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2272发布日期:2022-11-05 03: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铁路网不断完善,铁路电气化率逐渐增加,新建铁路与既有电气化铁路引入接轨,引起既有电气化铁路大范围改造。电气化接触网过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工作支腕臂与不受荷载临时腕臂共同存在的现象,需要采用某种方式将不受荷载的非工作支腕臂临时固定,避免影响接触网设备正常工作,目前解决的方案有三种:
3.第一种,将不受荷载的非工作支腕臂绝缘子金具部分用8号铁线与腕臂底座绑扎,固定于远离带电体的一侧,使此腕臂不带电。但实际操作时,因绑扎受力长度仅为0.9m,每套腕臂的受风面约为0.36m2,受风载作用,腕臂易向线路侧的带电部分偏移,不满足空气绝缘间隙时,强电流会通过铁线流向接地的腕臂底座,从而引起接触网馈线跳闸、烧伤线索,严重的会造成断线、塌网事故,打乱铁路正常运输程序。
4.第二种,将不受荷载的非工作支腕臂与工作支腕臂用8号铁线捆扎在一起,形成三角形状态。这种固定方式也存在着隐患,一是铁线捆扎腕臂时,两支腕臂及铁线间属于点或线接触,接触面积小,易存在电位差造成持续放电,烧伤设备;二是会因天气急剧变化,三角形构架会造成工作支腕臂不能正常旋转,引起该锚段悬挂补偿失效,锚段关节、线岔、隔离开关引线等参数不达标,引发接触网弓网故障,影响行车。
5.第三种,用2个承力索中心锚线夹、1个承力索支座、2m长同型号辅助承力索,将非工作支腕臂通过承力索支座先固定牢靠,再分别通过辅助承力索、中心锚线夹把非工作支腕臂固定在工作支承力索上,实现等电位与固定非工作支腕臂偏移作用。虽然这种固定方式安全牢靠,但安装及拆除时工序繁琐,需将每个承力索中心锚线夹的上、中、下夹板及所有螺栓(6条)拆卸,下、中夹板套在工作支承力索上,将辅助承力索压在中夹板及上夹板后,分别循环紧固螺栓、螺母,安装或拆除整套装置大约需要20-30分钟,对于既有线接触网过渡施工所需的宝贵“天窗”无疑是一种浪费。
6.尤其是第一种方案简单快速,但可靠性差,经常发生腕臂偏移造成接地跳闸。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及的三种解决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1、将非工作支腕臂与腕臂底座利用铁线绑扎固定方式稳定性不好,容易引起跳闸、烧伤线索的问题;2、将非工作支腕臂与工作支腕臂利用铁线捆扎形成三角形架构,导致工作支腕臂不能正常旋转,引起该锚段补偿失效,引发接触网弓网故障,影响行车的问题;3、施工繁琐,浪费时间,以及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工作支腕臂与非工作支腕臂,所述工作支腕臂与非工作支腕臂均包括平腕臂和斜腕臂,该装置包
括用于分别连接两支腕臂的套管固定抱卡、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套管固定抱卡的中间连接机构,所述套管固定抱卡包括转动连接相配合包裹腕臂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并使得两个转动件紧固在腕臂上的紧固连接件,每个套管固定抱卡上均转动连接有旋转绞环;所述中间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支撑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支撑件两端用于对应套入两侧旋转绞环内的定位钩;工作支腕臂与非工作支腕臂能够通过中间连接机构及两侧套管固定抱卡的配合实现定距连接和整体旋转。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固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杆和蝶形螺母,所述连接螺杆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上,所述第二转动件或第一转动件上开有供所述连接螺杆卡入的开口,所述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位于所述开口外侧的连接螺杆上。
1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螺杆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件的上端,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上端开有所述开口。
1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绞环安装在第一转动件的外侧并能够360
°
旋转。
1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采用铝型材制成。
1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绞环、定位钩采用铝合金制成。
1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支撑件为铝合金圆管。
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支撑件与定位钩之间采用螺纹或铆接连接结构。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工作支腕臂与非工作支腕臂的硬连接,连接时不需要专用工具,单人手工操作即可快速完成装拆,固定密贴、等电位连接避免放电,稳定性好,避免跳闸引起烧伤线索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连接后能够实现双支腕臂整体旋转功能,工作支腕臂旋转时能够带动非工作支腕臂旋转,并满足了非工作支腕臂不同抬高量形成的角度连接问题,避免因为双支腕臂不能旋转导致锚段补偿失效,引发接触网弓网故障的问题。
19.3)本实用新型的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质量轻,方便携带施工,可在全路范围内推广应用。
20.4)本实用新型的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连接牢靠、多角度转动灵活、两支腕臂任意连接、避免卡滞等优点,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安拆时间,大大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套管固定抱卡与中间连接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24.其中:1、套管固定抱卡;11、第一转动件;12、第二转动件;13、紧固连接件;131、连接螺杆;132、蝶形螺母;14、开口;2、中间连接机构;21、连接支撑件;22、定位钩;3、旋转绞环;a、工作支腕臂;b、非工作支腕臂。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26.实施例:
27.结合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腕臂临时固定快速连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装置用于连接工作支腕臂a与非工作支腕臂b,如图1所示,工作支腕臂a与非工作支腕臂b前后布置,工作支腕臂a、非工作支腕臂b均包括上部的平腕臂和下部的斜腕臂。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连接工作支腕臂a与非工作支腕臂b的平腕臂,但也不限于此,该装置也可以连接工作支腕臂a的任一腕臂和非工作支腕臂b的任一腕臂。
28.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其主要包括用于分别连接两个平腕臂的套管固定抱卡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套管固定抱卡1的中间连接机构2。本实施例中,套管固定抱卡1包括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第一转动件11与第二转动件12的下端转动连接,用于相配合包裹平腕臂,第一转动件11与第二转动件12之间通过紧固连接件13连接,紧固连接件13包括连接螺杆131和蝶形螺母132,连接螺杆131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件11的上端,第二转动件12的上端开有供连接螺杆131卡入的开口14,蝶形螺母132螺纹连接在位于开口14外侧的连接螺杆131上。通过旋拧蝶形螺母132能够使得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收紧或松开,从而将套管固定抱卡1快速方便地紧固在平腕臂上,采用蝶形螺母132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人工拧紧螺母固定。
29.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1、第二转动件12采用铝型材制成。
30.每个套管固定抱卡1上均转动连接有旋转绞环3,本实施例中,旋转绞环3采用铝合金制成,安装在第一转动件11的外侧并能够360
°
旋转,能够满足连接时不同角度的需求。
31.中间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支撑件21、分别设于连接支撑件21两端用于对应套入两侧旋转绞环3内的定位钩22,连接支撑件21与定位钩22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或铆接连接结构,定位钩22与两侧旋转绞环3连接后能够满足连接支撑件21上下角度的调整,使得工作支腕臂a旋转时能够带动非工作支腕臂b旋转,并保证多角度转动灵活、避免卡滞。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撑件21为铝合金圆管,定位钩22采用铝合金制成。
32.工作支腕臂a与非工作支腕臂b能够通过中间连接机构2及两侧套管固定抱卡1的配合实现定距连接和整体旋转。
33.本实施例具体工作时,分别将两个套管固定抱卡1安装在工作支腕臂a和非工作支腕臂b的平腕臂上,通过旋拧蝶形螺母132将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紧固,与平腕臂固定密贴,再将连接支撑件21两端的定位钩22对应套入两侧的旋转绞环3内即可完成安装。
34.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