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双镜头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1151发布日期:2022-10-29 06:4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双镜头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马达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体式双镜头马达。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两镜头模块已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用户可以执行各种摄影,例如,大广角对焦镜头,与防手振镜头并存,而因为尺寸的缘故, 两镜头驱动机构通常靠得相当近,因此设置在不同镜头驱动模块内的磁铁容易产生磁漏干扰,并导致镜头的对焦速度及准确度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如何能设计出一种可防止不同镜头驱动模块之间产生磁干扰的双镜头照相系统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3.双镜头的概念最早由t社所提出(us10656365b2/cn106873121b), 上述专利中,磁石配置为2(af)+4(ois),共用了外壳及底座减少成本, 即此设计共用了底座, 容易导致两颗马达组装的良率互相影响, 如若单一马达良率同为90%, 则整体良率为81%, 这是缺点。
4.申请号为us20210176400a1的专利公开了双镜头模组,其中,第一相机单元包括自动对焦致动器,自动对焦致动器包括一对双级磁体, 以推动af镜头。第二相机单元包括光学图像稳定和自动聚焦致动器,光学图像稳定和自动对焦致动器包括位于角落的4个磁体, 可以进行对焦与防手振等3个方向驱动,为分体式马达设计, 整体组装时通常还需要一框架结合, 除了增加成本, 且制程及尺寸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体式双镜头马达。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一体式双镜头马达,包括:第一镜头驱动装置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镜头驱动装置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共用一体式外壳;所述第一镜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一运动部包括第一载体、以及设置所述第一载体相对两侧的两组第一磁石;所述第二镜头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二运动部包括第二载体、框体、以及设置所述第二载体四周的三组第二磁石和一组无充磁配重单元;所述无充磁配重单元靠近于所述第一运动部;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8.上述双镜头马达中,第一镜头驱动装置作为自动对焦马达,第二镜头驱动装置作为防手振马达,其中,第一镜头驱动装置采用两对边第一磁石的布置,第二镜头驱动装置则采用三边第二磁石的布置,且第四边摆放了无充磁配重单元来进行配重,两镜头模组则以无充磁配重单元的边尽可能贴近排列,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整体尺寸并减少两个马达之间的磁漏,避免造成互相干扰。两个底座,即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组装时可进行单独组装再拼合,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组装良率。
9.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第一磁石远离所述第一载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磁厄铁。
10.第一导磁厄铁的设置可以增强两组第一磁石之间的磁吸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周
围磁场所造成的干扰。
11.进一步地,三组所述第二磁石和一组所述无充磁配重单元远离所述第二载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磁厄铁。
12.第二导磁厄铁的设置可以增强三组第二磁石之间的磁吸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周围磁场所造成的干扰,同时与第一导磁厄铁相互配合,减少两组第一磁石与三组第二磁石之间的磁吸力,从而大大降低两个马达之间的磁力干扰。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磁厄铁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第二导磁厄铁包括安装部和导磁部,所述安装部放置于所述第二磁石或无充磁配重单元上,所述导磁部位于三组所述第二磁石的外侧和一组所述无充磁配重单元的外侧。
14.因此,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安装部卡放在第二磁石或无充磁配重单元的上表面即可,此时,导磁部伸出于第二载体的四个侧面并同时向第二载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由此即可处于三组第二磁石的外侧,同时也处于无充磁配重单元的外侧,以实现第二磁石磁力的增强及配重的均衡。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阻隔墙,所述阻隔墙靠近于所述第二运动部,所述阻隔墙内设置有若干空腔。
16.阻隔墙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屏蔽两个马达之间的磁场产生的干扰,同时阻隔墙内部的空腔的设置可以使得阻隔墙轻量化,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卡块相匹配的定位卡槽。
18.定位卡块和定位卡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对位安装,即在分别完成两个马达的组装后,再通过对位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二者可以共用一个一体式外壳,从而提高双镜头马达组装的良率。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动部还包括第一上弹片、第一线圈和第一下弹片,所述第一载体位于所述第一上弹片和第一下弹片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上弹片和第一下弹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一载体上、并与所述第一磁石相对。
20.第一运动部通过给第一线圈通电流,并配合第一磁石产生的磁场,即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实现移动,实现对焦功能,可以理解的,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相应的线路板。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动部还包括第二上弹片、第二线圈、第二下弹片、平面线圈和若干悬丝,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上弹片、第二下弹片以及若干所述悬丝悬挂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载体上,所述平面线圈位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22.同样的,第二运动部通过给第二线圈和平面线圈通电流,并配合第二磁石产生的磁场,即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实现多个方向的移动,实现防手振功能,可以理解的,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相应的线路板。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圈与三组所述第二磁石和一组所述无充磁配重单元相对,所述平面线圈为三个,三个所述平面线圈分别与三组所述第二磁石相对。
24.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外壳由非导磁性材料制成。
25.非导磁性的一体式外壳,用于保护第一镜头驱动装置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第一镜头驱动装置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产生的磁场对外部元件所造成的干扰。
26.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7.本实用新型的双镜头马达,第一镜头驱动装置采用两对边第一磁石的布置,第二镜头驱动装置则采用三边第二磁石的布置,且第四边摆放了无充磁配重单元来进行配重,两镜头模组则以无充磁配重单元的边尽可能贴近排列,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整体尺寸并减少两个马达之间的磁漏,避免造成互相干扰。另外,即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组装时可进行单独组装再拼合,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爆炸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结构装配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导磁厄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际量测磁力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00-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10-第一底座;111-阻隔墙;112-空腔;113-定位卡块;120-第一载体;130-第一磁石;140-第一导磁厄铁;150-第一线圈;160-第一上弹片;170-第一下弹片;200-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10-第二底座;211-平面线圈;212-定位卡槽;220-第二载体;221-第二线圈;230-框体;240-第二磁石;250-无充磁配重单元;260-第二导磁厄铁;261-安装部;262-导磁部;270-第二上弹片;280-第二下弹片;290-悬丝;300-一体式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36.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为。
37.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一体式双镜头马达,包括: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共用一体式外壳300;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包括第一底座110、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一底座110上的第一运动部,第一运动部包括第一载体120、以及设置第一载体120相对两侧的两组第一磁石130;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包括第二底座210、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二底座210上的第二运动部,第二运动部包括第二载体220、框体230、以及设置第二载体220四周的三组第二磁石240和一组无充磁配重单元250;无充磁配重单元250靠近于第一运动部;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21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作为自动对焦马达,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作为防手振马达,其中,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采用两对边第一磁石130的布置,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则采用三边第二磁石240的布置,且第四边摆放了无充磁配重单元250来进行配重,两镜头模组则以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边尽可能贴近排列,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整体尺寸并减少两个马达之间的磁漏,避免造成互相干扰。两个底座,即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210
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组装时可进行单独组装再拼合,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组装良率。
39.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采用, 保持了第二运动部的对称性, 从而改善了第二运动部的动态特性, 进而加大了驱动控制的频宽。唯ois x 方向的推力会因此而减小, 但经模拟分析与实际验证结果, 此方向的磁推力仍然合乎要求, 另外, 也可透过适度的加大对称端的磁石大小, 来增加磁推力。请具体参考图6,在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下, ois x & ois y的行程(stroke)都可以符合需求(常规是≧100um @ 100ma)0)。一般而言ois x方向因为单一磁石,则可以通过增加相对的线圈扎数来增加它的推力。
40.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磁石130远离第一载体120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磁厄铁140。具体的,第一磁石130为双极磁石,两组第一磁石130分别位于x方向上的两侧,相应的,两块第一导磁厄铁140则分布于两组第一磁石130的外侧,第一导磁厄铁140可安装在一体式外壳300上。
41.第一导磁厄铁140的设置可以增强两组第一磁石130之间的磁吸力,同时可进一步降低其周围磁场所造成的干扰。
42.在本实施例中,三组第二磁石240和一组无充磁配重单元250远离第二载体220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磁厄铁260。具体的,无充磁配重单元250与第二磁石240的形状和重量一致,其中,框体230环绕第二载体220四周设置,框体23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无充磁配重单元250与第二磁石240的凹槽,使得无充磁配重单元250或者第二磁石240位于框体230的内侧以及第二载体220的外侧之间。相应地,第二导磁厄铁260则位于无充磁配重单元250或者第二磁石240的外侧与框体230的内侧之间。
43.第二导磁厄铁260的设置可以增强三组第二磁石240之间的磁吸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周围磁场所造成的干扰,同时与第一导磁厄铁140相互配合,减少两组第一磁石130与三组第二磁石240之间的磁吸力,从而大大降低两个马达之间的磁力干扰。
44.请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磁厄铁260为一体成型式结构,第二导磁厄铁260包括安装部261和导磁部262,安装部261放置于第二磁石240或无充磁配重单元250上,导磁部262位于三组第二磁石240的外侧和一组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外侧。具体的,安装部261可搭接于第二磁石240或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顶部,导磁部262于安装部261为一体弯折式的结构,从而可以将导磁部262设置在第二磁石240或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外侧。
45.因此,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安装部261卡放在第二磁石240或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上表面即可,此时,导磁部262伸出于第二载体220的四个侧面并同时向第二载体22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由此即可处于三组第二磁石240的外侧,同时也处于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的外侧,以实现第二磁石240磁力的增强及配重的均衡。
46.请参考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110上设置有阻隔墙111,阻隔墙111靠近于第二运动部,阻隔墙111内设置有若干空腔112。
47.阻隔墙11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屏蔽两个马达之间的磁场产生的干扰,同时阻隔墙111内部的空腔112的设置可以使得阻隔墙111轻量化,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110设置有定位卡块113,第二底座210设置有与定位卡块113相匹配的定位卡槽212。当然,定位卡块113可以设置在第二底座210上,相应的,定位卡槽212则设置于第一底座110上。
49.定位卡块113和定位卡槽212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210之间
的对位安装,即在分别完成两个马达的组装后,再通过对位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210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二者可以共用一个一体式外壳300,从而提高双镜头马达组装的良率。
50.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动部还包括第一上弹片160、第一线圈150和第一下弹片170,第一载体120位于第一上弹片160和第一下弹片170之间、并通过第一上弹片160和第一下弹片170安装在第一底座110上,第一线圈150位于第一载体120上、并与第一磁石130相对。
51.第一运动部通过给第一线圈150通电流,并配合第一磁石130产生的磁场,即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实现移动,实现对焦功能,可以理解的,第一底座110上设置有相应的线路板。可以理解的,第一底座110上应设置有与用于控制第一运动部的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连接的引脚,引脚用于与其它电子元件连接。
5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运动部还包括第二上弹片270、第二线圈221、第二下弹片280、平面线圈211和若干悬丝290,第二载体220通过第二上弹片270、第二下弹片280以及若干悬丝290悬挂在第二底座210上,第二线圈221位于第二载体220上,平面线圈211位于第二底座210上。
53.同样的,第二运动部通过给第二线圈221和平面线圈211通电流,并配合第二磁石240产生的磁场,即在安培力的作用下藉由悬丝290实现多个方向的移动,即x & y 向和z方向,实现防手振功能。可以理解的,第二底座210上应设置有与用于控制第二运动部的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连接的引脚,引脚用于与其它电子元件连接。
54.在本实施例中,平面线圈211为三个,第二线圈221与三组第二磁石240和一组无充磁配重单元250相对,三个平面线圈211分别与三组第二磁石240相对。其中,第二线圈221环绕设置在第二载体220的外周,平面线圈211与位于第二底座210上的线路板电性连接。
55.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式外壳300由非导磁性材料制成。非导磁性的一体式外壳300,用于保护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产生的磁场对外部元件所造成的干扰。
5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具有制程的独立性与良率的独立性,双镜头马达在进行组装时,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210采用分离式设计,但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和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共用一体式的外壳。其组装流程如下,程序上先组装第二镜头驱动装置200,之后测试确认为良品之后,再进行组装第一镜头驱动装置100,之后再进行测试。如此一来,不需要在完全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测试,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容错率和产品良率。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9.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
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