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0906发布日期:2023-03-31 23:4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变频器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变频器需要搭配电机进行使用,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
3.变频器随着使用时长的逐渐增加,内部电路老化,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线路老化导致的漏电问题,对变频器造成损伤,影响变频器对内部电流转换的控制,无法精准的控制电机的运行,进行维修,也会有部分电流残余,产生静电,影响工作人员对变频器的维修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线路老化导致的漏电问题以及维修时残留的静电影响维修操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前端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所述变频器的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变频器的右侧散热罩内部设有漏电预警结构;
7.所述漏电预警结构包括报警监控器,且报警监控器与变频器的内部转换器固定连接,所述报警监控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闪烁灯,且闪烁灯与变频器的右侧散热罩卡合,所述报警监控器的一端电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所述连接导线的外侧套接有引线柱,所述引线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托架,所述引线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安装柱,且安装柱与变频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引线柱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且引线柱的放置槽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托架呈梅花状设置。
9.优选的,所述变频器的两侧散热罩外侧设有翻转式挡板结构;
10.所述翻转式挡板结构包括立轴,所述立轴靠近变频器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与变频器的散热罩固定连接,所述立轴的顶端外侧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1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前端与挡板的后端具有15
°
夹角,所述挡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侧位防板。
12.优选的,所述变频器的底端接线端头处设有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
13.所述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变频器转动连接,所述转
动架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绝缘皮膜,且绝缘皮膜与变频器的接线端头贴合,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另一端与变频器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的前方设有卡扣,且卡扣与变频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的前端对称开设有卡槽。
15.优选的,所述变频器底端接线端头处设有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
16.所述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按压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扭簧架,所述转动扭簧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槽架,且通槽架与变频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卡合有干燥绝缘块,且干燥绝缘块与变频器的接线端头贴合。
17.优选的,所述横板与放置盒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孔槽,所述横板与放置盒均为塑料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报警监控器、闪烁灯、连接导线和导电针,变频器电路老化发生漏电时,报警监控器配合闪烁灯发出警报,及时发现并维修,维修操作前将连接导线和导电针插入到地面或者墙壁上,导出残留电流,避免影响对变频器的维修操作;
20.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立轴、定位滑块、挡板和侧位防板,转动的挡板防护在显示器的前部,对日常使用中的变频器进行防护,防止灰尘落下粘附或者掉落的碎屑碰撞显示器表面,对显示器视野进行阻挡;
21.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转动架、支撑板、限位架和绝缘皮膜,闲置变频器时,绝缘皮膜贴合到接线端头的表面,进行防护,解决外界潮湿环境下,对接线端头的腐蚀问题;
22.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按压板、横板、转动扭簧架和干燥绝缘块,闲置变频器时,压紧在接线端头表面的绝缘干燥块,可以维持接线端头表面的干燥环境,防止潮湿环境下,接线端头会逐渐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托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翻转式挡板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干燥绝缘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变频器、2-控制按键、3-显示器、4-漏电预警结构、401-报警监控器、402-闪烁灯、403-连接导线、404-导电针、405-引线柱、406-托架、407-螺纹头、408-安装柱、5-翻转式挡板结构、501-立轴、502-滑槽、503-定位滑块、504-连接块、505-挡板、506-侧位防板、6-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601-转动架、602-支撑板、603-限位架、604-绝缘皮膜、605-拉簧、606-卡扣、607-卡槽、7-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701-按压板、702-横板、703-转动扭簧架、704-通槽架、705-放置盒、706-孔槽、707-干燥绝缘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3.具体如图1、图2中的一种可漏电预警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1,变频器1的前端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2,变频器1的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显示器3,变频器1的右侧散热罩内部设有漏电预警结构4;
34.漏电预警结构4包括报警监控器401,且报警监控器401与变频器1的内部转换器固定连接,报警监控器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闪烁灯402,且闪烁灯402与变频器1的右侧散热罩卡合,报警监控器401的一端电连接有连接导线403,连接导线4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电针404,连接导线403的外侧套接有引线柱405,引线柱4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托架406,引线柱4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407,螺纹头407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安装柱408,且安装柱408与变频器1固定连接,引线柱405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且引线柱405的放置槽下方开设有通孔,托架406呈梅花状设置,导电针404通过连接导线403穿过引线柱405连接到报警监控器401,在维修前,将导电针404插入到墙壁或者地面,引导残留电流的排出,同时可以将连接导线403缠绕在引线柱405的外侧,配合托架406进行收纳,避免影响变频器1的使用,引线柱405可以通过螺纹头407快速连接到安装柱408上,操作简单。
35.具体如图1、图3中的变频器1的两侧散热罩外侧设有翻转式挡板结构5;
36.翻转式挡板结构5包括立轴501,立轴501靠近变频器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02,滑槽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503,且定位滑块503与变频器1的散热罩固定连接,立轴501的顶端外侧套接有连接块504,连接块5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5,挡板505的前端与挡板505的后端具有15
°
夹角,挡板50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侧位防板506,调节好变频器1的具体参数后,可以将挡板505通过立轴501沿着滑槽502内部的定位滑块503向上提起,可以控制挡板505转动到显示器3的前面,对显示器3进行保护,且这种设置的挡板505翻转使用十分方便;
37.具体如图1、图4、图5中的变频器1的底端接线端头处设有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6;
38.接线端密闭式防护结构6包括转动架601,转动架601与变频器1转动连接,转动架601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2,支撑板6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603,限位架6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绝缘皮膜604,且绝缘皮膜604与变频器1的接线端头贴合,支撑板602的后端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簧605,且拉簧605的另一端与变频器1固定连接,转动架601的前方设有卡扣606,且卡扣606与变频器1固定连接,转动架601的前端对称开设有卡槽607,转动架601转动打开时,可以将绝缘皮膜604从接线端头上脱离开来,避免接线端头长时间的暴露,外界潮湿环境会逐渐对接线端头进行腐蚀损坏,影响电流的传导效果,转动架601可以通过设置的卡槽607定位到卡扣606外侧,保持转动架601的打开,不使用时,将转动架601从卡扣606上拉下来,拉簧605快速拉动转动架601复位,对接线端头进行封闭保护。
39.工作流程:本装置用电器为外接电源,取出闲置的变频器1连接电机与电路进行使用,工作人员可以将引线柱405顶端的螺纹头407插入到安装柱408内部,螺旋组装导电结构,按住转动架601,控制转动架601开始转动拉伸拉簧605,转动架601带动支撑板602与限位架603开始同步转动,将限位架603中的绝缘皮膜604从变频器1底端的接线端头上脱离,
一直将转动架601的卡槽607按入到卡扣606的外侧,对转动架601进行定位,保持转动架601与绝缘皮膜604的打开状态,维持接线端头的暴露状态,与电机接线连接;
40.使用时,通过控制按键2对变频器1进行操控,通过显示器3对改变的电流进行观察,确定运行电流,控制电机改变工作状态;
41.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变频器1内部的电路逐渐老化,出现漏电的情况时,漏电预警结构4中的报警监控器401检测到电流,报警监控器401发出警报,通过闪烁灯402提醒附近人员变频器1出现漏电问题,工作人员对变频器1进行检修前,关闭电源,将导电针404的连接导线403从引线柱405的外侧取下,连接导线403脱离托架406,将导电针404插入到地面或者墙壁中,将变频器1中残留的电流引导排出,避免影响工作人员对变频器1的维修操作;
42.维修完成,工作人员重新接通电源,调好数据后,将挡板505提起,挡板505通过底端的连接块504拉动立轴501提起,立轴501通过滑槽502连接定位滑块503向上一起,在挡板505提升到顶点后,转动立轴501,将挡板505转动到显示器3的前端,配合侧位防板506阻挡灰尘落在显示器3的表面,在变频器1使用途中,对显示器3进行防护。
43.实施例2:
44.请参阅图6-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5.变频器1底端接线端头处设有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7;
46.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7包括按压板701,按压板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702,横板702与按压板70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扭簧架703,转动扭簧架70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槽架704,且通槽架704与变频器1固定连接,横板7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705,放置盒705的内部卡合有干燥绝缘块707,且干燥绝缘块707与变频器1的接线端头贴合,横板702与放置盒705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孔槽706,横板702与放置盒705均为塑料板,通槽架70,4定位连接转动扭簧架703,按压板701转动时,可以控制横板702进行打开操作,松手时,会通过扭簧拉动横板702迅速复位,放置盒704内部的干燥绝缘块707提供更好的干燥环境,对接线端头进行防护,连接时,直接取出干燥绝缘块707,通过孔槽706连接即可。
47.工作流程: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使用前,按压接线端压紧式防护结构7中的按压板701,控制横板702通过转动扭簧架703连接通槽架704转动打开,露出顶端的放置盒705,将干燥绝缘块707从放置盒705中取出,露出孔槽706,连接线路,松开按压板701,放置盒705定位在接线端头的四周进行防护,闲置时,可以重新打开放置盒705,放置一个干燥绝缘块707,保持接线端头附近的干燥环境。
48.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