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3961发布日期:2023-03-24 13:4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负荷控制单元或控制器,通常用作限制用户负荷,保证电网或者用户环境和设备安全。现有负荷控制单元单机运行,智能程度低,缺乏整体电网信息,仅能简单用于局部小负荷限流和保护。随着社会发展,双碳政策实施,新型电器和设备越多,这些设备功率大、启停频繁,电网冲击大;
3.目前已设计出多种负荷控制器或控制单元,可以实现短路、漏电保护以及电能计量。虽然可以实现部分情景负荷功能,但是分断小,只能用户小功率电器负荷控制功能;
4.对于用户单位来说,不仅希望负控设备保护功能,还希望能够实时了解的电器设备的能耗状态、以便及时更换高能耗电器,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5.配电网络设备老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传统负控单元仅能实现故障保护,用户希望能够实现异常预计,防患于未然,提高供电可靠性;
6.故障发生时,用户不仅希望设备快速保护,切断故障负载,更希望设备主动提示故障原因、故障前后的运行数据、实现快速故障定位,恢复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其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操作部署简单,采用加密方式传送控制指令,安全性高,支持多种加密算法,智能分析负荷状况,实时切除或投入负荷,操部署简单,可靠性高。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其包括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主站系统、智能终端、用电管理系统,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均包括执行结构、保护电路、交流采样、电能计量、通讯模组、处理器模块、加密单元、npu加速模块、存储单元,所述通讯模组与主站系统之间相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用电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模组、加密单元与主站系统相连接。
9.所述通讯模组与主站系统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模组、加密单元采用无线网络与主站系统相连接。
10.所述通讯模组与主站系统之间通过有线网络相连接,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模组、加密单元采用公网与主站系统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其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操作部署简单,采用加密方式传送控制指令,安全性高,支持多种加密算法,智能分析负荷状况,实时切除或投入负荷,操部署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工作步骤结构示意图
16.(1、执行结构,2、保护电路,3、交流采样,4、电能计量,5、电能计量,6、npu加速模块,7、通讯模组,8、加密单元,9、加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其包括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主站系统、智能终端、用电管理系统,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均包括执行结构(1)、保护电路(2)、交流采样(3)、电能计量(4)、通讯模组(7)、处理器模块(5)、加密单元(8)、npu加速模块(6)、存储单元(9),所述通讯模组(7)与主站系统之间相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用电管理系统相连接,所述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模组(7)、加密单元(8)与主站系统相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交流采样(3)用于采集低压电路电压、电流、漏电、功率、电流和温度数据,通讯模组(7)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与所述的用主站系统连接。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用主站系统为安装在服务器上的管理软件;所述的移动终端为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的用电管理系统连接,通过主站终端的控制界面,利用加密通道可以下发调度策略,负荷控制单元基于调度策略,控制执行结构实现切除或投入用户负荷;保护模块对采集到的电压、电流、漏电、功率、和电能进行运算以及比较,判断属于过载、短路、漏电、过热、超负荷的时候,传递指令给执行结构控制其切除符合电流,同时通过加密通信模组(7)将数据上传到调度主站。
21.本实用新型中负荷控制单元统内置多模gnss模组,支持北斗、gps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和精确授时,为故障定位提供精准的地理位置数据。故障发生时,负荷控制单元自动切除故障负荷,同时记录故障发生前后的运行数据和波形,这些记录以精准时间标记存储,上传主站后,主站利用其他监测数据,自动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位置和影响范围。
22.本实用新型中三相控制单元、单相控制单元在公网或无线专网的情况下,通过加密模块借助通讯模组(7)接入主站,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支持国密sm1 sm2sm4 sm7加密算法,加密/哈希硬件加速,实时加密传送控制指令、调度策略、运行数据。
23.本实用新型中加密单元(8)支持非对称加密,支持数字证书添加、更新、移除、备份和恢复,加密单元对于位于mcu微处理器和储存芯片中间,对于固件和数据加密,防止非授权的固件更新、数据读取、配置信息更改。嵌入式安全服务,在执行初始程序时执行安全验证并保护软ip,安全启动和安全固件升级,确保系统处于可信运行状态。
24.本实用新型中npu加速模块(3)主要功能是提供深度学习、ai识别算法加速,助力mcu利用电压、电流、地理位置数据ai模型实现非入侵式负荷识别等高级功能,同时利用ai模型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减少误报。
25.本实用新型中执行结构(1)主要用户负荷切断和投入功能,具有分断能力强、分断迅速、可靠性高的特点,可以安全切除大电流、高功率负荷。
26.本实用新型中计量模块采集电流、电压、以及相位数据,实时计算用户负荷功率、电能数据,具备高达5000:1的动态范围。能够同时测量基波和全波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也可提供功率因数、电压电流有效值、电压电流相角、谐波计算,支持冻结电量,支持双向有功电能、双向无功电能。满足多种电网形式的计量需求。
27.一种新型负荷控制单元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s00初始设置负荷控制单元;
29.s00初始设置负荷控制单元;
30.s00初始设置负荷控制单元;
31.s03通过主站控制界面,查看等单配置的负荷控制终端列表,选择需要配置的负荷控制单元,下发数字证书,远程使能数字证书;
32.s04远程或本地重启控制单元,以证书非对称加密模式接入主站,下发调度策略;
33.s05设置基础信息,包括初始目标负荷、电流、功率,保护动作阈值,选择下发负荷模型算法,启用负荷识别模型,重启负荷控制单元,进入正常运行状态s10;
34.s10负荷控制单元的交流采样(3)实时采集负荷电压、电流、漏电、温度信息,保护电路(2)进行滤波和实时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过流、漏电和短路、过热的故障,如果故障,则发出切除指令,执行结构迅速(1)切除用户负载,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同时把动作信息传输给mcu(5),mcu记录并加密存储故障前后的电流、电压、漏电、温度数据和相关波形,同时加密上报保护信息;
35.s11微处理器模块将采集得到的电压、电流、功率、电能、温度数据通过加密单元(8),利用通讯模组(7)传递给主站;用户通过主站或者移动终端查询的用负荷变化曲线(包括电流、电压、漏电、温度、功率、功率因数、电量等)。依据用户负荷设备的电流、功率变化曲线,和冻结电量数据,匹配用电策略,并与同区域同类型负荷比较,自动判断设备是否异常,对于长时间异常的及时预警,并发送处置建议。
36.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