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4570发布日期:2022-07-16 01:38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制造设计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譬如充电宝、手电筒等产品中都会使用;而锂电池可重复充电的性能使得搭载其的产品能够反复使用,拥有更久的使用寿命;而通常来说在锂电池使用、待机和充电时都会有指示灯来提示实时电量;一般来说,每个指示灯与锂电池相应的电量区间对应,但是无法详细的体现当前电量的详细值;比如,当锂电池的电量值处于最低的区间内时,就代表锂电池即将没电,但是最低的区间同样也包含最高值和最低值,当电量处于该区间的最高值时锂电池还可以使用一定时间,当电量处于该区间的最低值时锂电池则需要加紧充电,否则锂电池亏电容易造成锂电池损伤;但是如果只用代表区间的指示灯表示的话,无法给使用人员提供准确的电池状态;同时,常亮的指示灯无法给操作人员鲜明的提示,容易看错电池电量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护电池、提示明显、可准确体现电池电量值的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压控模块、控制模块、充电提示模块、充电接口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与压控模块连接,压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充电提示模块和充电接口与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量提示灯,且电量提示灯包括低压提示灯,在锂电池低压时闪烁提示。
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按键开关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
7.控制芯片u1的1号针脚与按键开关s1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2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3号针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4号针脚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7号针脚、控制芯片u1的10号针脚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6号针脚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11号针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12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13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14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
8.进一步的,压控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6;
9.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9号针脚连接;
10.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8号针脚连接。
11.进一步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t1、电源芯片u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容c2;
12.电源芯片u2的1号针脚与控制芯片u1的5号针脚连接;电源芯片u2的2号针脚接地;电源芯片u2的3号针脚与电池bt1的正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2的4号针脚与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充电提示模块连接;电池bt1的负极接地;
13.电源芯片u2的6号针脚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14.充电接口包括接口js1,接口js1的正极与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接口js1的负极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15.进一步的,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为电量提示灯,发光二极管d1为低压提示灯,在锂电池低压时闪烁提示。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包括低压提示灯,在锂电池低压时闪烁提示;使得锂电池的电压处于预设的低压报警值时进行闪烁,不仅可以准确体现电池电量值,避免电池无法正常使用以及因为亏电导致电池损坏,还使得给操作人员提供更明显的提示,便于操作人员发现电池电量不足并进行充电。
18.本实用新型有4段电量显示,低压时增加闪烁提示功能:当检测到低压指示灯以预设数值输出时,低压指示灯闪烁提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提示数值更为精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电路图。
21.图3为控制模块处电路图。
22.图4为压控模块处电路图。
23.图5为充电提示模块、充电接口和检测模块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实施例:
26.一种锂电池低压提示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压控模块、控制模块、充电提示模块、充
电接口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与压控模块连接,压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充电提示模块和充电接口与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量提示灯,且电量提示灯包括低压提示灯,在锂电池低压时闪烁提示。
2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按键开关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
28.控制芯片u1的1号针脚与按键开关s1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2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3号针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4号针脚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7号针脚、控制芯片u1的10号针脚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6号针脚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11号针脚接地;控制芯片u1的12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13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14号针脚与发光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
29.进一步的,压控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6;
30.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9号针脚连接;
31.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6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8号针脚连接。
32.进一步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bt1、电源芯片u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容c2;
33.电源芯片u2的1号针脚与控制芯片u1的5号针脚连接;电源芯片u2的2号针脚接地;电源芯片u2的3号针脚与电池bt1的正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2的4号针脚与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充电提示模块连接;电池bt1的负极接地;
34.电源芯片u2的6号针脚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35.充电接口包括接口js1,接口js1的正极与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接口js1的负极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36.进一步的,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为电量提示灯,发光二极管d1为低压提示灯,在锂电池低压时闪烁提示。
37.本实用新型有4段电量显示,低压时增加闪烁提示功能:当检测到低压指示灯的输出数值为1hz时,低压指示灯闪烁提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提示数值更为精密。
38.本实用新型的电量指示:(1)当工作电压>3.6v时,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亮;当工作电压为3.3v-3.6v时,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亮;当工作电压为3.0v-3.3v时,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亮;当工
作电压为2.8v-3.0v时,发光二极管d1亮;当工作电压<2.8v时,发光二极管d1闪烁。
39.在本实用新型中,由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出现变化时,电源芯片u2将对应信号传递给压控模块,通过压控模块稳定信号,再由控制模块接受信号,最后对电量提示灯下达指令;由充电模块和充电提示模块使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和显示充电状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时状态进一步的体现,便于操作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情况。
40.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作赘述。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