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吊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9589发布日期:2023-01-04 09: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机吊座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吊座。


背景技术:

2.转向架包括构架、电机、电机吊座等,电机吊座与构架连接,电机吊挂于电机吊座,以此实现电机的安装固定。
3.目前,转向架的电机吊座为金属材质,整体重量大,不能满足高速轨道列车转向架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4.因此,如何使电机吊座轻量化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吊座,包括吊座主体和嵌件,所述吊座主体采用复合材料,所述吊座主体设有空腔,所述嵌件采用金属材料,所述嵌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吊座主体固定。
6.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座主体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分体成型并相互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围合形成所述空腔。
7.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座主体的顶部形成横梁连接部,用于连接构架横梁,所述第一座体具有第一主壁部、两个侧壁部和第一翻边部,两个所述侧壁部自所述第一主壁部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向所述第一主壁部的同一侧翻折,所述第一主壁部和两个所述侧壁部参与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一翻边部自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第一主壁部的顶端边缘向所述空腔外翻折,所述横梁连接部包括所述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用于与所述构架横梁的底面贴合固定。
8.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座体还具有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翻边部自所述侧壁部远离所述第一主壁部的边缘向所述空腔外翻折,所述第二座体具有第二主壁部和自所述第二主壁部的顶端边缘向顶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二主壁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粘接固定,所述第二主壁部参与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延伸部超出所述空腔的顶端腔口,所述横梁连接部包括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与所述构架横梁的侧立面贴合固定。
9.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翻边部和所述延伸部均设有连接孔,以通过所述连接孔和穿设于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构架横梁固定。
10.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座主体的底部形成电机连接部,电机连于所述电机连接部,所述嵌件靠近所述空腔的底端腔口布置,所述嵌件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座体对应所述通孔的一端孔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座孔,所述第二座体对应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孔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座孔,所述第一座孔、通孔和第二座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电机。
11.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座主体的横梁连接部和电机连接部之间设有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自顶至底逐渐向远离所述构架横梁的一侧倾斜,所述电机连接部竖直设置。
12.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机吊座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采用金属材料,所述轴套包括套本体和设置在套本体的一端外周的限位部,所述套本体穿过所述第一座孔伸到所述嵌件的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嵌件固定,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座体的外表面抵触并与所述第一座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电机的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轴套的内孔。
13.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套的外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所述轴套的限位部隔挡在连接电机的所述紧固件的头部和所述第一座体的外表面之间。
14.电机吊座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吊座主体还设有接地孔,用于连接接地线束。
15.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吊座,由于吊座主体采用重量轻的复合材料,所以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由于吊座主体设有空腔并在空腔内固定有金属嵌件,所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因此,能够兼顾轻量和高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吊座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为图1的e向视图;
18.图3为图1的d向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1构架横梁,02电机;
21.100吊座主体,101第一座体,101a第一主壁部,101b侧壁部,101c第一翻边部,101d第二翻边部,102第二座体,102a第二主壁部,102b延伸部,103连接孔,104第一座孔,105第二座孔,106接地孔,a横梁连接部,b中间部,c电机连接部,
22.200嵌件;
23.300轴套,301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1,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吊座包括吊座主体100和嵌件200。
26.吊座主体100采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相比金属材料,重量更轻,因此能够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具体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或者其他类型的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27.吊座主体100设有空腔,空腔结构的吊座主体100具有较高的强度,且能给嵌件200提供安装空间。
28.嵌件200设置在吊座主体100的空腔内,嵌件200与吊座主体100固定,具体可以粘接固定。嵌件200采用金属材料。通过在吊座主体100的空腔内固定嵌件200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机吊座的结构强度,保障电机吊座能够满足承载要求。
29.上述电机吊座,由于吊座主体100采用重量轻的复合材料,所以符合轻量化设计要
求,由于吊座主体100设有空腔并在空腔内固定有金属嵌件200,所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因此,能够兼顾轻量和高强度。
30.具体的,如图1,该实施例中,吊座主体100包括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第一座体101和所述第二座体102分体成型并相互粘接固定,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围合形成上述空腔。也就是说,先分别成型出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具体可以预浸料成型,然后将成型好的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粘接在一起,为了方便嵌件200的安装,可以在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粘接之前先将嵌件200固定于第一座体101或第二座体102。
31.具体的,如图1和图2,该实施例中,吊座主体100的顶部形成横梁连接部a,横梁连接部a用于连接转向架的构架横梁01。
32.具体的,如图1,第一座体101具有第一主壁部101a和两个侧壁部101b。两个侧壁部101b自第一主壁部101a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向第一主壁部101a的同一侧翻折,第一主壁部101a和两个侧壁部101b大致呈“c”形结构,第一主壁部101a和两个侧壁部101b参与围合形成上述空腔。
33.第一座体101还具有第一翻边部101c,第一翻边部101c自侧壁部101b和第一主壁部101a的顶端边缘向空腔外翻折。第一翻边部101c是上述横梁连接部a的一部分。如图2,应用时,第一翻边部101c大致平行于构架横梁01的底面,与构架横梁01的底面贴合固定。
34.具体的,如图1,第一座体101还具有第二翻边部101d。第二翻边部101d自侧壁部101b的一侧边缘(远离第一主壁部101a的边缘)向空腔外翻折。
35.第二座体102具有第二主壁部102a和自第二主壁部102a的顶端边缘向顶侧延伸的延伸部102b。第二座体102可以采用片状结构。
36.第二主壁部102a与第二翻边部101d粘接固定,第二主壁部102a参与围合形成空腔。延伸部102b超出空腔的顶端腔口。延伸部102b是上述横梁连接部a的一部分。如图2,应用时,延伸部102b大致平行于构架横梁01的侧立面,与构架横梁01的侧立面贴合固定。
37.利用延伸部102b和第一翻边部101c分别连接构架横梁01的侧立面和底面,这样,能保障电机吊座与构架横梁01的连接可靠性。并且,构架横梁01的一部分位于延伸部102b和第一翻边部101c所构建的夹角缺口中,使得电机吊座和构架横梁01的集成度较高,这样利于转向架的小体积化。
38.具体的,如图1,第一翻边部101c和延伸部102b均设有连接孔103,可以通过连接孔103和穿设于连接孔103的紧固件与构架横梁01固定。这样能保障电机吊座和构架横梁01的连接可靠性且电机吊座拆装方便。当然,第一翻边部101c和延伸部102b除了通过紧固件与构架横梁01固定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粘接。
39.如图2,吊座主体100的底部形成电机连接部c,电机02布置在电机连接部c的一侧并连接于电机连接部c。吊座主体100的横梁连接部a和电机连接部c之间还可以设置中间部b,中间部b自顶至底逐渐向远离构架横梁01的一侧倾斜,电机连接部c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一方面使得吊座主体100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曲度,所以强度更高,另一方面能避免构架横梁01干涉电机02的安装,更方便电机02的与电机吊座的组装。
40.如图1,嵌件200靠近吊座主体100的空腔的底端腔口布置,嵌件200设有通孔(图中不可见)。如图2,第一座体101对应嵌件200的通孔的一端孔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座孔104。如图3,第二座体102对应通孔的另一端孔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座孔105。第一座孔104、通孔和第
二座孔105用于穿设紧固件,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电机02。这样,嵌件200能够作为主要承载件承担电机02的重量,使吊座主体100受力较小,从而不容易造成吊座主体100损坏。
41.进一步的,电机吊座还可以设置轴套300,轴套300包括套本体和设置在套本体的一端外周的限位部301。轴套300采用金属材料。轴套300的套本体穿过第一座孔104、伸到嵌件200的通孔中、并与嵌件200固定,具体可以粘接固定。轴套300的限位部301与第一座体101的外表面(具体是第一主壁部101a的外表面)抵触、并与第一座体101的外表面固定,具体可以粘接固定。连接电机02的紧固件穿设与轴套300的内孔。
42.设置轴套300,能进一步增强电机吊座结构强度,且轴套300能与嵌件200一起分担电机02的重量,从而能进一步提升电机02的安装可靠性。
43.具体的,轴套30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防腐蚀涂层,轴套300的限位部301隔挡在连接电机02的紧固件的头部和第一座体101的外表面之间。也就是说,紧固件与电机02连接好后,紧固件的头部通过轴套300的限位部301间接地抵触第一座体101的外表面,而不会直接接触第一座体101的外表面。由于紧固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而第一座体101为复合材料,若紧固件的头部与第一座体101直接接触则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对电机02的安装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轴套300除了起到增强电机吊座结构强度的作用外,还起到防止紧固件与第一座体101直接接触导致电化学腐蚀的作用。
44.进一步的,电机吊座还可以设置接地孔106,接地孔106设于吊座主体100,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二座体102的底部,当然设置在吊座主体100的其他位置也可以。接地孔106用于连接接地线束,以实现电机吊座的接地,以此满足电气安全要求。
45.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