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2171发布日期:2022-07-23 10:5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


背景技术:

2.现有针对电柜结露现象,多采用电加热器、驱潮剂、风机来进行预防,用电加热器,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湿气,这种方法只是增加了水蒸气的不饱和程度,并没有将水汽排出;驱潮剂因其吸水能力有限,且吸收的水分很难排出;风机通过吸入外界的干燥空气来降低湿度然而当外界空气湿度也大的时候这一方法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以解决现有针对电柜结露现象,多采用电加热器、驱潮剂、风机来进行预防,用电加热器,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湿气,这种方法只是增加了水蒸气的不饱和程度,并没有将水汽排出;驱潮剂因其吸水能力有限,且吸收的水分很难排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包括电箱本体,所述电箱本体内部设置有除湿机构,所述电箱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电箱本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电箱本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湿度传感器;
5.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固定镶嵌于电箱本体内部一侧顶端的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靠近电箱本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凝结组件;
6.所述凝结组件包括设置于制冷片,所述金属散热板与制冷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制冷片底部倾斜的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底部设置有,所述倾斜的固定连接与电箱本体上且一端延伸出电箱本体外侧,所述金属散热板远离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循环组件。
7.优选的,所述延伸出电箱本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电箱本体上。
8.优选的,所述辅助循环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金属散热板远离制冷片一侧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气孔固定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一端沿电箱本体外壁环绕至电箱本体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延伸入电箱本体内部与之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电箱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风机、温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电箱本体前侧合页连接有门板,所述电箱本体顶部后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11.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梯形设置,所述金属散热板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风机一端进气管延伸至电箱本体内部的散热翅片一侧。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第二湿度传感器内部的温度进
行检测,如温度过高时,通过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进行启动,从而形成上进下出的热空气气流,实现将一定程度湿气排出的目的并且也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在通过内外湿度的对比进行正对性除湿,保证了不与外界接触自己内部除湿的目的,并且除湿效果较好,还有就是通过输送管道和风机的设置,可以使除湿的范围完整覆盖第二湿度传感器内部的所有气体,除湿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中:2、收集箱;4、输送管道;5、风机;6、金属散热板;7、固定块;8、电箱本体;9、凝结组件;901、散热翅片;902、制冷片;903、导流板;10、第一风机;11、门板;12、第二湿度传感器;13、第二风机;14、温度传感器;15、第一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和图4中所示的一种散热防凝露电箱,包括电箱本体8,所述电箱本体8内部设置有除湿机构,所述电箱本体8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3,所述电箱本体8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5,所述电箱本体8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湿度传感器12;
20.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固定镶嵌于电箱本体8内部一侧顶端的金属散热板6,所述金属散热板6靠近电箱本体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凝结组件9;
21.所述凝结组件9包括设置于制冷片902,所述金属散热板6与制冷片9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翅片901,所述制冷片902底部倾斜的连接有导流板903,所述导流板903底部设置有904,所述904倾斜的固定连接与电箱本体8上且一端延伸出电箱本体8外侧,所述904延伸出电箱本体8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所述收集箱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电箱本体8上,所述金属散热板6远离散热翅片90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循环组件。
22.如图1、2和图4所示,所述辅助循环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金属散热板6远离制冷片902一侧的风机5,所述风机5的出气孔固定连接有输送管道4,所述输送管道4一端沿电箱本体8外壁环绕至电箱本体8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延伸入电箱本体8内部与之相连通,所述电箱本体8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风机5、温度传感器14、第一湿度传感器15、第二湿度传感器12、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3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3.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电箱本体8前侧合页连接有门板11,所述电箱本体8顶部后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导流板903为梯形设置,所述金属散热板6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风机5一端进气管延伸至电箱本体8内部的散热翅片901一侧。
24.工作原理:实施例一:
25.如图1、3和图4所示,首先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14对第二湿度传感器12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温度过高时,通过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3进行启动,从而形成上进下出的热空气气流,实现将一定程度湿气排出的目的并且也达到了散热的效果;
26.实施例二:如图1、2、3和图4所示,当温度传感器14对第二湿度传感器12内部温度进行检测的同事第二湿度传感器12也在对外界湿度进行检测,并且第一湿度传感器15也在对内部湿度进行检测,当外界检测湿度大于内部检测湿度时,这时通过控制器启动制冷片902和风机5,利用风机5和输送管道4对内部气体内循环,不与外界连通,并且在循环的过程中是内部所有气体均会经过制冷片902处,然后利用制冷片902的启动会使热空气预冷凝结水珠,然后再利用导流板903和904的设置将水珠排出第二湿度传感器12外侧,整个过程保证了不与外界接触自己内部除湿的目的,并且除湿效果较好,还有就是通过输送管道4和风机5的设置,可以使除湿的范围完整覆盖第二湿度传感器12内部的所有气体,除湿更加全面。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