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1811发布日期:2022-09-14 09:0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2.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作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化学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力,高温,潜热和动力。能量储存涉及将难以储存的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更便利或经济可存储的形式。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能储能装置在对电能储存后通常以电线传播的形式进行电能的转移,以达到电能利用的效果,但这种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会对电能产生一定量的损耗,且在装置整体建设初期对基础建设的要求过高,周期较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电能储能装置在对电能储存后通常以电线传播的形式进行电能的转移,以达到电能利用的效果,但这种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会对电能产生一定量的损耗,且在装置整体建设初期对基础建设的要求过高,周期较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外壳,所述储能外壳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储能外壳的后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储能外壳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换装机构,所述第一换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储能外壳的一侧之间通过短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的一侧贯穿储能外壳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储能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储能块,所述储能块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能块沿储能外壳的内壁边缘方向呈阵列设置。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块的顶部设置有接触面板,所述储能块的两侧外表壁均设置有吸附磁片。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储能块通过吸附磁片之间的磁性吸附力相互贴合。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外壳的内部后壁开设有配合凹槽。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配合凹槽设置在储能外壳内部作为导向机构,便于对储能块的移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块的后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和配合凹槽的内壁相互配合滑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限位块和配合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对储能块进行更换移动过程较为顺滑。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外壳的前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换装机构,
所述第二换装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储能外壳的前表面之间通过短杆连接。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二换装机构是装置中辅助将储能块移出储能外壳的机构并通过第二固定板对第二伸缩块进行支撑。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的后表面贯穿储能外壳并延伸至其内部。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二伸缩块的伸缩实现对储能块的推送,并将储能块移出储能外壳。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外壳的前表面第一开口外部设置第一导向罩,所述储能外壳后表面第二开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向罩。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一导向罩和第二导向罩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部,使其能在对储能块进行更换和移出过程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中,装置中储能块的块状可更换形式使得装置整体能通过对储能块的移动实现电能的转移,省略了装置建设过程中对电能传输的基础建设,从而缩短装置整体的建设周期,且储能块的移动形式使得装置对电能转移的机动性大大增强,提高装置实用性。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伸缩块的伸缩实现对储能块的推送,并将储能块移出储能外壳,第一导向罩和第二导向罩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部,使其能在对储能块进行更换和移出过程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前剖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储能装置的储能块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储能外壳;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2、第一换装机构;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伸缩块;3、储能块;31、接触面板;32、吸附磁片;13、配合凹槽;33、限位块;4、第二换装机构;41、第二固定板;42、第二伸缩块;111、第一导向罩;121、第二导向罩。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外壳1,储能外壳1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11,储能外壳1的后表面一侧设置有
第二开口12,储能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换装机构2,第一换装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21和储能外壳1的一侧之间通过短杆连接,第一固定板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块22,第一伸缩块22的一侧贯穿储能外壳1并延伸至其内部,储能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储能块3,储能块3共设置有多个,多个储能块3沿储能外壳1的内壁边缘方向呈阵列设置,储能块3的顶部设置有接触面板31,储能块3的两侧外表壁均设置有吸附磁片32。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储能外壳1对储能块3进行安装,储能块3是装置中对电能进行储存的主要机构,储能块3通过接触面板31与储能外壳1上设置的电力传输机构相连接,从而实现储能块3对电能的存储,储能块3通过吸附磁片32之间的磁性吸附力相互贴合,通过在储能外壳1上开设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能对储能外壳1内部的储能块3进行更换,通过第一换装机构2上第一伸缩块22的伸缩对储能外壳1内部的储能块3进行相对位置的改变,第一固定板21对第一伸缩块22起到了支撑作用,装置中储能块3的块状可更换形式使得装置整体能通过对储能块3的移动实现电能的转移,省略了装置建设过程中对电能传输的基础建设,从而缩短装置整体的建设周期,且储能块3的移动形式使得装置对电能转移的机动性大大增强,提高装置实用性。
31.实施例2
3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储能外壳1的内部后壁开设有配合凹槽13,储能块3的后表面设置有限位块33,限位块33的外壁和配合凹槽13的内壁相互配合滑动,储能外壳1的前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换装机构4,第二换装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1和储能外壳1的前表面之间通过短杆连接,第二固定板41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块42,第二伸缩块42的后表面贯穿储能外壳1并延伸至其内部,储能外壳1的前表面第一开口11外部设置第一导向罩111,储能外壳1后表面第二开口1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向罩121。
33.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凹槽13设置在储能外壳1内部作为导向机构,便于对储能块3的移动,通过限位块33和配合凹槽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对储能块3进行更换移动过程较为顺滑,第二换装机构4是装置中辅助将储能块3移出储能外壳1的机构并通过第二固定板41对第二伸缩块42进行支撑,通过第二伸缩块42的伸缩实现对储能块3的推送,并将储能块3移出储能外壳1,第一导向罩111和第二导向罩121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外部,使其能在对储能块3进行更换和移出过程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34.工作原理:
3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储能外壳1对储能块3进行安装,储能块3通过接触面板31与储能外壳1上设置的电力传输机构相连接,从而实现储能块3对电能的存储,储能块3通过吸附磁片32之间的磁性吸附力相互贴合,通过在储能外壳1上开设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能对储能外壳1内部的储能块3进行更换,通过第一换装机构2上第一伸缩块22的伸缩对储能外壳1内部的储能块3进行相对位置的改变,第一固定板21对第一伸缩块22进行支撑,配合凹槽13设置在储能外壳1内部作为导向机构,通过限位块33和配合凹槽1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对储能块3进行更换移动过程较为顺滑,第二换装机构4是装置中辅助将储能块3移出储能外壳1的机构并通过第二固定板41对第二伸缩块42进行支撑,通过第二伸缩块42的伸缩实现对储能块3的推送,并将储能块3移出储能外壳1,第一导向罩111和第二导向罩121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外部,使其能在对储能块3进行更换和移出过程进行辅助支撑。
3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