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1302发布日期:2023-03-15 12:2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


背景技术:

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一般变电站设置在室外,由于其内部设置了多种价值较高的电器设备,因此需要布置防盗设施。
3.现有的室外变电站大多只是采取上锁的方式防盗,其他的防盗设备很少,导致专业盗窃分子容易开锁后盗取变电站内的电器设备。在发生盗窃事件的前后,工作人员也不能及时得到警示和实施防盗手段,从而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更没有后续追踪手段,特别是对于团伙作案,很难确认正常工作人员和犯罪分子,导致变电站防盗性能差。
4.为了防止变电站的封闭门打开时占用变电站内部空间,一般变电站的封闭门会设置成外开式,并且外开式封闭门的防盗性能更强,不容易被外力强行撞开。但外开式封闭门会提高变电站本体整体的使用空间。
5.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637062a,公开了校园周界脉冲电子围栏防盗报警与视频联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终端杆、中间杆、合力线、终端杆绝缘子、线线连接器、高压绝缘线、过线杆套筒、万向底座、墙体、主机,墙体的两端部固定万向底座,两个万向底座之间间隔固定多组过线杆套筒,所述的万向底座上垂直连接终端杆。采用释放高压脉冲的方式震慑违法分子,实现防盗效果。高压脉冲属于电磁脉冲的一种,同时会对变电站产生磁性干扰,通过改变高压脉冲的频率,能够调整高压脉冲对变电站的影响程度。
6.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显著提高防盗性能的变电站,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932121b,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带有自动防护功能的室外开关柜,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防护功能的室外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所述开关柜内设有开口向前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端壁固定有设备,所述工作腔前后端壁内设有进行二重保护的封闭机构,所述开关柜前端内设有连通所述工作腔与外界空间的隔断腔,所述隔断腔右端壁还铰接有门板,所述隔断腔上下端壁内均设有连通所述隔断腔的锁槽,所述门板内设有锁紧腔,所述锁紧腔后端壁转动连接有前端位于外界空间内的锁轴,所述锁轴内设有开口向前的开锁腔。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创造仅提供一种具备二重被动保护的封闭机构,无法对盗取分子盗窃动作前进行预警,并提前实施防盗措施,也无法追踪盗取分子的身份信息,防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设置在变电站本体正面的封闭门、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无人巡视装置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无人巡视装置包括自供发电机、移动架、巡视传感组件和高压脉冲放电装置;所述
自供发电机固定设置在变电站本体上端,与巡视传感组件电性连接,用于给巡视传感组件供电。巡视传感组件固定安装在移动架上,包括红外传感器、监测摄像头和语音识别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变电站本体附近是否存在活体,以及温度变化,所述监测摄像头能够抓取变电站本体附近活体图像,包括人脸图像,所述语音识别器能够接收变电站本体附近声音,并将混合语音分类成单条语音。移动架活动安装在变电站本体侧面上端,并能够带动巡视传感组件绕变电站本体进行周向运动。高压脉冲放电装置设置在变电站本体外侧并与巡视传感组件电性连接,能够释放高压脉冲电流。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脉冲缓和线路和远程监控端,智能检测系统能够接收无人巡视装置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无人巡视装置,所述远程监控端用于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变电站本体和手动控制无人巡视装置。脉冲缓和线路能够接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释放的高压脉冲,并对变电站本体产生缓和性干扰。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利用巡视传感组件代替人为巡逻的方式,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对变电站本体附近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避免盗窃分子针对人为巡逻的缺陷,实施偷盗,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效果。当巡视传感组件检测到非工作人员进入变电站本体并试图打开封闭门时,智能检测系统控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释放高压脉冲,一方面吓退盗窃分子,打断盗窃过程,另一方面,脉冲缓和线路能够接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释放的高压脉冲,并对变电站本体产生缓和性干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意识到变电站本体存在盗窃隐患,并安排人员查看。高压脉冲放电装置释放缓和性干扰的高压脉冲是指,该高压脉冲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损害,也不会对变电站本体产生直接损伤,但会影响变电站本体的正常工作,从而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提前发现盗窃事件。自供发电机能够利用外界环境直接产生电源,即便盗窃分子切断变电站本体电源,或变电站本体意外停电,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依旧能够正常工作,从而降低变电站本体内部设施被盗几率。
10.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本体还包括防护栏、移动轨道、除尘轨道和除尘机构。防护栏设置在变电站本体下端,并于封闭门处设置开口,且在开口两侧设置高压脉冲放电装置。移动轨道设置在变电站本体上端,并与移动架配合使用。除尘机构包括防尘网和除尘刷,所述防尘网设置在变电站本体未设置封闭门的侧面。除尘轨道设置在移动轨道下端,并与移动轨道平行设置。除尘刷的下端与防尘网外侧直接接触,用于刮除防尘网处灰尘,除尘刷的中端设置在除尘轨道内,除尘刷的上端与移动架下端固定连接,能够随移动架在除尘轨道内移动。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架能够带动巡视传感组件和除尘刷分别在移动轨道和除尘轨道内同步沿变电站本体上端外缘转动,除尘刷移动过程中与防尘网接触,并将防尘网处灰尘清除。从而分别实现变电站本体360度无死角监控,以及利用移动架辅助除尘刷除尘的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机构还包括若干散热风机、若干转动柱、若干复位弹簧和若干顶板。转动柱竖直铰接在变电站本体内部。散热风机正对防尘网,并与防尘网一一对应使用,散热风机远离防尘网一侧与转动柱固定连接。顶板固定设置在转动柱上端,一端伸出能够在除尘刷靠近风机时,被除尘刷带动。复位弹簧一端铰接在顶板伸出端,另一端铰接在变电站本体处。除尘刷穿过除尘轨道设置一个与顶板伸出端相匹配的接触端。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机本身具备散热功能,产生气流将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从防尘网处吹到外界环境,但散热风机与气流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导致灰尘会粘接在防尘网上。防尘网本身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变电站本体内部。在除尘刷运动过程中,除尘刷的接触端移动至顶板处时,能够推动顶板转动,顶板通过转动柱能够带动散热风机转动,使散热风机始终正对除尘刷与防尘网接触的位置,不断将除尘刷清洁下来的灰尘吹出变电站本体外,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洁灰尘效果。
14.进一步地,至少设置两组所述无人巡视装置,无人巡视装置彼此间设置间隙,不能交替运动。移动架包括万向活动台和移动端,所述巡视传感组件固定设置在万向活动台上,所述万向活动台固定设置在移动端,所述移动端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内。正常状态下移动端进行周期性转动,当巡视传感组件检测到活体时,一组移动架带动巡视传感组件追踪活体,另一组移动架做往复性转动。除尘刷还包括刷架体、筒体、配重体、弹性件和迎风板,所述刷架体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下端,外部套设可以上下移动的筒体;所述筒体下端两侧设置迎风板,设置迎风板的两侧面与防尘网不能接触,也不在一个面;所述配重体通过弹性件设置在刷架体下端,所述弹性件上端连接筒体,下端连接配重体,所述迎风板相对散热风机倾斜设置。刷架体上端设置限定筒体移动的上限位凸台,筒体外侧设置刷毛,配重体作为弹性件的下限位凸台。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设置两组所述无人巡视装置,能够避免无人巡视装置被盗窃分子使用诱饵吸引,并且能够提高除尘刷的除尘效率。移动轨道的不规则振动会带动除尘刷一起振动,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筒体不断在刷架体处上下移动;同时,散热风机产生的气流会吹在迎风板板上,倾斜设置的迎风板,受力后也能与弹性件配合带动筒体上下移动,之后筒体带动刷毛往复上下移动,从而使刷毛不断上下刮除防尘网上的灰尘,实现提高除尘刷的除尘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封闭门为隐藏外开式,与变电站本体铰接连接,包括伪装板、限角卡合块、限位弹簧、延时电磁锁和活动块。伪装板设置在封闭门表面外缘,并形成内开式框架。所述限角卡合块设置在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内部中空,与封闭门固定连接,且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其中空处设置活动块。所述延时电磁锁内侧与活动块连接,并能锁定和脱离活动块,延时电磁锁外侧与变电站本体固定连接。延时电磁锁启动时,活动块与延时电磁锁固定连接,延时电磁锁关闭时,活动块与延时电磁锁脱离,并能够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相对转动。限位弹簧上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下端与限角卡合块固定连接。封闭门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伪装板将封闭门的外开式结构隐藏在内部,使封闭门从表面上看为内开式结构,从而迷惑盗窃分子,增加其盗窃时间,能够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发现和制止盗窃行为。但实际限角卡合块使得封闭门为外开式结构,提高了防盗性能。当封闭门打开时,封闭门带动限角卡合块转动,限角卡合块带着限位弹簧转动,限位弹簧对封闭门起阻碍作用,防止封闭门持续打开,能够起到保持封闭门关闭的趋势,但如果封闭门被外力强制打开一段时间,延时电磁锁关闭,不再固定活动块,使限位弹簧能够自由转动,不再阻碍封闭门转动,实现封闭门保持开启状态。实现了封闭门在短暂开启时,能够自动关闭,在长期开启时,能够保持开启状态。同样,封闭门从打开到关闭也是一样的过程,方便使用。
18.进一步地,所述封闭门还包括电子防盗锁和机械内锁,所述电子防盗锁设置在封闭门开合处,并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机械内锁包括防盗卡座、若干卡门柱和电动杆,所述封闭门上端设置与卡门柱配合使用的若干卡合槽。防盗卡座设置在变电站本体安装封闭门处的上端,所述卡门柱通过电动杆并排活动安装在防盗卡座内,下端能够被电动杆带动伸出并进入卡合槽,所述电动杆与自供发电机电性连接,由自供发电机提供电力,所述延时电磁锁与机械内锁电性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无人巡视装置判断出有盗窃分子出现时,启动机械内锁,电动杆带动卡门柱插入卡合槽,对封闭门实现双重保护,即便盗窃分子打开电子防盗锁,也无法打开封闭门,从而提高了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并且电动杆与自供发电机电性连接,由自供发电机提供电力,即便变电站本体被盗窃分子强制切断电源,也能够实现第二次锁定。延时电磁锁与机械内锁电性连接,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在机械内锁启动时,保持延时电磁锁开启,从而使封闭门始终保持关闭的趋势,即便封闭门被强制撞开,也会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关闭的趋势,此时盗窃分子如果想要盗取变电站本体内部电器设施,必须先将封闭门保持常开,因此延长了盗窃时间,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
20.进一步地,所述卡门柱还包括激光传感器和伸缩杆。变电站本体与封闭门连接处的下端设置与伸缩杆一一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部设置能够固定伸缩杆的夹紧机构。伸缩杆设置在卡门柱下端,并与自供发电机电性连接。激光传感器设置在伸缩杆一侧,用于检测卡门柱是否进入卡合槽;当机械内锁启动,但激光传感器检测到卡门柱未进入卡合槽时,智能检测系统控制伸缩杆拉伸并进入固定槽,夹紧机构夹紧伸缩杆。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机械内锁启动,但激光传感器检测到卡门柱未进入卡合槽时,说明此时封闭门已经被破坏,智能检测系统控制伸缩杆拉伸并进入固定槽,夹紧机构夹紧伸缩杆,伸缩杆形成新的封闭门,从而在封闭门被破坏后,对变电站本体进行第三次保护,此时盗窃分子需要破坏伸缩杆之后才能进入变电站本体,提高了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延长了盗窃时间,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
22.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防盗锁设置一组实际解锁部和一组虚拟解锁部,实际解锁部和虚拟解锁部对称设置在封闭门正面。实际解锁部设置在靠近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一端,虚拟解锁部设置在远离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一端。封闭门设置两组把手,两组把手分别设置在实际解锁部和虚拟解锁部外侧。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解锁部和虚拟解锁部能够迷惑非工作人员开锁方式,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一般情况下,封闭门仅设置一组解锁部,且解锁部设置在远离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一端,本技术将虚拟解锁部设置在远离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一端,实际解锁部设置在靠近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一端,且两端都设置把手,为非常规设置,具有较高迷惑性,延长了盗窃时间,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当有人员触发虚拟解锁部时,虚拟解锁部反馈信号至智能检测系统,智能检测系统进行防盗预警。
24.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库、语音分析库和预警报警模块。人脸识别库收录所有变电站本体工作人员人脸信息,并通过无人巡视装置上传的人脸抓取信息判定进入变电站本体附近的活体是否是工作人员,若不是则发送信息至预警报警模块。语
音分析库收录变电站本体附近环境噪音和工作人员语音信息,能够将工作人员语音信息与其身份信息一一对应。语音分析库能够根据工作人员语音信息,划分非正常词汇,包括某个工作人员常用语病或方言,并能够标注非工作人员的非正常词汇。预警报警模块能够发送报警信号。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脸识别库、语音分析库和预警报警模块能够精确识别进入变电站本体附近的活体是否是工作人员,对非工作人员的出现及时报警,且能够通过非工作人员的语音信息,确认该人员是否为外地人员,针对外地非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预警,从而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
26.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本体外部设置若干标记障碍物和若干限定放置区,所述标记障碍物与限定放置区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标记障碍物设置编号并对应一个限定放置区。无人巡视装置能够抓取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的图像。智能检测系统设定标记障碍物与限定放置区一一对应关系。当限定放置区内的标记障碍物离开该限定放置区时,预警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标记障碍物形成曲折的仅供一人通过的小道。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能够确保变电站本体外部识别环境的稳定性,无人巡视装置以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为参考,能够快速识别变电站本体的外部环境变化,通常变电站本体外部环境变化是由盗窃分子做准备动作引起的,因此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能够提前判断是否会发生盗窃行为,从而实现防盗提前预警。同时,标记障碍物形成曲折的仅供一人通过的小道,能够防止变电站本体内部设备被快速搬走,或者需要提前移走标记障碍物,而移走标记障碍物会被无人巡视装置提前发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盗窃前的准备动作,从而提前布置防盗手段,打击盗窃行为,进而提高了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利用巡视传感组件代替人为巡逻的方式,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对变电站本体附近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避免盗窃分子针对人为巡逻的缺陷,实施偷盗,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
29.2、移动架能够带动巡视传感组件和除尘刷分别在移动轨道和除尘轨道内同步运动,实现变电站本体360度无死角监控,以及利用移动架辅助除尘效果。顶板通过转动柱能够带动散热风机转动,使散热风机始终正对除尘刷与防尘网接触的位置,不断将除尘刷清洁下来的灰尘吹出变电站本体外,提高了清洁灰尘的效果。
30.3、除尘刷能够利用移动轨道的振动和散热风机的风力使刷毛往复上下移动,提高除尘刷对防尘网的除尘效果。
31.4、封闭门设置三重防盗机制,分别对盗窃过程前的准备动作、盗窃过程中破坏封闭门和封闭门破坏后进行预警和保护,并设置多种迷惑解锁手段,提高变电站本体的防盗性能,延迟盗窃分子的作案时间,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
附图说明
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无人巡视装置与除尘机构的局部位置关系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除尘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除尘刷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封闭门与变电站本体铰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的机械内锁的示意图。
33.图中:1、变电站本体;101、防护栏;102、移动轨道;103、除尘轨道;104、固定槽;2、封闭门;201、伪装板;202、限角卡合块;203、限位弹簧;204、延时电磁锁;205、活动块;206、卡合槽;3、自供发电机;4、移动架;5、巡视传感组件;6、高压脉冲放电装置;701、防尘网;702、除尘刷;7021、刷架体;7022、筒体;7023、配重体;7024、弹性件;7025、迎风板;703、散热风机;704、复位弹簧;705、顶板;801、防盗卡座;802、卡门柱;803、电动杆;804、伸缩杆;9、实际解锁部;10、虚拟解锁部;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5.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智能防盗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1、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正面的封闭门2、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所述无人巡视装置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无人巡视装置包括自供发电机3、移动架4、巡视传感组件5和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所述自供发电机3固定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上端,与巡视传感组件5电性连接,用于给巡视传感组件5供电,自供发电机3可以是太阳能自供发电机、风力自供发电机等依靠外界环境直接发电的设备,由于巡视传感组件5随移动架4持续移动,因此自供发电机3电性连接时,需要留有巡视传感组件5的运动余量。巡视传感组件5固定安装在移动架4上,包括红外传感器、监测摄像头和语音识别器。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变电站本体1附近是否存在活体,以及温度变化。监测摄像头能够抓取变电站本体1附近活体图像,包括人脸图像。语音识别器能够接收变电站本体1附近声音,并将混合语音分类成单条语音,且能够识别单条语音的身份信息。移动架4活动安装在变电站本体1侧面上端,并能够带动巡视传感组件5绕变电站本体1进行周向运动。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外侧并与巡视传感组件5电性连接,能够释放高压脉冲电流。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脉冲缓和线路和远程监控端,智能检测系统能够接收无人巡视装置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无人巡视装置,远程监控端用于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变电站本体1和手动控制无人巡视装置。脉冲缓和线路能够接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释放的高压脉冲,并对变电站本体1产生缓和性干扰。设置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利用巡视传感组件5代替人为巡逻的方式,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对变电站本体1附近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避免盗窃分子针对人为巡逻的缺陷,实施偷盗,提高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效果。当巡视传感组件5检测到非工作人员进入变电站本体1并试图打开封闭门2时,智能检测系统控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释放高压脉冲,一方面吓退盗窃分子,打断盗窃过程,另一方面,脉冲缓和线路能够接收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释放的高压脉冲,并对变电站本体1产生缓和性干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意识到变电站
本体1存在盗窃隐患,并安排人员查看。需要说明的是,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释放缓和性干扰的高压脉冲是指,该高压脉冲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损害,也不会对变电站本体1产生直接损伤,但会影响变电站本体1的正常工作,从而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和警觉。自供发电机3能够利用外界环境直接产生电源,即便盗窃分子切断变电站本体1电源,或变电站本体1意外停电,无人巡视装置和智能检测系统依旧能够正常工作,从而降低变电站本体1的内部设施被盗几率。
36.参照图1和图2,所述变电站本体1还包括防护栏101、移动轨道102、除尘轨道103和除尘机构。防护栏101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下端,并于封闭门2处设置开口,且在开口两侧设置高压脉冲放电装置6。移动轨道102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上端,并与移动架4配合使用。除尘机构包括防尘网701和除尘刷702,所述防尘网701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未设置封闭门2的侧面。除尘轨道103设置在移动轨道102下端,并与移动轨道102平行设置。除尘刷702的下端与防尘网701外侧直接接触,用于刮除防尘网701处灰尘,除尘刷702的中端设置在除尘轨道103内,除尘刷702的上端与移动架4下端固定连接,能够随移动架4在除尘轨道103内移动。移动架4能够带动巡视传感组件5和除尘刷702分别在移动轨道102和除尘轨道103内同步沿变电站本体1上端外缘转动,除尘刷702移动过程中与防尘网701接触,并将防尘网701处灰尘清除。从而分别实现变电站本体1的360度无死角监控,以及利用移动架4辅助除尘刷702除尘的效果。
37.参照图3和图4,所述除尘机构还包括若干散热风机703、若干转动柱、若干复位弹簧704和若干顶板705。转动柱竖直铰接在变电站本体1内部。散热风机703正对防尘网701,并与防尘网701一一对应使用,每组散热风机703对应设置一组转动柱、复位弹簧704和顶板705。散热风机703远离防尘网701一侧与转动柱固定连接。顶板705固定设置在转动柱上端,一端伸出能够在除尘刷702靠近风机时,被除尘刷702带动。复位弹簧704一端铰接在顶板705伸出端,另一端铰接在变电站本体1处。除尘刷702穿过除尘轨道103设置一个与顶板705伸出端相匹配的接触端。散热风机703本身具备散热功能,产生气流将变电站本体1内部热量从防尘网701处吹到外界环境,但散热风机703与气流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导致灰尘会粘接在防尘网701上。防尘网701本身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变电站本体1内部。在除尘刷702运动过程中,除尘刷702的接触端移动至顶板705处时,能够推动顶板705转动,顶板705通过转动柱能够带动散热风机703转动,使散热风机703始终正对除尘刷702与防尘网701接触的位置,不断将除尘刷702清洁下来的灰尘吹出变电站本体1外,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洁灰尘效果。
38.参照图1和图5,本技术设置两组所述无人巡视装置,无人巡视装置彼此间设置间隙,不能交替运动。移动架4包括万向活动台和移动端,所述巡视传感组件5固定设置在万向活动台上,所述万向活动台固定设置在移动端,所述移动端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102内。正常状态下移动端进行周期性转动,当巡视传感组件5检测到活体时,一组移动架4带动巡视传感组件5追踪活体,另一组移动架4做往复性转动。除尘刷702还包括刷架体7021、筒体7022、配重体7023、弹性件7024和迎风板7025,所述刷架体7021固定设置在移动架4下端,外部套设可以上下移动的筒体7022。筒体7022下端两侧设置迎风板7025,设置迎风板7025的两侧面与防尘网701不能接触,也不在一个面。配重体7023通过弹性件7024设置在刷架体7021下端,所述弹性件7024上端连接筒体7022,下端连接配重体7023,所述迎风板7025相对
散热风机703倾斜设置,迎风板7025呈扇叶状,能够接收散热风机703气流,并带动筒体7022上下移动。刷架体7021上端设置限定筒体7022移动的上限位凸台,筒体7022外侧设置刷毛,配重体7023作为弹性件7024的下限位凸台。在本实施例中,刷架体7021贯穿弹性件7024与配重体7023固定连接。设置两组所述无人巡视装置,能够避免无人巡视装置被盗窃分子使用诱饵吸引,并且能够提高除尘刷702的除尘效率。移动轨道102的不规则振动会带动除尘刷702一起振动,并在弹性件7024的作用下,筒体7022不断在刷架体7021处上下移动;同时,散热风机703产生的气流会吹在迎风板7025板上,倾斜设置的迎风板7025,受力后也能带动筒体7022上下移动,之后筒体7022带动刷毛往复上下移动,从而使刷毛不断上下刮除防尘网701上的灰尘,实现提高除尘刷702的除尘效果。
39.参照图1和图6,所述封闭门2为隐藏外开式,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连接,包括伪装板201、限角卡合块202、限位弹簧203、延时电磁锁204和活动块205。伪装板201设置在封闭门2表面外缘,并形成内开式框架。所述限角卡合块202设置在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内部中空,与封闭门2固定连接,且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其中空处设置活动块205。所述延时电磁锁204内侧与活动块205连接,并能锁定和脱离活动块205,延时电磁锁204外侧与变电站本体1固定连接。延时电磁锁204启动时,活动块205与延时电磁锁204固定连接,延时电磁锁204关闭时,活动块205与延时电磁锁204脱离,并能够在限位弹簧203的作用下相对转动。限位弹簧203上端与活动块205固定连接,下端与限角卡合块202固定连接。封闭门2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设置伪装板201将封闭门2的外开式结构隐藏在内部,使封闭门2从表面上看为内开式结构,从而迷惑盗窃分子,增加其盗窃时间,能够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发现和制止盗窃行为。但实际限角卡合块202使得封闭门2为外开式结构,提高了防盗性能。当封闭门2打开时,封闭门2带动限角卡合块202转动,限角卡合块202带着限位弹簧203转动,限位弹簧203对封闭门2起阻碍作用,防止封闭门2持续打开,能够起到保持封闭门2关闭的趋势,但如果封闭门2被外力强制打开一段时间,延时电磁锁204关闭,不再固定活动块205,使限位弹簧203能够自由转动,不再阻碍封闭门2转动,实现封闭门2保持开启状态。实现了封闭门2在短暂开启时,能够自动关闭,在长期开启时,能够保持开启状态。同样,封闭门2从打开到关闭也是一样的过程,方便使用。
40.参照图1和图7,所述封闭门2还包括电子防盗锁和机械内锁,所述电子防盗锁设置在封闭门2开合处,并与智能检测系统电性连接。机械内锁包括防盗卡座801、若干卡门柱802和电动杆803,所述封闭门2上端设置与卡门柱802配合使用的若干卡合槽206。防盗卡座801设置在变电站本体1安装封闭门2处的上端,所述卡门柱802通过电动杆803并排活动安装在防盗卡座801内,下端能够被电动杆803带动伸出并进入卡合槽206,所述电动杆803与自供发电机3电性连接,由自供发电机3提供电力,所述延时电磁锁204与机械内锁电性连接,电动杆803能够在防盗卡座801内带动卡门柱802上下移动,电动杆803传动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当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无人巡视装置判断出有盗窃分子出现时,启动机械内锁,电动杆803带动卡门柱802插入卡合槽206,对封闭门2实现双重保护,即便盗窃分子打开电子防盗锁,也无法打开封闭门2,从而提高了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并且电动杆803与自供发电机3电性连接,由自供发电机3提供电力,即便变电站本体1被盗窃分子强制切断电源,也能够实现第二次锁定。延时电磁锁204与机械内锁电性连接,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在机械内锁启动时,保持延时电磁锁204开启,使封闭门2始终保持关闭的趋势,即便封
闭门2被强制撞开,也会在限位弹簧203的作用下保持关闭的趋势,此时盗窃分子如果想要盗取变电站本体1内部电器设施,必须先将封闭门2保持常开,因此延长了盗窃时间,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
41.所述卡门柱802还包括激光传感器和伸缩杆804。变电站本体1与封闭门2连接处的下端设置与伸缩杆804一一对应的固定槽104,所述固定槽104底部设置能够固定伸缩杆804的夹紧机构。伸缩杆804设置在卡门柱802下端,并与自供发电机3电性连接。激光传感器设置在伸缩杆804一侧,用于检测卡门柱802是否进入卡合槽206。当机械内锁启动,但激光传感器检测到卡门柱802未进入卡合槽206时,智能检测系统控制伸缩杆804拉伸并进入固定槽104,夹紧机构夹紧伸缩杆804。夹紧机构能够检测到伸缩杆804是否进入固定槽104,用于夹紧伸缩杆804,操作人员可通过智能检测系统解除夹紧机构,具体夹紧结构为常规结构,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机械内锁启动,但激光传感器检测到卡门柱802未进入卡合槽206时,说明此时封闭门2已经被破坏,伸缩杆804拉伸并进入固定槽104,夹紧机构夹紧伸缩杆804,伸缩杆804形成新的封闭门2,从而在封闭门2被破坏后,对变电站本体1进行第三次保护,此时盗窃分子需要破坏伸缩杆804之后才能进入变电站本体1,提高了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延长了盗窃时间,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
42.参照图1,所述电子防盗锁设置一组实际解锁部9和一组虚拟解锁部10,实际解锁部9和虚拟解锁部10对称设置在封闭门2正面。实际解锁部9设置在靠近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一端,虚拟解锁部10设置在远离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一端。封闭门2设置两组把手11,两组把手11分别设置在实际解锁部9和虚拟解锁部10外侧。实际解锁部9和虚拟解锁部10能够迷惑非工作人员开锁方式,提高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给工作人员留出充分的反应时间,去制止盗窃行为。一般情况下,封闭门2仅设置一组解锁部,且解锁部设置在远离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一端,本技术将虚拟解锁部10设置在远离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一端,实际解锁部9设置在靠近封闭门2与变电站本体1铰接处一端,且两端都设置把手11,为非常规设置,具有较高迷惑性,延长了盗窃时间,提高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当有人员触发虚拟解锁部10时,虚拟解锁部10反馈信号至智能检测系统,智能检测系统进行防盗预警。
43.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库、语音分析库和预警报警模块。人脸识别库收录所有变电站本体1工作人员人脸信息,并通过无人巡视装置上传的人脸抓取信息判定进入变电站本体1附近的活体是否是工作人员,若不是则发送信息至预警报警模块。语音分析库收录变电站本体1附近环境噪音和工作人员语音信息,能够将工作人员语音信息与其身份信息一一对应;所述语音分析库能够根据工作人员语音信息,划分非正常词汇,包括某个工作人员常用语病或方言,并能够标注非工作人员的非正常词汇。预警报警模块能够发送报警信号。人脸识别库、语音分析库和预警报警模块能够精确识别进入变电站本体1附近的活体是否是工作人员,对非工作人员的出现及时报警,且能够通过非工作人员的语音信息,确认该人员是否为外地人员,针对外地非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预警,从而提高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
44.所述变电站本体1外部设置若干标记障碍物和若干限定放置区,所述标记障碍物与限定放置区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标记障碍物设置编号并对应一个限定放置区。无人巡视装置能够抓取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的图像。智能检测系统设定标记障碍物与限定放置
区一一对应关系。当限定放置区内的标记障碍物离开该限定放置区时,预警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标记障碍物形成曲折的仅供一人通过的小道。设置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能够确保变电站本体1外部识别环境的稳定性,无人巡视装置以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为参考,能够快速识别变电站本体1的外部环境变化,通常这种外部环境变化是由盗窃分子做准备动作引起的,因此标记障碍物和限定放置区能够提前判断是否会发生盗窃行为,从而实现防盗提前预警。同时,标记障碍物形成曲折的仅供一人通过的小道,能够防止变电站本体1内部设备被快速搬走,或者需要提前移走标记障碍物,而移走标记障碍物会被无人巡视装置提前发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取盗窃前的准备动作,从而提前布置防盗手段,打击盗窃行为,进而提高了变电站本体1的防盗性能。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前、后和上、下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是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