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5071发布日期:2022-10-14 23: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


背景技术:

2.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根据气膜结构特性,柔性组件光伏组件因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安装于气膜结构上部时,组件容易出现积雪及不便于直接固定在膜表面,为解决柔性组件安装在气膜上部产生积雪现象,同时提供柔性组件安装的牢固性,根据柔性组件产品的情况,同时结合气膜结构的特性,定制一款符合气膜安装的柔性组件边框,推广气膜光伏的应用,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且便于安装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包括l型固定件和边框组件,一对所述l型固定件并排间隔设置且横向延伸,其二者的一侧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朝向与其相邻l型固定件方向,另一侧肢板均朝向上方,多个所述边框组件并排间隔设置在一对l型固定件之间,边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l型固定件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肢板连接,相邻两个边框组件和与其连接的l型固定件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柔性光伏组件的安装槽,所述l型固定件与边框组件连接的肢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孔。
5.作为本实施例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所述l型固定件为角铁或角钢,其与边框组件连接的肢板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固定孔,每组固定孔均包括两个第一螺栓孔。
6.作为本实施例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所述边框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与l型固定件肢板上每组固定孔的尺寸、间隔和数量均相同的第二螺栓孔。
7.作为本实施例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所述边框组件为空心铝合金管。
8.作为本实施例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所述l型固定件的朝向上方的肢板的肢宽大于边框组件的厚度。
9.作为本实施例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所述l型固定件和边框组件表面均涂有抗氧化层。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各零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柔性光伏组件采用胶粘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内,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直接通过连接孔与气膜结构进行连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其中,(a)为结构示意图;
14.(b)为结构右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a)为结构示意图;
17.(b)为结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边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a)为结构示意图;
20.(b)为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l型固定件;101、第一螺栓孔;2、边框组件;201、第二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长度为1.04m的l型固定件1和4个长度为1.906m的边框组件2,两个所述l型固定件1并排间隔设置且横向延伸,其二者的一侧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朝向与其相邻l型固定件1方向,另一侧肢板均朝向上方,所述边框组件2并排间隔设置在两个l型固定件1之间,相邻两个边框组件2之间的距离为0.34m,边框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型固定件1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肢板连接,相邻两个边框组件2和与其连接的l型固定件1 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柔性光伏组件的安装槽,所述l型固定件1与边框组件2 连接的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气膜结构连接的连接孔。
29.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固定件1为角铁或角钢,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是肢长1.04m,肢宽28mm,厚度为2mm的角铁,其与边框组件2连接的肢板上间隔设置有
多组固定孔,每组所述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为0.34m,每组固定孔均包括两个沿角铁径向设置的规格为φ5.2的第一螺栓孔101,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孔101之间的距离为12.8mm,所述边框组件2为空心铝合金管,其横截面是边长为20mm的正方形,所述边框组件 2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与l型固定件1肢板上第一螺栓孔101的尺寸和间隔均相同的第二螺栓孔201。
30.采用上述结构,l型固定件1和边框组件2采用穿过第一螺栓孔101和第二螺栓孔201的螺栓进行连接,实用性强、操作方便,适用于现场进行组装。柔性光伏组件通过光伏专用胶水粘接在安装槽内,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直接通过连接孔与气膜结构进行连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装作业。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固定件1的朝向上方的肢板的肢宽大于边框组件2的厚度。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固定件1和边框组件2表面均涂有抗氧化层。
33.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光伏组件暴露在大气环境中,长时间的接受太阳辐射,抗氧化层可以有效地增强边框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高稳定的柔性光伏组件边框的安装方法:
36.首先将一对l型固定件1并排间隔放置在支架上,与支架接触的为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01的肢板,另一侧肢板朝向上方,再将一个边框组件2 放置在两个l型固定件1之间,使其两端的第二螺栓孔201与第一螺栓孔 101对齐,将螺栓穿过两个螺栓孔并拧紧,依次安装剩余边框组件2。安装完成后将柔性光伏组件通过光伏专用胶水依次粘接在l型固定件1和边框组件2所形成的安装槽内。
3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