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3160发布日期:2022-06-29 06:3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马达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马达组件。


背景技术:

2.一般市面上很多产品内部都有马达,马达的控制直接地影响一些产品的关键性能,因此,在马达的输出轴及负载单元之间通常会加上扭矩传感器,通过扭矩传感器的反馈才能进一步精准地控制马达。然而,对于小型产品或设备来说须使用小型/微型的扭矩传感器,不但选择较少,也常面临价格昂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背景技术中至少一问题的马达组件。
4.本实用新型马达组件,是包含马达单元、基座,以及传感单元。所述马达单元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壳体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以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旋转轴为轴心地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套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以支撑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能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地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旋转,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不超出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范围。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座体且具有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模块,以及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压抵件,当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旋转时,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反向地旋转,以使所述压抵件压抵于所述传感模块的压力传感器。
5.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包括分别套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部处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
6.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下支撑座、盖设于所述下支撑座且与所述下支撑座共同界定容置孔的上支撑盖,以及设于所述容置孔且套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轴承件。
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容置孔具有位于中段处的大孔径部,以及位于所述大孔径部两端的两个小孔径部,所述大孔径部的孔径较于所述小孔径部的孔径大,所述轴承件设于所述大孔径部。
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压抵件具有固定地套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套环部,以及自所述套环部延伸出且用于压抵于所述传感模块的压力传感器的压抵部。
9.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压抵件的套环部位在所述两个支撑结构之间。
1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具有第一平面,所述套环部具有对应靠抵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
11.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传感模块还具有设于所述基座的座体的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12.本实用新型马达组件,是包含马达单元、基座,以及传感单元。所述马达单元包括
壳体及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的输出轴。所述基座包括设有轴承件的支撑结构,所述轴承件支撑所述壳体,使所述壳体能相对于所述轴承件旋转。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压抵件,当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旋转时,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轴承件反向地旋转,以使所述压抵件压抵于所述压力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马达组件,是包含马达单元、基座,以及传感单元。所述马达单元包括壳体及能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的输出轴。所述包括多个支撑结构,所述多个支撑结构彼此相间隔地套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并共同支撑所述壳体,使所述壳体能相对于所述多个支撑结构旋转。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压抵件,当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旋转时,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相对于所述多个支撑结构反向地旋转,以使所述压抵件压抵于所述压力传感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能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地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旋转,因此当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旋转时,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反向地旋转,以使所述压抵件压抵于所述传感模块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便能够进一步得知所述马达单元的输出轴的输出扭矩。借此使所述马达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不会因为输出轴设置扭矩传感器而增大,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不超出所述马达单元的壳体的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缩小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
附图说明
15.图1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马达组件的一实施例;
16.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俯视示意图;
17.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18.图4及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更进一步的多个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19.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用于说明所述实施例的马达的壳体与传感单元的压抵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1.参阅图1至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马达组件100的实施例,适用于连接于一负载单元200,负载单元200举例来说包含一滚轮201及连接于滚轮201的一滚轮带(图未示),马达组件100包含一马达单元1、一基座2,以及一传感单元3。
22.马达单元1包括沿一轴向方向d延伸的一壳体11及一输出轴12,输出轴12能以平行于轴向方向d的一旋转轴a为轴心地相对于壳体11旋转,且输出轴12插设于负载单元200的滚轮201以带动滚轮20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沿轴向方向d排列的一第一段111及一第二段112,马达单元1包括设于壳体11的第一段111内的一马达模块(图未示),以及设于壳体11的第二段112内的一减速模块(图未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马达单元1也可以不包括减速模块,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23.基座2包括一座体21以及设置于座体21的两个支撑结构22。两个支撑结构22彼此相间隔地分别套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两端部以共同支撑马达单元1的壳体11,也就是
套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第一段111与第二段112的末端处来进行支撑,马达单元1的壳体11能以旋转轴a为轴心地相对于支撑结构22旋转。支撑结构22在轴向方向d上不超出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2包括设置于座体21的一下支撑座221、盖设于下支撑座221且与下支撑座221共同界定一容置孔223的一上支撑盖222,以及设于容置孔223且套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一轴承件224,轴承件224举例来说可以为滚珠轴承,但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轴承,不以此为限制。容置孔223具有位于中段处的大孔径部2231,以及位于大孔径部2231两端的两个小孔径部2232,大孔径部2231的孔径较于小孔径部2232的孔径大,轴承件224设于大孔径部2231且不会经由小孔径部2232脱离容置孔223。
24.另外,详细来说,基座2还包括设于座体21且用于辅助支撑负载单元200的滚轮201的一辅助支撑结构23,负载单元200的滚轮201在轴向方向d上远离输出轴12的一端部被辅助支撑结构23套设,辅助支撑结构23包括一辅助支撑座231以及设于辅助支撑座231且套设于负载单元200的端部的一辅助轴承件232,辅助轴承件232举例来说可以为滚珠轴承,但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轴承,不以此为限制。
25.传感单元3包括设于基座2的座体21的一传感模块31,以及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一压抵件32。传感模块31具有设于基座2的座体21的一电路板311,以及设置于电路板311的一压力传感器312,压力传感器312举例来说可以为芯片大小的传感器,也可以为大尺寸的金属应变片。压抵件32具有固定地套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一套环部321,以及自套环部321延伸出且用于压抵于传感模块31的压力传感器312的一压抵部322,所述压抵件32的套环部321位在所述两个支撑结构22之间。参阅图1至图4及图6,详细来说,套环部321是套设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第一段111,且邻近于壳体11的第一段111与第二段112的交界处,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第一段111具有沿轴向方向d延伸的两个第一平面1111,套环部321具有对应靠抵于第一平面1111的两个第二平面3211,借此使马达单元1的壳体11与套环部321彼此之间无法相对旋转。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第一平面1111可以被省略,套环部321的第二平面3211同样地也可以被省略,此时套环部321可以是透过其他方式固定于壳体11而使两者无法相对旋转,例如利用螺钉将套环部321固定于壳体11,或是采用焊接/点焊,铆接,夹紧方式使套环部321固定于壳体11,因此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26.参阅图1至图5,当马达单元1的输出轴12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时,马达单元1的壳体11因反作用力相对于支撑结构22沿第二旋转方向r2反向地旋转,以使压抵件32压抵于传感模块31的压力传感器312,通过压力传感器312获取的压力数据便能够经由换算得知马达单元1的输出轴12的输出扭矩,以便进一步地控制其输出扭矩的大小。
27.综上所述,由于马达单元1的壳体11能以旋转轴a为轴心地相对于支撑结构22旋转,因此当马达单元1的输出轴12旋转时,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相对于支撑结构22反向地旋转,以使压抵件32压抵于传感模块31的压力传感器312,通过压力传感器312获取的压力数据便能够进一步得知马达单元1的输出轴12的输出扭矩。借此使马达组件100在轴向方向d上的尺寸不会因为输出轴12设置扭矩传感器而增大,并且,支撑结构22在轴向方向d上不超出马达单元1的壳体11的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缩小轴向方向d上的尺寸。
28.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