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1546发布日期:2022-11-02 22: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2.在变频电机工作的时候,会发生震动,持续的振动会对变频电机的内部结构遭到损坏如公告号为cn21117593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减震底座,包括发电机组本体、支撑板、侧板、底板、弹簧,所述底板位于减震底座最下方,所述弹簧下端嵌入底板内,对弹簧起到固定效果,所述弹簧上端嵌入支撑板内部,当支撑板产生震动时,弹簧会将振动抵消一部分,从而使底板所接受到的振动的力减小,以达到减震底座的减震效果,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发电机组本体,所述底板侧方开设有侧板,侧板的开设使减震底座形成凹槽,凹槽可使弹簧以及支撑板安装在内。
3.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4.1、在其工作的时候,弹簧只能对其进行一次的缓震,当变频电机还持续的震动下,无法对其进行二次缓震,无法正常工作变频电机的费用提高;2、在其工作时,变频电机的位置是固定的,需要移动位置时,其不能完成位置移动,无法正常工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包括框架、框架底部焊接的框架底座和框架顶部设置的平衡板,所述框架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板伸出的第一滑槽,平衡板表面居中开设有用于固定板伸出的第二滑槽,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便于使固定板伸出,对固定板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不会出现脱离所需的位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开口一样大。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框架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
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轮驱动的移动板;
8.所述齿轮的中部连接有手轮,通过摇动手轮可以对齿板进行移动,使齿板移动到所想到的地方,所述齿轮的上端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的两侧底部均焊接有限位板,通过设置限位板便于在齿板移动的过程中,对齿板进行限位,避免了齿板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齿轮的控制,左侧的限位板与框架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设置弹簧,齿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簧进行挤压,当齿板取消挤压力时,弹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推使齿板向初始的位置移动,所述框架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圆杆,且第一圆杆的两端均焊接在框架的内侧壁上;
9.所述齿板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滑接第一圆杆的圆孔,通过设置第一圆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在固定板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以水平状态移动,所述
固定板的顶部贯穿框架和平衡板后焊接于移动板底部;
10.所述移动板的侧边通过滚轮架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底部支撑于平衡板的上端表面,滚轮的数量为四个,滚轮在平衡板的上端表面进行移动,同时滚轮架下面的滚轮能在平衡板的顶部进行支撑,使齿板始终在同一高度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板与滚轮架为焊接设置,且滚轮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焊接于移动板左右两端的前后位置处,通过设置滚轮架和滚轮便于对齿板进行支撑,同时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了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者移动不稳的状况出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电机本体;
11.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第二圆杆以及第二圆杆两端连接的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便于对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缓震,不会使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底部直接与底板的表面接触;
12.所述框架底座的两侧底部与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之间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圆杆上滑接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圆杆左侧套设有位于第一滑座和第一升降板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圆杆右侧套设有位于第二滑座和第二升降板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当框架底座向下移动时,第二圆杆上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向两边滑去,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对第二减震弹簧挤压,当框架底座向上移动后,第二圆杆上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向初始的位置移动,同时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取消对第二减震弹簧挤压,使第二减震弹簧恢复原状;
13.所述底板的顶部居中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和第一滑座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固定盒和第二滑座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盒居中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在移动槽上移动,通过设置移动槽便于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移动,同时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移动位置不受限制,便于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第一滑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固定盒内;
14.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三销轴连接在第二滑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通过第四销轴连接在固定盒内,这样使得框架底座在向下移动时,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向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位置移动,当框架底座取消压力时,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向初始的位置移动。
15.所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上均贯穿有限位杆和光杆,且限位杆和光杆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杆底部焊接于底板的上端,所述光杆底部贯穿第一减震弹簧后焊接于底板的上端,限位杆和光杆对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上下的位置限定,避免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在升降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发生倾斜。
16.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且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通过设置螺栓对电机本体进行固定,使电机本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放置更稳,不会出现晃动,同时螺栓设置在四个拐角处便于对电机本体的安装和拆卸。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本体下方的框架底座会向下移动,使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在限位杆和光杆向下移动,当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向下移动时,会对第一减震弹簧在光杆上向下挤压,使得电机本体得到第一次的减震,当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继续向下移动时,第二圆杆上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
对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侧边移动,同时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会对第二减震弹簧进行挤压,使得电机本体得到第二次的减震,在电机本体在发生震动时,减震组件可以对电机本体进行两次的减震,使电机本体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保护,进而使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使用费用得到减少;
18.摇动手轮对齿轮驱动齿板向框架的左侧壁移动,左侧的限位板会对弹簧进行挤压,齿板会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两边的滚轮架底部的滚轮会在平衡板的表面移动,并且滚轮架底部的滚轮会对齿板进行支撑,电机本体需要位置移动时,可以对其进行位置变换,使得电机本体的工作距离得到延长,进而可以适应不同距离的工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板、固定板、滚轮架和电机本体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轮、齿板、移动板、滚轮架和齿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和框架底座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框架;2、框架底座;3、第一圆杆;4、齿板;5、平衡板;6、支撑板;7、第一升降板;9、底板;10、电机本体;11、滚轮架;12、安装板;13、螺栓;14、移动板;15、弹簧;16、限位板;17、齿轮;18、固定板;19、第二滑槽;20、第一滑槽;21、圆孔;22、手轮;23、限位杆;24、光杆;25、第一减震弹簧;26、第二圆杆;27、第一滑座;28、第二减震弹簧;29、第一支撑杆;30、第二支撑杆;31、固定盒;32、第二滑座;33、第二升降板;34、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频电机减震底座,包括框架1、框架1底部焊接的框架底座2和框架1顶部设置的平衡板5,所述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框架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
2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17和齿轮17驱动的移动板14;
28.所述齿轮17的中部连接有手轮22,所述齿轮17的上端设置有与齿轮17啮合的齿板4,所述齿板4的两侧底部均焊接有限位板16,左侧的限位板16与框架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5,所述框架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圆杆3,且第一圆杆3的两端均焊接在框架1的内侧壁上;
29.所述齿板4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开设有用于滑接第一圆杆3的圆孔21,所述固定板18的顶部贯穿框架1和平衡板5后焊接于移动板14底部;
30.所述移动板14的侧边通过滚轮架11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底部支撑于平衡板5
的上端表面,所述移动板14的顶部通过安装板12,安装有电机本体10;
31.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9、第二圆杆26以及第二圆杆26两端连接的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所述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5;
32.所述框架底座2的两侧底部与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之间均焊接有支撑板6,所述第二圆杆26上滑接有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所述第二圆杆26左侧套设有位于第一滑座27和第一升降板7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28,所述第二圆杆26右侧套设有位于第二滑座32和第二升降板33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28;
33.所述底板9的顶部居中设置有固定盒31,所述固定盒31和第一滑座27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9,所述固定盒31和第二滑座32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0;
34.所述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上均贯穿有限位杆23和光杆24,且限位杆23和光杆24位于支撑板6的两侧,所述限位杆23底部焊接于底板9的上端,所述光杆24底部贯穿第一减震弹簧25后焊接于底板9的上端。
35.所述移动板14与滚轮架11为焊接设置,且滚轮架1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焊接于移动板14左右两端的前后位置处,通过设置滚轮架11和滚轮便于对齿板4进行支撑,同时移动板14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了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者移动不稳的状况出现。
36.所述安装板12通过螺栓13与移动板14固定连接,且螺栓1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2的四个拐角处,通过设置螺栓13对电机本体10进行固定,使电机本体10在移动的过程中,放置更稳,不会出现晃动,同时螺栓13设置在四个拐角处便于对电机本体10的安装和拆卸。
37.所述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板18伸出的第一滑槽20,平衡板5表面居中开设有用于固定板18伸出的第二滑槽19,通过设置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19便于使固定板18伸出,对固定板18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不会出现脱离所需的位置,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19开口一样大。
38.所述第二圆杆26的两端与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均为焊接相连,焊接设置更加稳定,移动时不会出现移动不一的状况,同时使用的寿命的到延长,使用费用得到减少。
39.所述固定盒31居中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34,且第一支撑杆29和第二支撑杆30均在移动槽34上移动,通过设置移动槽34便于对第一支撑杆29和第二支撑杆30的移动,同时使第一支撑杆29和第二支撑杆30的移动位置不受限制,便于移动。
40.所述第一支撑杆29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连接在第一滑座27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29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在固定盒31内;
41.所述第二支撑杆30的顶部通过第三销轴连接在第二滑座32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杆30的底部通过第四销轴连接在固定盒31内,这样使得框架底座2在向下移动时,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向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的位置移动,当框架底座2取消压力时,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向初始的位置移动。
42.具体的,使用时,当电机本体10开始工作时,电机本体10会产生震动,对框架底座2发生震动,长时间的震动会对电机本体10产生损坏;
43.电机本体10产生震动时,框架底座2会向下推动,框架底座2下面的支撑板6会对第
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向下推动,使得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在限位杆23和光杆24向下移动,当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向下移动时,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底部的第一减震弹簧25在光杆24上向下挤压,使得电机本体10得到第一次的减震;
44.当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底部的第一减震弹簧25在光杆24上向下挤压时,第二圆杆26上的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对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的侧边移动,同时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对第二减震弹簧28进行挤压,使得电机本体10得到第二次的减震,设置限位杆23对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的升降移动进行限位,不会使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脱离限位杆23的限制;
45.当电机本体10停止工作时,框架底座2会被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向上推动,第一升降板7和第二升降板33底部的第一减震弹簧25在光杆24上利用自身的恢复力向上弹起,同时第二圆杆26上的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向初始的位置移动,第一滑座27和第二滑座32会利用第二减震弹簧28的恢复力,使得电机本体10得到第二次的减震;
46.这样使得电机本体10在发生震动时,减震组件可以对电机本体10进行两次的减震,使电机本体10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保护,进而使电机本体10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使用费用得到减少;
47.当电机本体10需要移动时,电机本体10通过螺栓13固定在安装板12的四个拐角处,摇动手轮22对齿轮17驱动齿板4向框架1的左侧壁移动,左侧的限位板16会对弹簧15进行挤压,齿板4会带动移动板14移动,移动板14两边的滚轮架11底部的滚轮会在平衡板5的表面移动,并且滚轮架11底部的滚轮会对齿板4进行支撑;
48.同时设置的第一圆杆3会在齿板4移动时,第一圆杆3会对固定板18进行限位,不会使得固定板18脱离第一圆杆3的控制;
49.这样使得,电机本体10在一定的位置时,可以对其进行位置移动,使得电机本体10的工作距离得到延长,进而可以适应不同距离的工作,在移动的过程中滚轮在平衡板5的表面上移动,对平衡板5进行支撑,不会使齿板4向下移动。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