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7090发布日期:2023-02-03 19:0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环网柜电缆沟结构比较简单,多数为水泥板铺设的坑道,将电缆铺设完成后上面用水泥板盖住,此种电缆沟结构简单,成本也较低,但是不具备排水功能,特别是雨季,雨水进入电缆沟后无法排出,一方面电缆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内,会侵蚀电缆,降低设备的绝缘强度,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为了防盗一般电缆沟沟盖上都配有锁具,用配套的钥匙才能打开,而打开锁具后由于沟盖自身重量比较重,又需要借助撬杆等工具才能将沟盖掀开,开启的方式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沟积水以及沟盖开启方式比较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沟盖开启省时省力、能够避免积水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沟体,所述沟体顶部设置沟盖,所述沟盖一侧与沟体顶部铰接,另一侧与沟体之间设置锁具;所述沟体内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带孔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与沟壁连接,所述分隔板下方与沟底之间形成雨水腔,所述分隔板顶面两侧设置带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分隔板顶面之间形成电缆腔;所述电缆腔的顶部还设置拱形腔盖,所述腔盖的一侧与挡板顶部的连接裙边铰接,形成可开合结构;所述锁具与沟盖背面之间设置空隙,与锁具配套的钥匙顶部设置提拉把手,钥匙底部设置开锁齿纹,所述开锁齿纹上方设置提拉挡条,所述沟盖上设置与提拉挡条形状相匹配的缺口。
6.作为优选,所述雨水腔底部设置透水孔及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雨水腔侧壁设置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雨水腔内的水位。
8.作为优选,所述电缆腔的背面设置加强筋条。
9.作为优选,所述沟底的背面设置固定筋条。
10.作为优选,所述沟盖与沟体之间还设置缓冲层。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第一:在开锁齿纹上方设置提拉档条,开锁时开锁齿纹插入锁孔,提拉挡条穿过缺口进入空隙,转动钥匙提拉档条在空隙内也转动,提拉挡条与空隙刚好形成十字形结构,打开锁具的同时,提拉沟盖,可省时省力的将沟盖打开;
13.第二:设置透水孔,雨水腔内积水比较少的情况下,积水可通过透水孔,渗透至电缆沟下方的泥层,无需每次都通过抽水泵排水,降低能耗;设置液位传感器,当雨水腔内积
水达到液位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打开抽水泵排水,液位传感器与抽水泵之间可形成联动,此为现有技术,实现自动排水,从而可以解决电缆沟内积水的问题,避免电缆在水中浸泡的问题,降低了电缆的损耗,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缆使用的可靠性;
14.第三:电缆腔顶部设置腔盖,并且腔盖完全覆盖住电缆腔顶部,并且分隔板与挡板均为带孔结构,最大限度的避免电缆腔内形成积水,同时又有阻隔垃圾的作用,避免垃圾进入雨水腔;
15.第四:在电缆腔的背面设置加强筋条,提高电缆腔的抗压性;
16.第五:在沟底的背面设置固定筋条,增加电缆沟与泥土层的接触面积,电缆沟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19.图3为图1中a部俯视立体图。
20.图中:10是沟体、11是分隔板、12是雨水腔、13是挡板、14是电缆腔、14.1是加强筋条、15是腔盖、16是透水孔、17是抽水管、18是液位传感器、19是固定筋条、20是沟盖、21是空隙、22是缺口、23是缓冲层、30是锁具、31是钥匙、31.1是提拉把手、31.2是提拉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沟体10,所述沟体10顶部设置沟盖20,所述沟盖20一侧与沟体10顶部铰接,另一侧与沟体之间设置锁具30;所述沟体10内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带孔的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两侧与沟壁连接,所述分隔板11下方与沟底之间形成雨水腔12,所述分隔板11顶面两侧设置带孔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与分隔板11顶面之间形成电缆腔14;所述电缆腔14的顶部还设置拱形腔盖15,所述腔盖15的一侧与挡板13顶部的连接裙边铰接,形成可开合结构;所述锁具30与沟盖20背面之间设置空隙21,与锁具30配套的钥匙31顶部设置提拉把手31.1,钥匙31底部设置开锁齿纹(图中未画出),所述开锁齿纹上方设置提拉挡条31.2,所述沟盖20上设置与提拉挡条31.2形状相匹配的缺口22。
23.进一步地,在开锁齿纹上方设置提拉档31.2条,开锁时开锁齿纹插入锁孔,提拉挡条31.2穿过缺口22进入空隙21,转动钥匙,提拉档条31.2在空隙21内也转动,提拉挡条31.2与空隙21刚好形成十字形结构,打开锁具30的同时,提拉沟盖20,可省时省力的将沟盖20打开,无需借助其他工具。
24.作为优选,所述雨水腔12底部设置透水孔16及抽水管17,所述抽水管17与抽水泵连接。
25.作为优选,所述雨水腔12侧壁设置液位传感器18。
26.进一步地,设置透水孔16,雨水腔12内积水比较少的情况下,积水可通过透水孔16,渗透至电缆沟下方的泥层,无需每次都通过抽水泵排水,降低能耗;设置液位传感器18,当雨水腔12内积水达到液位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打开抽水泵排水,液位传感器18与抽水泵
之间可形成联动,此为现有技术,实现自动排水,从而可以解决电缆沟内积水的问题,避免电缆在水中浸泡的问题,降低了电缆的损耗,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缆使用的可靠性。
27.作为优选,所述电缆腔14的背面设置加强筋条14.1。
28.作为优选,所述沟底的背面设置固定筋条19。
29.作为优选,所述沟盖20与沟体10之间还设置缓冲层23。
30.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沟体(10),所述沟体(10)顶部设置沟盖(20),所述沟盖(20)一侧与沟体(10)顶部铰接,另一侧与沟体之间设置锁具(30);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0)内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带孔的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两侧与沟壁连接,所述分隔板(11)下方与沟底之间形成雨水腔(12),所述分隔板(11)顶面两侧设置带孔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与分隔板(11)顶面之间形成电缆腔(14);所述电缆腔(14)的顶部还设置拱形腔盖(15),所述腔盖(15)的一侧与挡板(13)顶部的连接裙边铰接,形成可开合结构;所述锁具(30)与沟盖(20)背面之间设置空隙(21),与锁具(30)配套的钥匙(31)顶部设置提拉把手(31.1),钥匙(31)底部设置开锁齿纹,所述开锁齿纹上方设置提拉挡条(31.2),所述沟盖(20)上设置与提拉挡条(31.2)形状相匹配的缺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腔(12)底部设置透水孔(16)及抽水管(17),所述抽水管(17)与抽水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腔(12)侧壁设置液位传感器(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腔(14)的背面设置加强筋条(1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底的背面设置固定筋条(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盖(20)与沟体(10)之间还设置缓冲层(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排水及提拉锁定结构的电缆沟,包括截面为凹形的沟体,所述沟体顶部设置沟盖,所述沟盖一侧与沟体顶部铰接,另一侧与沟体之间设置锁具;所述沟体内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带孔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与沟壁连接,所述分隔板下方与沟底之间形成雨水腔,所述分隔板顶面两侧设置带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分隔板顶面之间形成电缆腔;所述电缆腔的顶部还设置拱形腔盖,所述腔盖的一侧与挡板顶部的连接裙边铰接,形成可开合结构;所述锁具与沟盖背面之间设置空隙,与锁具配套的钥匙顶部设置提拉把手,本电缆沟结构简单、沟盖开启省时省力、能够避免积水。能够避免积水。能够避免积水。


技术研发人员:宗青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