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6490发布日期:2022-12-20 23:5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集电线路主要有两种形式:电缆集电线路和架空集电线路。电缆集电线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受恶劣气候影响小,采用直埋敷设方式较容易实施,敷设路径灵活。架空集电线路走向灵活,在部分不适宜直接开挖的区域可架设穿越,导线架设在空气中,其故障点容易发现,同时架空集电线路仅需树立杆塔的地方进行征地,征地面积小。一般而言,集电线路主要由杆塔基础、杆塔、导线、横担、绝缘子、金具、拉线等组成。
3.目前,集电线路的悬垂绝缘子(防风偏绝缘子)挂点处与杆塔横担比较近,导致有大量鸟类在此栖息、休整,所落下的粪便会因为挂点处的导流效果不好而容易引起绝缘子污闪发生跳闸,从而造成集电线路的防护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旨在提高对集电线路本体的防护性能。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6.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防护体;所述防护体上设有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安装间隙;并且所述第一防护板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牵引侧边,所述第二防护板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定位侧边;所述第一牵引侧边可从所述第一安装间隙上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牵引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侧边抵接,从而牵引所述第一防护板中部折弯且形成第一导流弧面。
7.优选的,当所述第一牵引侧边从所述第一安装间隙内的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形成第二导流弧面;所述第二导流弧面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侧部衔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弧面与所述第一导流弧面处于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安装内弧面;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内弧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内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内弧面形成第一安装内腔,所述第一安装内腔用于安装集电线路本体。
10.优选的,所述集电线路保护结构还包括中心体,所述中心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内腔,并且所述中心体用于与所述集电线路本体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中心体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柱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外壁、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用于与所述集电线路本体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防护体选用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防护体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集电线路保护结构还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分别穿过其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另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孔,以使两个所述防护体连接为一体。
13.优选的,其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间隙和另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间隙处于错位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两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着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凸块沿着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凸块交叉交错设置。
15.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凸块和至少两个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沿着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四凸块沿着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所述第四凸块与所述第三凸块交叉交错设置。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防护板的第一牵引侧边沿着第一安装间隙运动至第一定位侧边,以实现第一防护板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板的第二端抵接,从而牵引第一防护板的中部发生摆动运动并且形成第一导流弧面;通过该第一导流弧面可以减少外部飞行物对集电线路本体冲刺撞击,还可以使得外界的异物沿着第一导流弧面进行快速对外排放,又由于集电线路本体设置在不同于导流排放方向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减少对集电线路本体的污染腐蚀,进而提高对集电线路本体的防护性能,防止线路发生污闪事故。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一实施例的防护体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2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中心体11第一限位块12第一支撑柱13第二限位块21第一防护板211第一牵引侧边212第一凸块213第二凸块214第一安装内弧面215第一导流弧面22第二防护板221第一定位侧边222第三凸块223第四凸块224第二安装内弧面225第二导流弧面
23第一安装孔24第一安装间隙3第一安装柱4集电线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电线路保护结构。
27.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集电线路保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防护体;所述防护体上设有第一防护板21和第二防护板22;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一安装间隙24;并且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牵引侧边211,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定位侧边221;所述第一牵引侧边211可从所述第一安装间隙24上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牵引侧边211与所述第一定位侧边221抵接,从而牵引所述第一防护板21中部折弯且形成第一导流弧面215。
2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防护板的第一牵引侧边沿着第一安装间隙运动至第一定位侧边,以实现第一防护板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板的第二端抵接,从而牵引第一防护板的中部发生摆动运动并且形成第一导流弧面;通过该第一导流弧面可以减少外部飞行物对集电线路本体冲刺撞击,还可以使得外界的异物沿着第一导流弧面进行快速对外排放,又由于集电线路本体设置在不同于导流排放方向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减少对集电线路本体的污染腐蚀,进而提高对集电线路本体的防护性能,防止线路发生污闪事故。
29.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间隙24可选用角度为10度的扇形安装间隙。该结构可以保障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摆动折叠且形成第一导流弧面的流畅性,并且可以保障结构的稳定性。
30.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第一端为一体成型设置;通过该方式可以提高防护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第一端处的安装过快发生断裂变形。
31.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防护体选用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防护体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23;所述集电线路保护结构还设有第一安装柱23,所述第一安装柱23分别穿过其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孔23以及另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孔23,以使两个所述防护体连接为一体。其中,第一安装柱23选用螺纹安装柱;第一安装孔23选用螺纹安装孔;通过多重防护体组装形成多重防护层,可以避免外层第一导流弧面被破坏后对集电线路本体的腐蚀磨损等;从而提高防护性能。
32.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间隙24和另一所述防护体的第一安装间隙24处于错位设置。该结构可以避免处于同一直线时杂物从第一安装间隙中直接渗透,从而提高对集电线路本体的防护性能,实现防鸟害的作用,防止集电线路本体发生污闪事故。
33.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当所述第一牵引侧边211从所述第一安装间隙24上的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防护板22上形成第二导流弧面225;所述第二导流弧面225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侧部衔接连接。通过第一导流弧面的初次导流和第二导流弧面的再次导流功能,可以提高外界的异物对外排放速度,保障防护体上的清洁度,提高防护体对集电线路体的保护性能。
34.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导流弧面225与所述第一导流弧面215处于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导流弧面225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弧面215的下方。通过上方的第一导流弧面的初步倾斜导流以及第二导流弧面的变向倾斜导流作用,可以提高外界的异物的排放速度,减少残留量。
35.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防护板2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块212和至少两个第二凸块213;所述第一凸块212沿着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凸块213沿着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凸块213与所述第一凸块212交叉交错设置。其中,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呈圆弧状;通过圆弧状的第一、二凸块可以提高第一防护板的支撑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外界异物的导流速度。
36.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防护板22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凸块222和至少两个第四凸块223;所述第三凸块222沿着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四凸块223沿着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所述第四凸块223与所述第三凸块222交叉交错设置。其中,第三凸块222和第四凸块223呈圆弧状;通过圆弧状的第三、四凸块可以提高第二防护板的支撑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外界异物的导流速度。
37.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防护板21的中部设有第一安装内弧面214;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二安装内弧面224;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内弧面224与所述第一安装内弧面214形成第一安装内腔,所述第一安装内腔用于安装集电线路本体4。
38.其中,集电线路保护结构还包括中心体1,所述中心体1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内腔,并且所述中心体1用于与所述集电线路本体4连接。
39.其中,如图2所示,中心体1包括第一限位块11、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1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2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11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内壁、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3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的外壁、所述第二防护板22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2
用于与所述集电线路本体4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柱12内设有第二安装内腔,所述第二安装内腔与集电线路本体4卡接。通过第一、二限位块对第一、二防护板的限位夹持作用,可以避免防护体滑动错位,从而提高安装稳定性。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