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2646发布日期:2022-11-09 07:1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绕线机。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电机转子等产品生产时需要将电导线等反复缠绕多圈而形成线圈。为了提高线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及提高线圈的生产效率,现企业一般采用线圈绕线机进行生产;
3.目前部分用于线圈生产的线圈绕线机为了美观以及减少外部灰尘以及杂物的干扰,多会设置呈柜式结构,但这样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以及后期的维修工作来说却会造成相当不便,由于机架的内部空间狭小以及机架难以拆卸,导致工作人员难以快速进行设备全面的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圈绕线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圈绕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内框架,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所述机体的背端固定连接有背罩,所述背罩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四个所述丝杠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且四个螺套分别与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背罩设置有丝杠同步驱动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靠近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位置均匀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内表面对应限位凸起的位置均开设有对接槽,且限位凸起嵌设于对接槽的内侧,在第一侧架以及第二侧架闭合至机体左右两端后,便于通过内框架对两端侧架进行辅助定位,利于减轻丝杠的支撑压力,从而便于延长该绕线机外部结构的使用寿命。
7.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同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两个连接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背罩的背端,且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背罩的内侧,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转动连接于背罩内部上下两侧,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丝杠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背罩的内壁,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中心处与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锥齿轮,且两个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启动电机,使其通过锥齿轮之间的传动来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则通过上下两侧的第二齿轮带动两个连接轴同时旋转,因此背罩左右两侧的丝杠得以完成同步旋转,以便于控制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利于实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同时靠近或远离机体。
8.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便于通过支脚稳定支撑机体,避免机体轻易出现滑动,万向轮的设置可便于辅助支撑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同时方便侧架的滑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架的外表面顶侧开设有通口,便于线材被拉入机体内。
10.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螺套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便于相邻螺套之间相互支撑以及限位,提升两者的支撑性能。
11.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机门,便于通过关闭机门来避免外界物体误进入机体的内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丝杠同步组件来使背罩左右两侧的丝杠同步转动,以便于控制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利于实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同时远离机体,因此机体的左右两端得以完全敞开,便于工作人员直接检修机体内侧靠近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部件,从而扩大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再次通过丝杠同步组件来使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同时靠近机体直至与机体闭合,从而快速完成机体的封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不会影响机体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端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机体;101、内框架;102、机门;2、限位凸起;3、电机;4、支脚;5、第一侧架;501、通口;6、第二侧架;7、万向轮;8、背罩;9、对接槽;10、第一齿轮;11、锥齿轮;12、连接轴;13、丝杠;14、第二齿轮;15、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图1至图3所示,涉及一种线圈绕线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内框架101,机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机体1的背端固定连接有背罩8,背罩8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13,四个丝杠1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5,且四个螺套15分别与第一侧架5、第二侧架6之间固定连接,背罩8设置有丝杠同步驱动组件。
21.图1所示,机体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机门102,便于通过关闭机门102来避免外界物体误进入机体1的内部。
22.图1所示,第一侧架5的外表面顶侧开设有通口501,便于线材被拉入机体1内。
23.图1和图2所示,机体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脚4,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便于通过支脚4稳定支撑机体1,避免机体1轻易出现滑动,万向轮7的设置可便于辅助支撑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同时方便侧架的滑动。
24.图2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螺套15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便于相邻螺套15之间相互支撑以及限位,提升两者的支撑性能。
25.图2所示,丝杠同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第一齿轮10和两个连接轴12,电机3固定
连接于背罩8的背端,且电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背罩8的内侧,两个连接轴12分别转动连接于背罩8内部上下两侧,且连接轴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丝杠13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轴12的外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0啮合于两个第二齿轮14之间,且第二齿轮14转动连接于背罩8的内壁,第一齿轮10的外表面中心处与电机3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锥齿轮11,且两个锥齿轮11之间啮合连接,启动电机3,使其通过锥齿轮11之间的传动来带动第一齿轮10旋转,第一齿轮10则通过上下两侧的第二齿轮14带动两个连接轴12同时旋转,因此背罩8左右两侧的丝杠13得以完成同步旋转,以便于控制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利于实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同时靠近或远离机体1。
26.图1和图3所示,内框架101靠近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的位置均匀设置有限位凸起2,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的内表面对应限位凸起2的位置均开设有对接槽9,且限位凸起2嵌设于对接槽9的内侧,在第一侧架5以及第二侧架6闭合至机体1左右两端后,便于通过内框架101对两端侧架进行辅助定位,利于减轻丝杠13的支撑压力,从而便于延长该绕线机外部结构的使用寿命。
27.在检修线圈绕线机时,通过开启机门102以便于使机体1内的部件部分露出,接着通过丝杠同步组件来使背罩8左右两侧的丝杠13同步转动,以便于控制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利于实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同时远离机体1,因此机体1的左右两端得以完全敞开,便于工作人员直接检修机体1内侧靠近第一侧架5与第二侧架6的部件,从而扩大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再次通过通过丝杠同步组件来使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同时靠近机体1直至与机体1闭合,从而快速完成机体1的封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不会影响机体1的整体性。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