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及其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3088发布日期:2023-04-19 09:2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PCB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电源的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其pcb板。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带拨码电流的驱动电源,其电压输出范围一般由控制电路内的控制芯片的vcc工作电压范围决定,假设控制芯片的最小工作电压为7-9v,进入ovp过电压保护是28-32v,为了保证驱动电源正常工作,vcc电压设计范围一般会设定在大于最小工作电压以及小于进入过压保护之间,即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为10-27v之间;此外,为了保证批量生产时的误差,生产商一般还会将驱动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设计得更窄,以确保生产后的驱动电源可正常工作,在这个工作电压范围的限定下,通过变压器vcc绕组与输出绕组的匝比关系,决定了输出电压范围的大小;即现有的驱动电源存在输出电压范围过窄的问题,降低了驱动电源的使用灵活度,无法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2、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可实现宽范围输出,具有使用灵活度高的优点。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处理单元、降压单元、pfc校正单元、输出单元和第一变压器t1,所述输入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所述降压单元以及所述pfc校正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供电绕组分别与所述pfc校正单元以及所述降压单元连接,所述pfc校正单元还与所述输入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与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压;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供电绕组同相。

4、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输入处理单元包括整流部、滤波部和供电部,所述整流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端,所述整流部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部连接,所述滤波部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部连接,所述滤波部还与所述降压单元连接;所述供电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以及pfc校正单元连接。

5、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整流部包括整流桥bd1,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2和引脚4分别用于连接外部输入端,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1与所述滤波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3接地。

6、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滤波部包括第二压敏电阻mov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二电感l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整流桥bd1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降压单元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正极、降压单元以及供电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mov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的负极分别接地。

7、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供电部包括第六电容c6、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pfc校正单元以及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pfc校正单元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

8、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pfc校正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四二极管d4、第四电阻r10、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四电容c10、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一开关sw1;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引脚2以及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5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供电绕组的引脚3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以及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以及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以及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降压单元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9、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降压单元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和引脚8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供电绕组的引脚3与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1连接。

10、所述的驱动电路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第六二极管d6、第三十一电阻r31、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二励磁线圈lf2;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引脚5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励磁线圈lf2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引脚6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所述pfc校正单元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励磁线圈lf2的引脚3分别接地;所述励磁线圈lf2的引脚2和引脚4用于输出电压。

11、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pcb板,所述pcb板上印刷有如上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第一变压器t1的供电绕组与初级绕组同相,即次级绕组与供电绕组反相,使降压单元的工作电压不会因输出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且设置有pfc校正单元,pfc校正单元对电路进行升压,可消除输入电压改变对降压单元工作的影响,即降压单元的工作电压不会因输入电压的改变而改变,降压单元正常工作,使驱动装置的输出电压可从0v至需要的最大输出电压,实现了驱动电源的宽范围输出,驱动电源可适应多种场合的使用需求,提高了驱动电源的使用灵活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