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屋面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4964发布日期:2023-05-17 03:4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屋面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屋面安装结构,主要用于具有防水卷材的屋面领域安装。


背景技术:

1、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采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大量采集太阳能,通常需要将光伏固定于屋顶等空旷地带,在屋面光伏支架上固定安装光伏组件以便更好的采集太阳能。

2、针对具有防水卷材的屋面,特别是柔性屋面,现有的光伏支架都是通过打孔方式,穿过防水卷材之后和屋面进行连接固定。然后将导轨安装在多组光伏支架上面,光伏组件再安装在导轨上面。这种结构中,采用的是穿孔的方式安装,效率比较低,施工难度较高,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会对屋面的防水卷材造成破坏,即使对屋面进行了修补,也会影响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维修率相对较高。同时,导轨长度较长,这样的话,安装难度相对较高,成本也相对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屋面安装结构,通过使用支架及结构,能够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的便利性,降低成本以及施工成本,同时防止对原屋面造成破坏,保证原屋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支架,包括金属底座及与所述金属底座可拆卸连接的支架导轨,所述金属底座的底面设有能够与屋面连接的连接涂层;

3、所述金属底座上设有移动限位件,所述支架导轨经所述移动限位件滑动安装于所述金属底座顶部;

4、沿所述支架导轨滑动方向的所述金属底座的一端设有可折弯的限位组件,折弯后的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所述支架导轨从所述限位组件方向脱离所述金属底座。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限位件包括至少一组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金属底座的顶面和/或侧部,所述支架导轨的底部和/或侧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导轨的底面抵于所述金属底座的顶面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限位件为两组折弯板,两组所述折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底座两侧,每组所述折弯板与所述金属底座之间构成卡槽,所述支架导轨的两侧分别移动卡设于两侧所述卡槽内。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导轨的底面抵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架导轨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朝上延伸的凸件,所述凸件的顶面抵于所述卡槽的顶面上。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导轨底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底座的长度。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组件相对侧的所述金属底座的端部也设有可折弯的限位组件,折弯后的两组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支架导轨在所述金属底座上移动。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折弯后的所述限位组件的内侧具有朝向所述支架导轨端部开口的限位卡口,所述支架导轨的端部卡设于所述限位卡口内。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组可折弯的限位板,多组所述限位板间隔设置于所述金属底座的端部。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的外端朝向所述金属底座的内上方弯曲,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金属底座之间设有朝内开口的限位卡口。

14、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所述限位板的外端朝外弯曲时,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金属底座的端部外侧,所述限位卡口被打开,解除对所述支架导轨的限位;将所述限位板的外端朝向所述金属底座内上方弯曲时,使所述限位板的外端折弯于所述金属底座的正上方,并形成所述限位卡口,对所述支架导轨的端部进行限位。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导轨包括底板及安装于底板顶面中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有沿所述连接件延伸方向的安装槽,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金属底座上,且所述底板的端部经所述限位组件限位。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为上小下大的t型安装槽。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以支架导轨为金属制成。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涂层能够将金属底座与屋面上的tpo材料或pvc材料连接。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涂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

20、

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屋面安装结构,包括屋面及多组光伏组件,还包括多组上述的光伏支架,

22、每组所述光伏组件的前端及后端分别经至少两组光伏支架安装于所述屋面上,所述光伏支架底部经所述连接涂层与所述屋面相连。

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屋面上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tpo防水卷材或pvc防水卷材,所述光伏支架底部经所述连接涂层与所述防水卷材压合连接。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伏组件经压料板及螺栓与所述光伏支架顶部的支架导轨相连;所述压板的一端抵于所述光伏组件边缘的顶面上,所述压板的另一端抵于所述支架导轨的顶面上,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架导轨顶部相连。

25、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光伏组件分别经压料板及螺栓安装于同一光伏支架上。

2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屋面为柔性屋面,所述屋面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下方具有柔性保温层,所述柔性保温层与所述防水卷材之间设有多组垫片,所述垫片经连接螺栓与所述屋面相连,所述光伏支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垫片上方的防水卷材上。

2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8、1.本发明中光伏支架直接采用金属底座,并且金属底座经过连接涂层和防水卷材进行无穿孔连接,和以往需要在防水卷材上面进行穿孔连接的方式相比,首先能够提高安装便利性及安装效率,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其次还能够防止对原有屋面的破坏,减少屋面的维修率,也减少漏水的可能性,还能够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

29、2.本发明中直接采用连接涂层与top或pvc防水卷材进行连接,不仅连接强度好,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度;

30、3.本发明中金属底座直接和屋面及屋面上的防水卷材进行连接,然后支架导轨直接和金属底座移动连接,并且经过可以弯曲的限位组件进行限位,能够实现导轨支架的快速安装,并且安装方便快捷;

31、4.本发明中限位组件可以只设置在金属底座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在金属底座的两端,这样在光伏组件安装的时候,可以只对支架导轨的一端限位,再通过光伏组件安装时候的限位即可实现对支架导轨两端的限位,从而保证安装便利性,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施工难度;

32、5.本发明中支架导轨的长度和金属底座的长度相匹配,这样和以往长导轨的结构相比,成本更加低廉,同时安装也更加方便快捷;

33、6.本发明中光伏支架能够安装于柔性屋面上,并且光伏支架安装在对应的垫片上,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光伏支架将柔性屋面压置变形,能够提高安装的适用范围,也保证安装的便利性及牢固性;

34、7.本发明光伏支架通过连接涂层和屋面的防水卷材连接之后,两者之间的连接力,抗拉强度能够达到100kgf,完全能够满足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同时,未破坏原屋面的防水卷材层,直接和屋面相连接的方式,其施工更加便捷,提高施工的便利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降低施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