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欧式后接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7980发布日期:2022-11-23 00:5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欧式后接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欧式后接避雷器。


背景技术:

2.欧式后接避雷器能为电气系统提供可靠的过电压保护。屏蔽型的后接避雷器的外半导电层确保了安装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欧式后接避雷器通常与欧式前接头配合,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传统欧式后接避雷器的结构包括:“t”型避雷器本体,“t”型避雷器本体包括:绝缘层、设在绝缘层内的内半导电层及设在绝缘层外的外半导电层,“t”型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安装有避雷器芯子、上端设有相互贯通的前锥形插接口和后锥形插接口,后锥形插接口内设有绝缘后堵头。避雷器芯子上端连接有螺栓,通过螺栓与导电棒连接。传统欧式后接避雷器存在的缺点是:1、避雷器芯子与螺栓之间采用单点螺纹连接,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螺栓不能水平的设置在前锥形插接口的中心线上;2、不能做到避雷器的全屏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栓连接更加稳定、屏蔽性更好的欧式后接避雷器。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t”型避雷器本体,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包括绝缘层、设在所述绝缘层内的内半导电层及设在所述绝缘层外的外半导电层,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安装有避雷器芯子、上端设有相互贯通的前锥形插接口和后锥形插接口,所述后锥形插接口内设有绝缘后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堵头前端嵌件成型有圆套连接件,所述圆套连接件包括金属套管和嵌设在所述金属套管内的第一螺母,所述避雷器芯子的上端连接有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后端与所述圆套连接件的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至少包裹于所述避雷器芯子与双头螺栓的连接处。
5.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锥形插接口的端部设有前密封口,所述外半导电层延伸至所述前密封口的外侧。
6.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锥形插接口的端部设有后密封口,所述外半导电层延伸至所述后密封口的外侧,所述绝缘后堵头后端嵌入所述后密封口内。
7.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的下端盖有铜质底盖,所述铜质底盖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的外半导电层紧密结合。
8.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底盖上设有接地螺杆,所述接地螺杆通过第二螺母连接有接线端子,通过所述接线端子与接地线压接。
9.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的下端一侧至少设有一个接地孔。
10.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半导电层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避雷器芯子的侧壁。
1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堵头的后端设有手柄。
12.本实用新型的欧式后接避雷器优点如下:1、通过在绝缘后堵头前端设置圆套连接件,再在避雷器芯子的上端连接有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后端与圆套连接件螺纹连接,中部与避雷器芯子的上端螺纹连接,实现多点固定,从而能大大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且确保双头螺栓能水平的设置在前锥形插接口的中心线上;2、通过内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的结构设计,实现避雷器的全屏蔽。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欧式后接避雷器的剖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t”型避雷器本体的剖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绝缘后堵头的连接结构;
17.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包括“t”型避雷器本体1,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包括绝缘层2、设在所述绝缘层2内的内半导电层3及设在所述绝缘层2外的外半导电层4。所述内半导电层3、外半导电层4理想采用epdm(三元乙丙橡胶)导电橡胶,用于控制电气应力和实现屏蔽。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避雷器芯子5,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上端设有相互贯通的前锥形插接口6和后锥形插接口7。所述后锥形插接口7内设有绝缘后堵头8,所述绝缘后堵头8前端为与所述后锥形插接口7相适应的锥形结构。所述绝缘后堵头8前端嵌件成型(嵌件成型是指模具为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化,形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法,是一种常规的连接工艺。)有圆套连接件9,所述圆套连接件9包括金属套管10和嵌设在所述金属套管10内的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螺母1理想为外六角螺母,所述金属套管10前端可设置内六角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螺母1。所述避雷器芯子5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12,所述双头螺栓12的后端与所述圆套连接件9的第一螺母11螺纹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3至少包裹于所述避雷器芯子5与双头螺栓12的连接处。装配时,先将所述双头螺栓12连接在所述绝缘后堵头8的圆套连接件9上,然后将所述绝缘后堵头8插入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后锥形插接口7,并通过旋转将所述双头螺栓12与所述避雷器芯子5的上端螺纹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前锥形插接口6的端部设有前密封口13,所述外半导电层4延伸至所述前密封口13的外侧。当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与电缆前接头连接后,所述前密封口13包裹于电缆接头的连接处,且所述外半导电层4与电缆接头上的外半导电层导通,以实现连接处的密封和屏蔽的连续。
21.优选的,所述后锥形插接口7的端部设有后密封口14,所述外半导电层4延伸至所述后密封口14的外侧,所述绝缘后堵头8后端嵌入所述后密封口14内,以实现连接处的密封和屏蔽的连续。
22.优选的,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盖有铜质底盖15,所述铜质底盖15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外半导电层4紧密结合,使避雷器有效防水,并为避雷器提供接地点。为方便避雷器的接地,在所述铜质底盖15上设有接地螺杆16,所述接地螺杆16通过二颗第二螺母17连接有接线端子18,通过所述接线端子18与接地线19压接。所述接线端子18具有连接部22和管状的压接部23,所述连接部22连接在所述接地螺杆16上,并通过二颗第二螺母17固定,所述接地线19穿入压接部23部,再通过夹具压接固定,以方便接线。
23.优选的,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两侧均设有一个接地孔20,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接地线接在不同的位置,使用更加灵活。
24.优选的,所述内半导电层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避雷器芯子5的侧壁,以实现更好的控制电气应力和屏蔽。
25.优选的,所述绝缘后堵头8的后端设有手柄21,以方便手持旋转所述绝缘后堵头8。
26.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欧式后接避雷器,包括“t”型避雷器本体(1),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包括绝缘层(2)、设在所述绝缘层(2)内的内半导电层(3)及设在所述绝缘层(2)外的外半导电层(4),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避雷器芯子(5)、上端设有相互贯通的前锥形插接口(6)和后锥形插接口(7),所述后锥形插接口(7)内设有绝缘后堵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堵头(8)前端嵌件成型有圆套连接件(9),所述圆套连接件(9)包括金属套管(10)和嵌设在所述金属套管(10)内的第一螺母(11),所述避雷器芯子(5)的上端连接有双头螺栓(12),所述双头螺栓(12)的后端与所述圆套连接件(9)的第一螺母(11)螺纹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3)至少包裹于所述避雷器芯子(5)与双头螺栓(12)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锥形插接口(6)的端部设有前密封口(13),所述外半导电层(4)延伸至所述前密封口(13)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锥形插接口(7)的端部设有后密封口(14),所述外半导电层(4)延伸至所述后密封口(14)的外侧,所述绝缘后堵头(8)后端嵌入所述后密封口(1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盖有铜质底盖(15),所述铜质底盖(15)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外半导电层(4)紧密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底盖(15)上设有接地螺杆(16),所述接地螺杆(16)通过第二螺母(17)连接有接线端子(18),通过所述接线端子(18)与接地线(19)压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1)的下端一侧至少设有一个接地孔(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半导电层(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避雷器芯子(5)的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堵头(8)的后端设有手柄(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栓连接更加稳定、屏蔽性更好的欧式后接避雷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T”型避雷器本体,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包括绝缘层、设在所述绝缘层内的内半导电层及设在所述绝缘层外的外半导电层,所述“T”型避雷器本体的下端安装有避雷器芯子、上端设有相互贯通的前锥形插接口和后锥形插接口,所述后锥形插接口内设有绝缘后堵头,所述绝缘后堵头前端嵌件成型有圆套连接件,所述圆套连接件包括金属套管和嵌设在所述金属套管内的第一螺母,所述避雷器芯子的上端连接有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后端与所述圆套连接件的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至少包裹于所述避雷器芯子与双头螺栓的连接处。芯子与双头螺栓的连接处。芯子与双头螺栓的连接处。


技术研发人员:余安乐 陈成夏 林炳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事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