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4755发布日期:2022-06-07 19:5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全国电网的大力发展,高压线路越来越多,新建线路的跨越越来越复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线路停电难度越来越大,若新建线路时对被跨线路进行停电施工将会极大地影响供电的可靠性,也将给用户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带电跨越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尤为重要。
3.现有的跨越装置在电缆上滑动时会剐蹭电缆表皮,而且在受风力影响时会出现倾倒或掉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跨越装置在电缆上滑动时会剐蹭电缆表皮,而且在受风力影响时会出现倾倒或掉落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竖杆,所述固定架四周轴杆顶部固接固定竖杆,所述固定竖杆顶部固接下线扣,所述下线扣上方设有上线扣,所述下线扣和上线扣组成圆环形且连接部位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固定螺栓贯穿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底部内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转轮,所述转轮外侧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套接拉绳。
7.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固定竖杆之间相邻一侧固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两端伸出固定板两侧表面通过螺母螺纹连接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外侧表面固接轴套,所述轴套外侧套接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外侧表面设有内凹的空间,所述空间的内腔容纳电缆。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表面的凹槽深度大于电缆横截面直径尺寸。
10.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为陶瓷材质且表面光滑。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绝缘网,所述绝缘网四角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固接在固定架四个边角的轴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网在电缆和转轮之间设置且不与电缆和转轮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为多个设置且内凹空间之间的间距等于电缆之间间距。
14.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两侧固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合轴套两侧设置。
15.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放下固定架,滑轮搭在电缆上,活动杆支撑固定架不会掉落,然后启动牵引装置,将拉绳收卷,拉绳收卷时带动转轮旋转移动,滑轮跟随转轮一起移动,将需要铺设的线路拉扯至需要连接的高压电线架上,陶瓷的滑轮表面光滑可以有效地
避免滑轮刮伤电缆,而且滑轮表面内凹的空间深度大于电缆可以将电缆固定在内凹的空间内,避免电缆受风力影响导致固定架产生晃动倾斜等危险事项,已经架设的电缆和需要架设的线路不接触,减少缠绕现象的发生,而且滑轮与各个架设好的电缆单独设置,固定移动方向,使滑轮不会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架;101、固定杆;2、固定竖杆;3、绝缘网;4、固定扣;5、转轮;6、拉绳;7、下线扣;8、上线扣;9、固定块;10、固定螺栓;11、固定板;1101、凹槽;12、活动杆;13、轴套;14、滑轮;15、电缆;16、限位块;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7.本实施例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缆,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本实施例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可以适用于以下电缆。
28.一种电缆,包括芯导体以及包裹于芯导体上的绝缘层,所述芯导体包括两条通过双螺旋方式绞合的铜箔丝以及设于铜箔丝之间的尼龙丝;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有内护层以及位于内护层外围的外护层,所述内护层内填充有多股棉线,所述内护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铝箔,所述铝箔的外表面贴附有pvc胶层。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螺旋绞合方式的铜箔丝加强了其柔韧性,使芯导体更加的抗拉,同时,铜箔丝呈螺旋,减小电缆在拉伸时铜箔丝出现断裂的情况;在铜箔丝之间加入尼龙丝,可进一步加强芯导体的抗拉性;当芯导体在使用过程中,芯导体中将会有电流通过,绝缘层能够使芯导体跟外部隔绝绝缘,从而减少芯导体出现漏电的现象出现;棉线的填充,能够使制作成的电缆更加的圆,且能够增加电缆的抗拉强度;由于铝箔具有较高的密闭性和屏蔽性,能够保护电缆不受腐蚀以及起到屏蔽信号不外泄的作用,通过pvc胶层,能够增加铝箔的抗拉强度,减小铝箔出现裂痕的情况,使电缆具有较高的抗拉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30.优选的,所述外护层包括自内到外的隔热层、阻燃层以及由聚烯烃涂料层构成的抗拉层。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导体存在电阻,所以芯导体在使用时将产生热量,导致芯导体在使用时温度升高,阻燃层长期在高温的环境中,阻燃层容易脆化,当芯导体出现弯折时,阻燃层将会产生裂纹,导致阻燃层的损坏,隔热层位于阻燃层与芯导体之间,隔热层能够将芯导体产生的热量阻隔,从而阻止芯导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阻燃层,从而减小阻燃层的脆化情况;当芯导体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短路时,芯导体将会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将隔热层击穿后,电火花容易将抗拉层点燃,在抗拉层与隔热层之间包覆有阻燃层,能够有效防止电火花进入抗拉层,从而减小抗拉层被烧坏的现象出现;在阻燃层外包覆有抗拉层,由于抗拉层是由聚烯烃涂料均匀涂覆而成,聚烯烃涂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具有耐气候性优良,涂膜弹性大,延伸率高,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好,能适应基层变形的需要,适应性强效果好的优点,极大的增强了电缆的韧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保护芯导体在强力牵拉时不易断裂,适合在高强度环境或者长距离布线,同时相应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确保信号传输的优良效果。
32.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聚苯乙烯-磁性吸收剂复合吸波涂料层。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具体采用聚苯乙烯-磁性吸收剂复合吸波涂料层,提高芯导体的隔热性,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34.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为阻燃性核壳型水性丙烯酸酯类树脂涂料层。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具体的采用阻燃性核壳型水性丙烯酸酯类树脂涂料层,由于阻燃性核壳型水性丙烯酸酯类树脂涂料通过将乙硼烯和乙硼炔用于分别用在核层和壳层进行自由基聚合,聚合到丙烯酸酯类树脂的主链,并在季鏻盐、硼烷协效下阻燃,
达到有效的阻燃效果,同时聚苯乙烯-磁性吸收剂复合吸波涂料与阻燃性核壳型水性丙烯酸酯类树脂涂料的吸附力较强,能够有效防止阻燃层从隔热层上脱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36.优选的,所述抗拉层上包覆有耐磨层。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缆的使用过程中,相邻电缆之间会相互磨损,在抗拉层外包覆有耐磨层,耐磨层能够对抗拉层起到保护,有效减小抗拉层磨损或剥离的情况,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3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环保型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料层。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具体的采用环保型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料层,由于环保型环氧基防腐蚀耐磨涂料采用低挥发性无毒溶剂作为稀释剂,降低了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耦合剂、交联剂和填充材料有效地提高了涂料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抗老化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对涂覆物的附着能力,提高了涂料的涂覆质量和涂覆效果,能够有效防止耐磨层从抗拉层上脱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40.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无溶剂聚氨酯阻燃绝缘涂料层。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具体的采用无溶剂聚氨酯阻燃绝缘涂料层,改性无溶剂聚氨酯阻燃绝缘涂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且改性无溶剂聚氨酯阻燃绝缘涂料为绿色技术产品,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同时阻燃性核壳型水性丙烯酸酯类树脂涂料和无溶剂聚氨酯阻燃绝缘涂料吸附力较强,能够有效减少绝缘层从芯导体上脱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42.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进行介绍。
43.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带电跨越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固定竖杆2,所述固定架1四周轴杆顶部固接固定竖杆2,所述固定竖杆2顶部固接下线扣7,所述下线扣7上方设有上线扣8,所述下线扣7和上线扣8组成圆环形且连接部位设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通过固定螺栓10贯穿连接。
44.所述固定架1底部内侧设有固定杆101,所述固定杆101上套接转轮5,所述转轮5外侧表面设有凹槽1101,所述凹槽1101内套接拉绳6。
45.两侧所述固定竖杆2之间相邻一侧固接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下端设有凹槽1101,所述凹槽1101内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两端伸出固定板11两侧表面通过螺母17螺纹连接固定。
46.所述活动杆12外侧表面固接轴套13,所述轴套13外侧套接设有滑轮14,所述滑轮14外侧表面设有内凹的空间,所述空间的内腔容纳电缆15。
47.所述滑轮14表面的凹槽1101深度大于电缆15横截面直径尺寸。
48.所述滑轮14为陶瓷材质且表面光滑。
49.所述固定架1内侧设有绝缘网3,所述绝缘网3四角设有固定扣4,所述固定扣4固接在固定架1四个边角的轴杆上。
50.所述绝缘网3在电缆15和转轮5之间设置且不与电缆15和转轮5接触。
51.所述滑轮14为多个设置且内凹空间之间的间距等于电缆15之间间距。
52.所述滑轮14两侧固接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贴合轴套13两侧设置。
53.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拉绳6套接在转轮5表面的凹槽1101内,两端各连接固定装置和牵引装置,然后吧固定架1从电缆15的下方向上包住电缆15,然后将活动杆12和滑轮14从固定板11和绝缘网3之间的缝隙插入,滑轮14表面内凹的空间卡合电缆15。
54.螺母17与活动杆12螺纹连接固定,起到限位作用,固定活动杆12伸出固定板11部分,避免装置晃动,增加稳定性。
55.将电缆15与滑轮14贴合设置,再把需要铺设的线路放置在下线扣7内侧,然后把上线扣8对准下线扣7,用固定螺栓10贯穿对齐的固定块9,将上线扣8和下线扣7固定住,卡紧线路端头。
56.放下固定架1,滑轮14搭在电缆15上,活动杆12支撑固定架1不会掉落,然后启动牵引装置,将拉绳6收卷,拉绳6收卷时带动转轮5旋转移动,滑轮14跟随转轮5一起移动,将需要铺设的线路拉扯至需要连接的高压电线架上。
57.陶瓷的滑轮14表面光滑可以有效地避免滑轮14刮伤电缆15,而且滑轮14表面内凹的空间深度大于电缆15可以将电缆15固定在内凹的空间内,避免电缆15受风力影响导致固定架1产生晃动倾斜等危险事项。
58.已经架设的电缆15和需要架设的线路不接触,减少缠绕现象的发生,而且滑轮14与各个架设好的电缆15单独设置,固定移动方向,使滑轮14不会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5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60.1、陶瓷的滑轮14表面光滑可以有效地避免滑轮14刮伤电缆15,而且滑轮14表面内凹的空间深度大于电缆15可以将电缆15固定在内凹的空间内,避免电缆15受风力影响导致固定架1产生晃动倾斜等危险事项。
61.2、已经架设的电缆15和需要架设的线路不接触,减少缠绕现象的发生,而且滑轮14与各个架设好的电缆15单独设置,固定移动方向,使滑轮14不会出现左右滑动的现象。
62.3、放下固定架1,滑轮14搭在电缆15上,活动杆12支撑固定架1不会掉落,然后启动牵引装置,将拉绳6收卷,拉绳6收卷时带动转轮5旋转移动,滑轮14跟随转轮5一起移动,将需要铺设的线路拉扯至需要连接的高压电线架上,牵引时拉绳6拉动转轮5是固定架收到向下的拉力,滑轮14与电缆15贴合更加紧密,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