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8139发布日期:2022-09-03 01:5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在使用的过程中,变频器的电路板安装不易,大多都是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直接固定在下壳体上,电路板与散热板接触面积小,电路板的散热效果不佳,这样就容易烧坏电路板,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安装简单,散热效果好的变频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通过卡扣方式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电路板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向上凹陷成型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散热板和风扇,所述散热板的背部穿过下壳体后位于电路板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电路板与散热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散热脚,所述散热脚包括板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板体和电路板连接,所述板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便于螺栓通过的通孔。
7.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散热脚为八个,且均布在电路板和散热板之间。
8.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连接杆为两根,两根连接杆的一端均位于板体的一侧,其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
9.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置有散热孔。
10.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散热板包括散热背板和若干块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均布在散热背板上,且背向电路板设置,所述相邻两块散热片与散热背板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着下壳体的散热孔设置,所述风扇位于散热通道的一端。
11.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每块散热片的两侧面均布有散热条,所述相邻两根散热条之间形成小型散热通道。
12.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风扇与散热板之间留有通风间隙。
13.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风扇与散热板之间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位于风扇的两侧,且位于通风间隙的两侧。
14.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通风间隙的宽度h为5mm-8mm。
15.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相邻两块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4mm-8mm,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3mm-6mm。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且简单,通过卡扣方式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这样两者相互连接较为简单,同时在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脚,且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这样是为了方便散热脚能够固定在散热板上,方便电路板、散热脚和散热板三者连接,同时在下壳体设置有风扇和l形板,这样是为了方便风扇带走散热板上的热量,同时散热板上的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条,以及散热条之间形成的小型散热通道,这样是为了便于散热片能够尽可能的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与散热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图;
25.1-壳体;2-散热孔;11-上壳体;12-下壳体;13-电路板;121-散热槽;122-散热板;123-风扇;124-散热脚;125-板体;126-连接杆;127-通孔;1221-散热背板;1222-散热片;1223-散热通道;1224-散热条;1225-小型散热通道;1226-通风间隙;1227-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如图1-图7所示: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通过卡扣方式扣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设置有电路板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13,所述下壳体12的下端面向上凹陷成型有散热槽121,所述散热槽121内设置有散热板122和风扇123,所述散热板122的背部穿过下壳体12后位于电路板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电路板13与散热板1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散热脚124,所述散热脚124包括板体125和连接杆126,所述连接杆126的两端分别与板体125和电路板13连接,所述板体125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板122上,所述电路板13上开设有便于螺栓通过的通孔127,通过卡扣方式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这样两者相互连接较为简单,同时在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脚,且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这样是为了方便散热脚能够固定在散热板上,方便电路板、散热脚和散热板三者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电路板的安装,以及为了方便散热板带走电路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28.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散热脚124为八个,且均布在电路板13和散热板122之间,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延长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29.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连接杆126为两根,两根连接杆126的一端均位于板体125的一侧,其另一端与电路板13连接,这样是为了提高电路板和散热脚的连接稳定性。
30.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均设置有散热孔2,上壳体和下壳体设计的散热孔是为了能够让变频器整体均能够进行散热,避免热量集中烧坏电路板。
31.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散热板122包括散热背板1221和若干块散热片1222,所述
散热片1222均布在散热背板1221上,且背向电路板13设置,所述相邻两块散热片1222与散热背板122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1223,所述散热通道1223的两端分别对应着下壳体12的散热孔设置,所述风扇123位于散热通道1223的一端,这样是为了方便风扇将空气送入散热板,降低散热板的温度,散热板降低温度后也能够降低电路板的温度。
32.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每块散热片1222的两侧面均布有散热条1224,所述相邻两根散热条1224之间形成小型散热通道1225,散热条之间形成的小型散热通道,这样是为了便于散热片能够尽可能的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3.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风扇123与散热板122之间留有通风间隙1226,这样是为了方便风扇吹入的空气均匀的流动在散热通道内,保证散热板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34.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风扇123与散热板122之间设置有l形板1227,所述l形板1227位于风扇123的两侧,且位于通风间隙1226的两侧,所述通风间隙1226的宽度h为5mm-8mm,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5.在上述的变频器中,所述相邻两块散热片1222之间的距离为4mm-8mm,所述散热片1222的厚度为3mm-6mm,这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