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外壳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2313发布日期:2022-08-19 23:4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设备外壳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外壳及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2.设备外壳通常设置有把手,以便于握持并拿取设备外壳,实现设备外壳的便携性。把手的制作通常为以下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把手与设备的壳体采用气辅成型工艺制作,该种方式制作的把手外表无缝隙,强度较高,重量较轻,但制作工艺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为先独立制作壳体和把手,再将把手与壳体相连,但是该种方式的把手与壳体连接的强度无法保证,易于发生壳体断裂或把手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外壳以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设备外壳把手无法同时兼顾制作成本和结构强度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设备外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分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边侧的握持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握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握持部具有安装侧,所述分壳体装配于所述安装侧,并与所述握持部共同形成把手。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内设有抵接筋,所述抵接筋的边侧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有插口,所述卡边插设于所述插口内。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内设有连接柱,所述分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连接柱配合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正对所述连接柱的端面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9.或者,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柱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中的螺栓相连,且所述螺栓的头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分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且间隔设置。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筋上设有卡扣,所述抵接筋上设有适配于所述卡扣的卡槽,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外壳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安装侧设于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抓握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握持部相对设置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与所述抓握口相连通。
14.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外壳。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外壳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6.该设备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分壳体,主壳体包括主体部和设于主体部边侧的握持部,主体部与握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握持部具有安装侧,分壳体装配于安装侧,并与握持部共同形成把手,其中,主体部与握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握持部的结构强度以及握持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握持部与主体部之间的连接缝隙;分壳体与握持部共同形成把手,握持部只需使用普通模具出模制造即可,无需使用复杂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外壳中第一壳体的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外壳中第一壳体的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
24.10、第一壳体;101、主壳体;1011、主体部;1012、握持部;10121、安装侧;10122、装配槽;10123、抵接筋;101231、卡槽;10124、插口;10125、连接柱;101251、螺纹孔;10126、第一加强筋;1013、抓握口;102、分壳体;1021、卡边;1022、止口结构;1023、连接部;10231、限位槽;10232、安装槽;10233、通孔;1024、第二加强筋;1025、第三加强筋;10251、卡扣;20、第二壳体;201、避位槽;3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把手通常为以下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把手与设备的壳体一体成型,该种方式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为先独立制作壳体和把手,再将把手与壳体相连,但是该种方式的把手凸出于壳体的表面,需要占据额外的空间,不利于设备小型化,产品外部的美观度也较差,且把手与壳体连接的强度无法保证,容易发生断裂脱离的情况。
3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外壳,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3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设备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包括主壳体101和分壳体102,主壳体101包括主体部1011和设于主体部1011边侧的握持部1012,主体部1011与握持部10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握持部1012具有安装侧10121,分壳体102装配于安装侧10121,并与握持部1012共同形成把手。
3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主体部1011与握持部1012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握持部1012的结构强度以及握持部1012与主体部1011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握持部1012与主体部1011之间的连接缝隙;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共同形成把手,握持部1012只需使用普通模具出模制造即可,无需使用复杂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33.可选的,该设备外壳还包括与第一壳体10的主体部1011相连的第二壳体20,主体部1011与第二壳体20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其他组件的容置腔,当设备外壳应用于移动电源等设备时,电池包、电路板等组成部件安装于该容置腔内。安装侧10121设于握持部1012朝向第二壳体20的一侧,由于握持部1012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侧为一体成型结构,整体性较强,而分壳体102设于握持部1012上朝向第二壳体20设置的安装侧10121,使第一壳体10作为上盖使用时用户不易观察到握持部1012底部的分壳体102,可较好的隐藏连接缝隙,使把手外观整体性更强。
34.可选的,握持部1012与主体部1011之间形成有抓握口1013,该抓握口1013以供使用者的手部伸入,以便完成拿取设备外壳的操作。使用者可通过抓握口1013伸入第一壳体10并握持住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连接形成的把手,进而对设备外壳施力,实现提起设备外壳等拿取操作。
35.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壳体20上设有与握持部1012相对设置的避位槽201,避位槽201与抓握口1013相连通,使用者握持把手时,可通过避位槽201或者抓握口1013之一将手伸入,然后握持住把手,且由于避位槽201与抓握口1013相连通,因此使用者的手可伸入的空间足够大,便于使用者充分的握持把手;同时,避位槽201的设置可以使把手不会突出于整个设备外壳,提高产品的外观完整性。
36.可选的,安装侧10121设有装配槽10122,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相连的一端设有卡边1021,卡边1021与装配槽10122插接配合,以使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能对位安装。
37.请参阅图2-图5,分壳体102装配于安装侧10121时,分壳体102部分置于装配槽10122内,使得分壳体102的主体位置嵌设于装配槽10122内,只有部分凸出主壳体101的表面,或者与主壳体101的表面平齐,使得把手的结构更为紧凑,占据空间较小,且装配槽10122的内壁可对分壳体102进行初步限位,保证分壳体102安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把手结构的强度。
38.可选的,在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相连的一端设有卡边1021,卡边1021与该端端
面共同形成止口结构1022,止口结构1022与装配槽10122的槽壁插接配合,以进一步对分壳体102进行限位,能够止口结构1022能矫正装配槽10122的槽壁的轻微变形,减小连接缝隙。
39.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装配槽10122内设有抵接筋10123,抵接筋10123的边缘与装配槽10122的槽壁之间形成有插口10124,卡边1021插设于插口10124内。通过插口10124可对卡边1021的安装进行导向及定位,同时还能限制卡边1021的移动。抵接筋10123靠近装配槽10122的槽壁的相对两侧边缘均与装配槽10122的槽壁之间形成有插口10124,此时抵接筋10123与装配槽10122的槽壁于相对的两侧对卡边1021进行限位,对分壳体102也即把手施力时,分壳体102不易于相对主壳体101的握持部1012滑动,具有较强的连接稳定性,以进一步提升把手的强度。且由于卡边1021与插口10124的插接配合,若卡边1021不与插口10124对应,则无法准确插入完成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的连接,此为防呆结构,因此装配分壳体102时不易于错误装配,操作者可较为快速且准确的完成操作。
40.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边1021、装配槽10122的侧壁或抵接筋10123上至少一处设有导向面,使得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连接装配时,相互配合的结构不易于卡住,可较为顺畅的相对运动,并装配至预设的位置,提升安装的便捷性。例如卡边1021插入插口10124时,若卡边1021具有导向面,或者构成插口10124的装配槽10122的槽壁与抵接筋10123上具有导向面,卡边1021与装配槽10122槽壁或抵接筋10123抵接时,不易于被卡住,可沿着导向面移动至正确的位置,进而快速完成装配。
41.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装配槽10122内设有连接柱10125,分壳体102上设有用于与连接柱10125配合连接的连接部1023,进而便于通过螺栓30将连接柱10125与连接部1023相连,保证连接的强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单独或同时采用卡接等连接方式完成连接。
42.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柱10125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0126,第一加强筋10126可于连接柱10125的径向对连接柱10125提供支撑力,提升连接柱10125的强度,连接柱10125与连接部1023相连后,可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强度,进而保证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之间连接的强度,最终保证把手的强度。
43.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1023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加强筋1024,第二加强筋1024可于连接部1023的径向对连接部1023提供支撑力,提升连接部1023的强度,连接柱10125与连接部1023相连后,可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强度,进而保证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之间连接的强度,最终保证把手的强度。
44.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1023正对连接柱10125的端面设有限位槽10231,连接柱10125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10231内,连接柱10125的端面嵌设于该限位槽10231内,限位槽10231的内壁可于连接柱10125的径向对连接柱10125限位并施加一定的支撑力,保证连接柱10125与连接部1023接触连接部1023的强度,最终提升把手的强度。且由于限位槽10231的设置,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相连时,连接柱10125可快速插入连接部1023的限位槽10231内,连接柱10125的端面不易于相对连接部1023滑动,便于锁螺栓30等操作,实现安装过程中的定位,降低安装的难度。
45.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1023远离连接柱10125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0232,安装槽10232的槽底开设有通孔10233,连接柱10125上开设有螺纹孔101251,螺栓30贯穿通孔10233并与螺纹孔101251螺纹连接,且螺栓30的头部嵌设于安装槽10232内,使得螺栓30不凸出于分壳体102的表面,进而实现将螺栓30隐藏,保证美观度。
46.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壳体10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025,多个第三加强筋1025沿分壳体102的长度方向依次且间隔设置,以提升分壳体102自身的强度,以实现承担足够强的压力,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组成把手后,可保证把手的强度足够高。
47.请参阅图2-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设备外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加强筋1025上设有卡扣10251,抵接筋10123上设有适配于卡扣10251的卡槽101231,卡扣10251卡接于卡槽101231内,以进一步提升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分壳体102装配于握持部1012组成把手后,分壳体102受力后不易于相对握持部1012松动。同时,在提升分壳体102的安装稳定性后,分壳体102与握持部1012相连后二者之间的间隙被有效封闭,进而有效降低二者之间的装配缝隙。
4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池包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设备外壳,电池包置于第一壳体10的主体部1011与第二壳体20围合形成的容置腔内。此时,设备壳体的把手,作为移动电源的把手,移动电源使用时,该把手用于握持取放移动电源。
49.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外壳的主体部与握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握持部的结构强度以及握持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握持部与主体部之间的连接缝隙;分壳体与握持部共同形成把手,握持部只需使用普通模具出模制造即可,无需使用复杂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50.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51.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