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7943发布日期:2023-01-04 09: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建设以及工业的发展,楼宇设施的规模逐渐增加,因此电梯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可用于容纳线缆,供其穿过。
3.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一般分为上盖和底槽部分,上盖和底槽连接后用于液体或线缆或者供其流通或穿过。现有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在安装上操作不便捷,且安装后的牢固性得不到保证。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申请号为202121540205.0的专利文件中,卡接块与卡盖之间的卡合形式,只在卡接块一侧设置只设置槽口,只在卡盖一侧设置与槽口卡接的凸起,是一侧卡合的方式,在底槽放置物体后,由于底槽以及物体的重力,底槽与卡盖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得不到保证,底槽容易与卡盖脱落。又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申请号为201920039201.0的专利文件,卡槽设置为一边带直边,另一边设置为内凹槽的槽口形式,卡接头一侧设置为直边,另一侧设置有与内凹槽适配的凸起,是一侧卡合的方式,同样使得卡接头与卡槽卡接后容易脱落,且卡槽与卡接头连接时采用直插,卡槽带直边和内凹槽的两侧受力不一致,使得操作不方便。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组装不便捷,安装后牢固性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包括上盖和设置在上盖下方的底槽,所述底槽包括外槽壁、设置在外槽壁内的内槽壁以及若干用于连接外槽壁和内槽壁的连接柱,所述外槽壁包括一号底壁和设置在一号底壁两侧的两个一号侧壁,所述内槽壁包括二号底壁和设置在二号底壁两侧的两个二号侧壁。所述底槽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与一号侧壁连接的一号板、与二号侧壁连接的二号板以及连接一号板和二号板的弧板,所述一号板、二号板和弧板构成圆型槽,所述一号板的末端和二号板的末端构成与圆型槽连通的豁口,所述豁口由上端向下端收缩,所述上盖包括有两个用于与圆型槽一一卡接的圆柱,所述圆柱沿轴心线设置有一号贯通孔,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与一号贯通孔连通的t型孔。
8.进一步的是:所述一号侧壁与一号底壁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圆弧倒角结构,所述二号侧壁和二号底壁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圆弧倒角结构,所述一号圆弧倒角结构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之间设置有一根斜连接柱,所述斜连接柱两端分别与一号圆弧倒角结构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的中点相连。
9.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盖两端均设置有三号板,两个所述三号板相对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凸起,两个所述一号板外侧均设置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
10.进一步的是:所述一号板和二号板均向底槽内部倾斜,所述一号侧壁的外表面与三号板的外表面对齐。
11.进一步的是:所述二号底壁上设置有两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端为圆弧凸起结构,两个所述加强筋关于二号底壁中轴线对称。
12.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柱与二号底壁以及一号底壁形成若干腔体,若干所述腔体关于底槽的中轴线对称,所述腔体包括若干一号腔体和二号腔体,所述一号腔体体积小于二号腔体体积,位于两根所述加强筋之间的底槽内均设置为一号腔体。
13.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圆柱与圆型槽直接进行卡合,从圆柱的两侧进行卡合,既能够保证组装便捷,又能够使得上盖和底槽连接后更加牢固。
15.2、一号圆弧倒角结构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能够使得底槽外部平滑,连接柱连接一号圆弧倒角结构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能够减少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转角处的应力,保证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牢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底槽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上盖示意图。
19.图中标记为:1、上盖;2、底槽;21、外槽壁;22、内槽壁;23、连接柱;211、一号底壁;212、一号侧壁;221、二号底壁;222、二号侧壁;24、连接部;241、一号板;242、二号板;243、弧板;200、圆型槽;201、豁口;11、圆柱;12、一号贯通孔;13、t型孔;213、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23、二号圆弧倒角结构;14、三号板;141、凸起;2411、凹槽;25、加强筋;300、一号腔体;400、二号腔体;230、斜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包括上盖1和设置在上盖1下方的底槽2,所述底槽2包括外槽壁21、设置在外槽壁21内的内槽壁22以及
若干用于连接外槽壁21和内槽壁22的连接柱23,所述外槽壁21包括一号底壁211和设置在一号底壁211两侧的两个一号侧壁212,所述内槽壁22包括二号底壁221和设置在二号底壁221两侧的两个二号侧壁222。所述底槽2还包括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包括与一号侧壁212连接的一号板241、与二号侧壁222连接的二号板242以及连接一号板241和二号板242的弧板243,所述一号板241、二号板242和弧板243构成圆型槽200,所述一号板241的末端和二号板242的末端构成与圆型槽200连通的豁口201,所述豁口201由上端向下端收缩,所述上盖1包括有两个用于与圆型槽200一一卡接的圆柱11,所述圆柱11沿轴心线设置有一号贯通孔12,所述上盖1内还设置有与一号贯通孔12连通的t型孔13。
24.需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注塑结构。
25.实际装配时,圆柱11先经过豁口201再塞入圆型槽200中,此过程中,圆柱11的外壁向一号贯通孔12内和t型孔13方向挤压,使得圆柱11卡接至圆型槽200内,随后圆柱11的外壁复位。
26.上述设计中,圆柱11与圆型槽200直接进行卡合,是从圆柱11的两侧进行卡合,既能够保证组装便捷,又能够使得上盖1和底槽2连接后更加牢固。
27.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一号侧壁212与一号底壁211连接处设置有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所述二号侧壁222和二号底壁221连接处设置有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所述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之间设置有一根斜连接柱230,所述斜连接柱230两端分别与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的中点相连。
28.通过设置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使得整个底槽2呈u型结构。实际使用时,两端分别与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的中点相连的连接柱23能够以外槽壁21为基准对内槽壁22进行支撑。
29.上述设计中,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能够使得底槽2外部平滑,斜连接柱230连接一号圆弧倒角结构213和二号圆弧倒角结构223能够减少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转角处的应力,保证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牢固。
30.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上盖1两端均设置有三号板14,两个所述三号板14相对一侧的末端设置有凸起141,两个所述一号板241外侧均设置有与凸起141适配的凹槽2411。
31.实际装配时,位于上盖1一端的三号板14的凸起141与其中一块一号板241的凹槽2411卡接,位于上盖1另一端的三号板14的凸起141与另外一块一号板241的凹槽2411卡接。
32.上述设计中,能够在圆柱11与原型槽卡接的状态下,通过凸起141与凹槽2411的卡接,进一步增大上盖1和底槽2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增强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使用寿命。
3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一号板241和二号板242均向底槽2内部倾斜,所述一号侧壁212的外表面与三号板14的外表面对齐。
34.上述设计中,一号侧壁212和三号板14的外表面齐平,能够保证电梯用中空机房线槽的两侧平整不突兀,增强美观。
3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二号底壁221上设置有两根加强筋25,所述加强筋25上端为圆弧凸起141结构,两个所述加强筋25关于二号底壁221中轴线对称。
36.需说明的是,加强筋25的延伸方向与底槽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等长。
37.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加强筋25不仅能够加强底槽2的强度,而且能够对且加强筋25的延伸方向与槽体的延伸方向相同,能够对底槽2内流通的物质进行引导,便于线缆在底槽2内束缚。
38.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柱23与二号底壁221以及一号底壁211形成若干腔体,若干所述腔体关于底槽2的中轴线对称,所述腔体包括若干一号腔体300和二号腔体400,所述一号腔体300体积小于二号腔体400体积,位于两根所述加强筋25之间的底槽2内均设置为一号腔体300。
39.实际使用时,底槽2会受到底槽2内的线缆的压力,底槽2受到的应力有中轴线向两侧逐渐减小。
40.上述设计中,通过将两根所述加强筋25之间的底槽2内均设置为一号腔体300,由于一号腔体300的体积小于二号腔体400的体积,即两根加强筋25之间的底槽2设置有较多的连接柱23,能够有效的对一号底壁211进行支撑,增强底槽2的稳定性。
41.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