电路上都设有第一电压调节模块,进而能够使得参与放电过程的各个分支电路在其终端处的电压相同,也即使得每一个第一电压调节模块向交流与直流转换模块输送的电压都保持相同,进而避免了多个电池包由与之电连接的分支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在终端交汇时,发生反向充电的情况。进而确保了充放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和一定程度上使得电池包能够处于安全放电,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池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使用寿命与充放电次数成负相关,也即充放电次数越多,则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就会越短,于是,本技术方案还能够实现了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26、(2)实现了充放电系统无论在第一输入端口是否接入供电设备,都能够为用电设备不间断地提供供电,进而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使用效率,和实现了对电池包放电的精细化控制,避免了电池包的频繁放电,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设备的使用成本支出;

27、(3)大大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使用通用性,也即使得能够由交流供电设备和直流供电设备电池包进行供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