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9795发布日期:2023-03-14 18:5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组件边框用于将电池片、玻璃等组成的层压件封装保护起来,使得光伏组件的强度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便于光伏组件的运输和安装。
3.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边框可以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形成夹固空间,夹固空间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外边沿。
4.目前,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通常通过相互配合的锯齿咬合连接。在通过相应工装或设备进行挤压安装,使得上边框和下边框咬合连接后,上边框和下边框不便于拆卸,层压件需返工时只能将上边框和下边框破坏,不仅不便于返修,而且增大了光伏组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便于光伏组件边框的拆卸,利于对光伏组件进行返修,降低光伏组件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和连接件,上边框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紧固孔。下边框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外边沿的夹固空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对应。连接件可拆卸地紧固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中。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连接部,下边框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固空间,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外边沿,从而使得上边框和下边框对于光伏组件的外边沿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使得层压件被封装保护。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连接件,且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对应。连接件可拆卸地紧固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中,从而使得上边框可拆卸连接于下边框,不仅增强了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便于上边框和下边框的拆卸,这种情况下,在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返修时,无需破坏上边框和下边框的结构,便可对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拆卸,以对层压件进行返修,使得上边框和下边框可重复利用,降低光伏组件成本。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的轴线平行于层压件的侧面的长度方向。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的轴线垂直于层压件的侧面的长度方向。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凹凸嵌合结构。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凹凸嵌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嵌合连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在层压件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区域,增大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沿层压件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阻力,提升了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作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一凹陷结构,第一紧固孔贯穿第一凸出结构。第二连接部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第二紧固孔贯穿第二凸出结构,第一凸出结构用于与第二凹陷结构嵌合,第一凹陷结构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嵌合。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第一连接部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一凹陷结构,第一紧固孔贯穿第一凸出结构,由此表明,第一凸出结构的数量为多个,连接件穿过第一凸出结构。第二连接部包括交替布置的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第二紧固孔贯穿第二凸出结构,即第二凸出结构的数量为多个,连接件穿过第二凸出结构。第一凸出结构与第二凹陷结构嵌合,第一凹陷结构与第二凸出结构嵌合,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嵌合连接。当第一凸出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时,使得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提升了连接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牢固性。多个第一凸出结构的设置,应理解的是,相应的,第一凹陷结构、第二凸出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均为多个,增大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间接地增大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相对移动的阻力,提升了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为方形结构、弧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扩大了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的种类以及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嵌合连接的方式,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均为螺纹孔,连接件螺纹连接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于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光伏组件边框的结构较为简单,连接件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且装拆方便。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为连接杆,连接杆过盈插入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中。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连接件为连接杆,连接杆插入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中,使连接杆过盈连接于上边框和下边框,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承载能力更高,能够抵抗冲击振动载荷。同时,扩大了连接件的种类以及连接件与上边框和下边框的连接方式的多样性,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工以及取材。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杆为圆形杆、多边形杆或星形杆。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扩大了连接杆的种类,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连接件与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一组第一紧固孔和一组第二紧固孔一一对应。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连接件与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一组第一紧固孔和一组第二紧固孔一一对应,有利于增强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作用,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位于夹固空间内,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缓冲垫。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首先,缓冲垫能够缓冲层压件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震动。其次,缓冲垫能够增加层压件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弹性阻尼,增大了层压件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光伏组件边框设置于层压件的外边沿的稳固性,加强了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作用。再者,缓冲垫能够密封层压件和光伏组件边框,减少水汽等渗入。另外,缓冲垫可以避免边框与层压件刚性接触,避免层压件损伤。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垫与第一夹持部接触的一面和/或缓冲垫与第二夹持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将光伏组件边框包覆在层压件的外边沿时,能够增大光伏组件边框与层压件在缓冲垫的防滑结构位置处的压力,进一步使得光伏组件边框与缓冲垫以及缓冲垫与层压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强光伏组件边框设置在层压件外的稳固性,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保护作用。另外,防滑结构能够增强缓冲垫对于层压件的密封作用,减少水汽等渗入层压件。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滑结构为锯齿状结构、凸点结构或波纹状结构。
2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边框,边框环绕设置于层压件的外边沿,另外,边框也可以间隔设置于层压件的外边沿。边框为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光伏组件边框。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边框环绕设置于层压件的外边沿,此时,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效果较好。边框间隔设置于层压件的外边沿,在保证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作用的前提下,能够节约边框的材料使用,降低材料成本。
31.另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光伏组件边框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边框与缓冲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边框与缓冲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边框的左视示意图一;
39.图7为与图6中的上边框相配合的下边框的左视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边框的左视示意图二;
4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中的上边框与下边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43.图11为图10中的连接件的左视示意图。
44.附图标记:
45.1—上边框,11—第一夹持部,12—第一连接部,121—第一紧固孔,122—第一凸出结构,123—第一凹陷结构,2—下边框,21—第二夹持部,22—第二连接部,221—第二紧固孔,222—第二凸出结构,223—第二凹陷结构,3—连接件,4—缓冲垫,41—防滑结构,5—层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光伏组件的边框用于将电池片、玻璃等组成的层压件的四周边沿封装保护起来,使得光伏组件的强度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便于光伏组件的运输和安装。层压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四周侧面。示例性地,层压件的第一面可以为层压件的面向太阳的正面,那么,对应的层压件的第二面为层压件的背向太阳的背面。层压件的厚度即为层压件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52.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边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形成夹固空间,夹固空间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外边沿。
53.目前,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通常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锯齿,在通过相应工装或设备
进行挤压安装,使得上边框和下边框通过锯齿咬合连接时,一方面,锯齿在咬合过程中,易损坏,使得咬合效果降低,进一步使得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锯齿咬合连接的上边框和下边框,无法再进行拆卸,返工时只能将其破坏,不仅不便于返修,而且增大了光伏组件的成本。
5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上边框1、下边框2和连接件3,上边框1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2设置有第一紧固孔121。下边框2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设置有第二紧固孔221。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之间形成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5外边沿的夹固空间。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对应。连接件3可拆卸地紧固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
5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上边框1和下边框2,上边框1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下边框2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之间形成夹固空间,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5外边沿,从而使得上边框1和下边框2对于光伏组件的外边沿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连接件3,且第一连接部12设置有第一紧固孔121,第二连接部22设置有第二紧固孔22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对应。连接件3可拆卸地紧固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从而使得上边框1可拆卸连接于下边框2,不仅增强了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便于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拆卸,这种情况下,在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返修时,无需破坏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结构,便可对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拆卸,以对层压件5进行返修,使得上边框1和下边框2可重复利用,降低光伏组件成本。
56.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5所示,上边框1和下边框2均为l形结构,使用时,上边框1和下边框2相对设置。上边框1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第一夹持部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的上端,当然,实际情况下,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也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上边框1。同样的,下边框2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二夹持部21的一端紧固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2的下端,当然,实际情况下,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也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下边框2。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相对的一面之间形成夹固空间,光伏组件的层压件5的外边沿位于夹固空间内。
57.调整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位置,使得上边框1和下边框2分别夹紧在层压件5相对的两面上,此时,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对应。即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配合,使得第一紧固孔121的轴线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重合,利于连接件3同时可拆卸地紧固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连接件3将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相对位置锁定,保证了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夹固效果。拆卸时,只需要将连接件3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拆卸下来,即可解除上边框1和下边框2相对位置的锁定,上边框1和下边框2可以轻松分离拆卸。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层压件的某一侧边沿上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平行于光伏组件边框所在的层压件的一侧面的长度方向。连接件3穿过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紧固孔221,使得连接件3沿
层压件的对应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将上边框1和下边框2连接。
59.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图2和图6至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为凹凸嵌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嵌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在层压件5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互交叉的区域,增大了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沿层压件5的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阻力,提升了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支撑保护作用。
60.参见图1、图2和图4至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相接触的两面沿层压件5的厚度方向排布。第一连接部12包括沿层压件的侧面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的第一凸出结构122和第一凹陷结构123,第一紧固孔121贯穿第一凸出结构122。第二连接部22包括沿层压件5的侧面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的第二凸出结构222和第二凹陷结构223,第二紧固孔221贯穿第二凸出结构222,第一凸出结构122用于与第二凹陷结构223嵌合,第一凹陷结构123用于与第二凸出结构222嵌合。
61.如此,第一凸出结构122与第二凹陷结构223嵌合,第二凹陷结构223用于容纳第一凸出结构122。第一凹陷结构123与第二凸出结构222嵌合,第一凹陷结构123用于容纳第二凸出结构222。应理解的是,相邻的第一凸出结构122之间形成第一凹陷结构123,第二凹陷结构223的两侧为第二凸出结构222。
62.另外,当第一凸出结构122的数量为多个时,使得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接触面积增大,提升了连接件3将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连接的牢固性。多个第一凸出结构122的设置,应理解的是,相应的,第一凹陷结构123、第二凸出结构222和第二凹陷结构223均为多个,增大了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之间的接触面积,间接地增大了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相对移动的阻力,提升了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63.作为另一种示例,设置于层压件的某一侧边沿上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垂直于该光伏组件边框所在的层压件5的侧面的长度方向。例如,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可以垂直于该侧面,或者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可以垂直于层压件5的正面。当然,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也可以与层压件5的侧面成一定角度,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接触的一面平行于层压件5上该光伏组件边框所在的一侧面,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的轴线垂直于层压件5上该光伏组件边框所在的一侧面,且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同轴设置,连接件3沿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宽度方向紧固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
64.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为第一连接部12靠近层压件5的一面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相对的一面形成夹固空间。此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2远离层压件5的一面与第二连接部22靠近层压件5的一面接触。当然,也可以设置为第二连接部22靠近层压件5的一侧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相对的一面形成夹固空间,此种情况下,第二连接部22远离层压件5的一面与第一连接部12靠近层压件5的一面接触,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以实际情况为准。
65.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12的第一凸出结构122数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
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应理解的是,当第一凸出结构122的数量确定时,那么第一凹陷结构123的数量是确定的。同样的,与第一凸出结构122嵌合的第二凹陷结构223的数量确定,那么,相邻的第二凹陷结构223之间形成的第二凸出结构222的数量也是确定的。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出结构122和第二凸出结构222可以设置为方形结构、弧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如图6至图9所示。也就是说,第一凸出结构122和第二凸出结构222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弧形或三角形。当然,并不限于此,扩大了凸出结构的种类以及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嵌合连接的方式,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凸出结构与凹陷结构相配合,增强了上边框1与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67.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均为螺纹孔,连接件3同时螺纹连接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如图10和图11所示,连接件3为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件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于上边框1和下边框2,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光伏组件边框的结构较为简单,连接件3与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且装拆方便。当需要拆装上边框1和下边框2时,只需旋转拧进或拧出连接件3,即可将上边框1和下边框2进行拆装。
6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连接杆,连接杆过盈插入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种。使连接杆过盈连接于上边框1和下边框2,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承载能力更高,能够抵抗冲击振动载荷。同时,扩大了连接件3的种类以及连接件3与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连接方式的多样性,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工以及取材。
69.进一步地,连接杆为圆形杆、多边形杆或星形杆中,当然,不限于此。如此,扩大了连接杆的种类,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
70.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连接件3的数量为多个,示例性的,连接件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多个连接件3可以平行设置。且每个连接件3与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一组第一紧固孔121和一组第二紧固孔221一一对应,每组第一紧固孔121包括一个或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一紧固孔121,每组第二紧固孔221包括一个或多个同轴布置的第二紧固孔221,即一个连接件3依次穿过同轴布置的一组第一紧固孔121和一组第二紧固孔221。如此,有利于增强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支撑保护作用,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7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缓冲垫4,缓冲垫4位于夹固空间内,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均设有缓冲垫4。
7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缓冲垫4具有弹性,缓冲垫4位于夹固空间内,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均设有缓冲垫4,缓冲垫4包覆于层压件5的外边沿,缓冲垫4能够缓冲层压件5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震动。其次,缓冲垫4能够增加层压件5和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弹性阻尼,增大了层压件5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光伏组件边框包覆于层压件5的外边沿的稳固性,加强了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支撑保护作用。再者,缓冲垫4能够密封层压件5和光伏组件边框,减少水汽等渗入层压件5。
73.具体实施时,在层压件5的第一面的边沿、第二面的边沿和侧面均设置有缓冲垫4,以免边框与层压件5刚性接触,使得光伏组价边框对层压件造成损伤。缓冲垫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便于缓冲垫的安装。当然,缓冲垫4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如边框覆盖层压件的第一面的宽度、边框覆盖层压件的第二面的宽度以及层压件的厚度,进行
选择设置安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缓冲垫可以为橡胶缓冲垫,当然并不限于此。
74.作为一种可选方式,缓冲垫4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41。示例性地,防滑结构41设置于缓冲垫4与上边框1的第一夹持部11接触的一面,或防滑结构41设置于缓冲垫4与下边框2的第二夹持部21接触的一面,或在缓冲垫4与上边框1的第一夹持部11接触的一面以及缓冲垫4与下边框2的第二夹持部21接触的一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41。当将光伏组件边框包覆在层压件5的外边沿时,能够增大光伏组件边框与层压件5在缓冲垫4的防滑结构41位置处的压力,进一步使得光伏组件边框与缓冲垫4以及缓冲垫4与层压件5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强光伏组件边框包覆在层压件5外的稳固性,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保护作用。另外,防滑结构41能够增强缓冲垫4对于层压件5的密封作用,减少水汽等渗入层压件5。
75.进一步的,防滑结构41可以为锯齿状结构、凸点结构或波纹状结构,当然,并不限于此。防滑结构41能够增强缓冲垫4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光伏组件边框包覆在层压件5的外边沿的稳固性。
76.目前,光伏组件边框通常采用全框设计,即层压件四周均用铝型材或钢型材包裹。这种情况下,光伏组件的边框载荷强度较高,但是,对于实际应用余量较大,造成组件的原材料成本较大。因此需要考虑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不同的边框结构,或者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引导客户采用成本较低的边框设计。
77.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5和边框,边框间隔设置于层压件5的外边沿。边框为以上任一实施例描述的光伏组件边框。
7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边框包括上边框1、下边框2和连接件3,上边框1包括相连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部12,下边框2包括相连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之间形成夹固空间,用于夹固光伏组件的层压件5外边沿,从而使得上边框1和下边框2对于光伏组件的外边沿起到支撑保护作用。第一连接部12设置有第一紧固孔121,第二连接部22设置有第二紧固孔22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配合。连接件3可拆卸地同时紧固于第一紧固孔121和第二紧固孔221中,从而使得上边框1可拆卸连接于下边框2,不仅增强了上边框1和下边框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便于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拆卸,这种情况下,在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返修时,无需破坏上边框1和下边框2的结构,便可对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拆卸,以对层压件5进行返修,使得上边框1和下边框2可重复利用,降低光伏组件成本。
79.不仅如此,边框间隔设置于层压件5的外边沿,在保证边框对于层压件5的支撑保护作用的前提下,能够节约边框的材料使用,降低材料成本。
80.当然,边框也可以环绕设置于层压件5的外边沿,以提升边框对于层压件的支撑保护效果。
8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