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3153发布日期:2022-07-20 00: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维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2.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 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而输变电线是输送交流电的主要装置。
3.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605872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线路冬季专用维护装置,主要包括伸缩杆、套体、感应装置、控制装置,导油管和储油罐,伸缩杆上端连接有套体,套体内侧设有刷油层,导油管位于伸缩杆内部,一端连接套体,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套体内设有刷油层,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伸缩杆伸长,并通过感应装置使呈张开状态的套体上升过程中停至电线处,通过控制装置使套体闭合,从而套住电线,工作人员手持伸缩杆使套体在电线上滑动,将防护油均匀地涂抹于电线上。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5.大部分电线位于露天场所,长年累月积累有许多灰尘,套体顺电线移动过程中,套体内刷油层易沾附大量灰尘,阻挡防护油均匀地涂抹于电线上,使得防护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垂直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述箱体上垂直安装有第一空心筒,所述第一空心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二空心筒的顶端安装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上相对开设有缺口,所述衔接座的缺口内设置有第一维护罩壳,所述第一维护罩壳靠近衔接座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第一维护罩壳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衔接座上的缺口内,所述第一维护罩壳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维护罩壳,所述第二维护罩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第二维护罩壳的内壁上一体成型式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进气管之间连接有通风软管,风机输出端将空气通过通风软管输送至进气管并通过喷头喷出,喷头出风口径小于进风口径,增加风速,从而吹走积累在电线上的灰尘,提高后续防护油与电线的接触面积。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通风软管内设置有螺纹式轨迹槽,所述通风软管内沿螺纹式轨迹槽安装有电热丝。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筒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空心筒的底端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空心筒内壁上相对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空心筒上相对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配合滑动在滑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维护罩壳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油软管,所述第一维护罩壳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油管,所述第二空间内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与进油管之间连接有进油软管;
12.其中,所述出油软管的端部设置有毛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将第一维护罩壳和衔接座连接在一起。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维护罩壳的外壁上均安装有连接耳,所述第一空心筒的外壁上相对安装有限位筒,所述连接耳上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连接耳的端部贯穿限位筒并安装有限位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下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空心筒上包覆有一圈橡胶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风机输出端将空气通过通风软管输送至进气管并通过喷头喷出,喷头出风口径小于进风口径,增加风速,从而吹走积累在电线上的灰尘,提高后续防护油与电线的接触面积。
18.2、通过拉动两侧拉绳,两侧的拉绳带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向下转动从而将电线放置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之间,松开两侧拉绳,一对第一维护罩壳在扭簧的作用复位从而卡紧电线,油泵增压将防护油输送至第一维护罩壳内并通过出油软管涂抹在电线上,为了提高涂抹均匀的效果,在出油软管的端部设置有毛刷,大大增加了电线受涂抹面积。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中:1、安装板;2、箱体;3、隔板;201、第一空间;202、第二空间; 4、第一空心筒;401、滑槽;5、第二空心筒;501、滑块;6、衔接座;601、缺口;7、第一维护罩壳;8、连接轴;9、第二维护罩壳;10、进气管;11、喷头;12、风机;13、通风软管;1301、轨迹槽;14、电热丝;15、气缸; 16、出油软管;17、进油管;18、油泵;19、进油软管;20、毛刷;21、扭簧;22、连接耳;23、限位筒;24、拉绳;25、限位块;26、万向轮;2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线路安装维护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安装有箱体2,箱体2内部垂直安装有隔板 3,隔板3将箱体2内部分隔成第一空间201与第二空间202,箱体2上垂直安装有第一空心筒4,第一空心筒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筒5,第二空心筒 5的顶端安装有衔接座6,衔接座6上相对开设有缺口601,衔接座6的缺口 601内设置有第一维护罩壳7,第一维护罩壳7靠近衔接座6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8,第一维护罩壳7通过连接轴8转动连接在衔接座6上的缺口601内,第一维护罩壳7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维护罩壳9,第二维护罩壳9高于第一维护罩壳7,第二维护罩壳9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管10,第二维护罩壳9的内壁上一体成型式设置有若干喷头11,第一空间201内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 的输出端与进气管10之间连接有通风软管13。
31.风机12输出端将空气通过通风软管13输送至进气管10并通过喷头11 喷出,喷头11出风口径小于进风口径,增加风速,从而吹走积累在电线上的灰尘,为后续电线防护油的涂抹提供条件。
32.具体的,请参阅图5,通风软管13内设置有螺纹式轨迹槽1301,通风软管13内沿螺纹式轨迹槽1301安装有电热丝14,在天气寒冷时,电热丝14可对通风软管13内的空气加热,大幅度融化结在电线上的冰柱,提高电线所处环境的安全性。
33.具体的,请参阅图6,为了适应不同电线的高度,第一空心筒4内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的输出端与第二空心筒5的底端安装在一起,第一空心筒4 内壁上相对开设有滑槽401,第二空心筒5上相对安装有滑块501,滑块501 配合滑动在滑槽401内,升降时,第二空心筒5上的滑块501配合滑动在滑槽401内,对第二空心筒5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34.具体的,请参阅图4,第一维护罩壳7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油软管 16,第一维护罩壳7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油管17,第二空间202内安装有油泵 18,油泵18与进油管17之间连接有进油软管19。
35.其中,出油软管16的端部设置有毛刷20。
36.油泵18增压将防护油输送至第一维护罩壳7内并通过出油软管16涂抹在电线上,为了提高涂抹均匀的效果,在出油软管16的端部设置有毛刷20。
37.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3,连接轴8上套设有扭簧21,扭簧21的两端将第一维护罩壳7和衔接座6连接在一起。
38.其中,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的外壁上均安装有连接耳22,第一空心筒4 的外壁上相对安装有限位筒23,连接耳22上安装有拉绳24,拉绳24远离连接耳22的端部贯穿限位筒23并安装有限位块25。
39.通过拉动两侧拉绳24,两侧的拉绳24带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向下转动从而将电线放置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之间,松开两侧拉绳24,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在扭簧21的作用复位从而卡紧电线。
40.具体的,请参阅图1-2,为了便于移动,减轻人员劳动,安装板1下表面通过螺栓安
装有万向轮26,第一空心筒4上包覆有一圈橡胶垫27,便于人员推动。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2.使用时,拉动两侧拉绳24,两侧的拉绳24带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向下转动从而将电线放置在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之间,松开两侧拉绳24,一对第一维护罩壳7在扭簧21的作用复位从而卡紧电线,风机12输出端将空气通过通风软管13输送至进气管10并通过喷头11喷出,喷头11出风口径小于进风口径,增加风速,从而吹走积累在电线上的灰尘,油泵18增压将防护油输送至第一维护罩壳7内并通过出油软管16涂抹在电线上,为了提高涂抹均匀的效果,在出油软管16的端部设置有毛刷20。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