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1070发布日期:2022-11-05 02:2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


背景技术:

2.分裂导线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电能的输送,间隔棒作为分裂导线的附属金具,主要用于防止子导线之间互相串动、抑制微风振动及抑制次档距振荡,间隔棒的正常使用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但是由于线路导线在自然条件下受到风力等作用,容易发生导线间串动(舞动、微风振动等)、扭动,造成绝缘子和间隔棒的损坏,为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
3.但是,现有间隔棒内部结构稳定性较差,受到风力的震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且现有的间隔棒多为整体连接结构,组合拆卸功能性较差,不利于零件的维护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以解决现有间隔棒内部结构稳定性较差,受到风力的震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且现有的间隔棒多为整体连接结构,组合拆卸功能性较差,不利于零件的维护更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包括:
6.间隔棒主体,所述间隔棒主体设置包括有内侧的主框体,且主框体的内部连接有加强杆,并且加强杆的内侧连接有内环体,所述主框体的拐角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两端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固定块固定在主框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螺杆的外端内部插接有销轴,且销轴的外端连接有插接件,并且插接件的外端连接有铰接块和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外端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
7.进一步的,所述主框体设置为正方形且内部中空的框体结构,且主框体的四个拐角皆开设有通孔,并且在拐角内侧第二螺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位于主框体内侧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二螺杆的端部开设有贯通的内插孔,并且插杆与内插孔插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外插孔,且销轴转动穿过外插孔,并且销轴与插接件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接件设置为凹形结构,且插接件和铰接块以及弧形杆设置为整体结构,并且铰接块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固线环。
11.进一步的,所述固线环设置为半环体结构,且在半环体的外端连接有带有通孔的延伸凸块,并且第一螺杆贯穿凸块。
12.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一螺杆的外径,且在滑槽的外侧并且在第一螺杆表面螺接有第一螺母。
1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的内侧且在第一螺杆的表面螺接有第二螺母以及套接有第
一弹簧,且第二螺母靠近固线环一端,第一弹簧靠近滑槽一端。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利用主框体内部的加强杆、内环体以及拐角内侧连接的插杆,使得加强了主框体内部结构强度,增加了抗风防震动性能;利用第一螺杆贯穿弧形杆和固线环,使得通过第二螺母将固线环相对锁紧闭合,进而将线缆固定,然后通过锁紧第一螺母使得固线环向弧形杆一侧移动并且挤压第一弹簧,进而在弧形杆和固线环之间形成内部弹性张力,增加了螺母紧密性以及整体抗风震性能;利用第二螺杆、内插孔和外插孔,使得销轴与插杆皆可便于拆卸组合,进而便于将插接件和插杆拆卸维护或者更换,提高了组合拆卸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螺杆与插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9.1、间隔棒主体;2、主框体;3、加强杆;4、内环体;5、销轴;6、插接件;7、铰接块;8、弧形杆;9、滑槽;10、第一螺杆;11、第一螺母;12、第一弹簧;13、第二螺母;14、固线环;15、第二螺杆;16、第二弹簧;17、插杆;18、内插孔;19、外插孔;20、固定块;2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螺杆与插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包括:间隔棒主体1、主框体2、插接件6、弧形杆8、第一螺杆10、固线环14、第二螺杆15和插杆17。
23.具体的,间隔棒主体1设置包括有内侧的主框体2,且主框体2的内部连接有加强杆3,并且加强杆3的内侧连接有内环体4,主框体2的拐角连接有第二螺杆15,且第二螺杆1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插杆17,插杆17的两端连接有固定块20,且固定块20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21,并且固定块20固定在主框体2的内壁,第二螺杆15的外端内部插接有销轴5,且销轴5的外端连接有插接件6,并且插接件6的外端连接有铰接块7和弧形杆8,弧形杆8的外端内部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杆10。
24.在本实施例中,主框体2与加强杆3以及内环体4设置为整体结构。
25.插杆17与主框体2的内侧拐角形成稳定的四个三角形结构,便于增加间隔棒主体1的线缆承载能力。
26.主框体2设置为正方形且内部中空的框体结构,且主框体2的四个拐角皆开设有通孔,并且在拐角内侧第二螺杆1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6。
27.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杆15滑动穿过主框体2的拐角。
28.第二螺杆15位于主框体2内侧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二螺杆15的端部开设有贯通的内插孔18,并且插杆17与内插孔18插接。
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内插孔18的孔径大于插杆17的外径,且外螺纹端连接有螺帽,通过第二弹簧16使得第二螺杆15具有移动的缓震能力。
30.第二螺杆15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外插孔19,且销轴5转动穿过外插孔19,并且销轴5与插接件6转动连接;插接件6设置为凹形结构,且插接件6和铰接块7以及弧形杆8设置为整体结构,并且铰接块7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固线环14。
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通过外插孔19和销轴5便于插接件6的组合拆卸。
32.固线环14设置为半环体结构,且在半环体的外端连接有带有通孔的延伸凸块,并且第一螺杆10贯穿凸块。
3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通过带有通孔的凸块便于利用第二螺母13将两个固线环14锁紧。
34.滑槽9的宽度大于第一螺杆10的外径,且在滑槽9的外侧并且在第一螺杆10表面螺接有第一螺母11。
35.具体的,在紧固第一螺母11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螺杆10在滑槽9内部轻微滑动,此时固线环14围绕与铰接块7的铰接点转动。
36.弧形杆8的内侧且在第一螺杆10的表面螺接有第二螺母13以及套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二螺母13靠近固线环14一端,第一弹簧12靠近滑槽9一端。
3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弹簧12使得在弧形杆8和固线环14之间形成内部弹性张力,增加了第二螺母13连接紧密性以及整体抗风震性能。
38.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四分裂间隔棒可有效解决现有间隔棒内部结构稳定性较差,受到风力的震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且现有的间隔棒多为整体连接结构,组合拆卸功能性较差,不利于零件的维护更换的问题,利用主框体内部的加强杆、内环体以及拐角内侧连接的插杆,使得加强了主框体内部结构强度,增加了抗风防震动性能;利用第一螺杆贯穿弧形杆和固线环,使得通过第二螺母将固线环相对锁紧闭合,进而将线缆固定,然后通过锁紧第一螺母使得固线环向弧形杆一侧移动并且挤压第一弹簧,进而在弧形杆和固线环之间形成内部弹性张力,增加了螺母紧密性以及整体抗风震性能;利用第二螺杆、内插孔和外插孔,使得销轴与插杆皆可便于拆卸组合,进而便于将插接件和插杆拆卸维护或者更换,提高了组合拆卸的功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