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5753发布日期:2023-01-06 23:5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2.随着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应用成为政府引导的产业方向。当前国家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近年来,随着地面光伏电站的大量增加,可用于安装建设的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制约了光伏电站的发展。分布式装配式光伏电站即建筑光伏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设备集成到建筑和建材上的技术,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一种类型。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够分布式的能够快速安装的光伏电站,并采取技术手段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
3.如中国专利cn213243853u,公开日2021年5月18日,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包括底板、组装机构和调节机构;底板:其上表面右侧自后向前分别设置有直流配电柜、直流汇流箱、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和蓄电池;组装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组装机构的上端均设置有支撑板;调节机构:均匀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四角,位于同一支撑板上端的调节机构上表面均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电连接直流汇流箱的输入端,直流汇流箱的输出端电连接直流配电柜的输入端,该组装式太阳能光伏电站,便于上方结构的安装和拆卸。但其技术方案不能解决分布式的光伏电站的安装部署及发电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缺乏适合分布式安装部署的光伏电站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能够利用更小的安装空间,建立光伏电站,并能够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包括逆变器、正馈线、负馈线和控制器,所述逆变器与控制器连接,包括若干个分布模块,所述分布模块包括若干个光伏板、两个安装条、若干个适配卡条和若干个高效光伏组件,两个所述安装条固定安装在屋顶,若干个所述适配卡条可滑动的卡在两个所述安装条上,若干个适配卡条沿所述安装条依次分布,所述适配卡条通过抵紧螺钉与安装条固定,两个适配卡条之间安装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安装有若干个高效光伏组件,高效光伏组件的输出端正极与正馈线连接,高效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负极与负馈线连接,正馈线和负馈线分别与逆变器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入端负极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高效光伏组件包括p型硅、高透光层、银电极、铝层、若干个局域接触金属和钝化层,所述高透光层涂覆在p型硅上表面,所述银电极安装在所述p型硅上表面,所述钝化层涂覆在p型硅下表面,所述铝层覆盖所述钝化层,若干个局域接触金属镶嵌在p型硅下表面。
7.作为优选,所述光伏板两侧的背面加工有锯齿状的连接槽,所述适配卡条加工有形状与所述连接槽匹配的锯齿凸台,两个所述适配卡条的锯齿凸台分别与所述光伏板两侧的连接槽配合,所述光伏板通过螺钉与适配卡条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卡条和光伏板之间填充硅酮耐候密封胶。
9.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卡条上设置有若干个紧固通孔和若干个紧固螺钉,每个紧固通孔内设置一个紧固螺钉,所述光伏板背面与紧固螺钉位置对应处加工有螺纹盲孔,所述紧固螺钉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卡条上还设置有加力孔和加力条,若干个所述紧固通孔沿直线分布在所述适配卡条上,所述紧固螺钉包括螺钉尾、棘条段、螺纹段和卡簧,所述螺钉尾及卡簧使紧固螺钉沿紧固螺钉轴线方向相对所述适配卡条固定,所述加力孔穿过全部紧固通孔,所述加力孔的位置使得紧固螺钉的棘条段暴露在所述加力孔中,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所述加力条形状与所述加力孔匹配,加力条插入所述加力孔时,所述加力条与所述棘条段抵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加力条上加工有用于提高与所述棘条段摩擦力的磨砂层。
12.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卡条加工有卡槽,所述安装条加工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适配卡条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拧入螺钉,所述螺钉拧紧时将抵紧所述安装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分布模块组建光伏电站,实现对建筑物屋顶等小面积空间的利用,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提高光伏电站装机量;借助高效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布模块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效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板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板安装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配卡条安装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配卡条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光伏板,11、高透光层,12、银电极,13、铝层,14、局域接触金属,15、钝化层,2、安装条,3、适配卡条,4、屋顶,31、锯齿凸台,32、卡槽,33、紧固螺钉,34、加力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一种基于高效光伏组件的光伏电站,包括逆变器、正馈线、负馈线和控制器,逆变器与控制器连接,包括若干个分布模块,请参阅附图1,分布模块包括若干个光伏板1、两个安装条2、若干个适配卡条3和若干个高效光伏组件,两个安装条2固定安装在屋顶4,若干个适配卡条3可滑动的卡在两个安装条2上,若干个适配卡条3沿安装条2依次分布,适配卡条3通过抵紧螺钉与安装条2固定,两个适配卡条3之间安装一个光伏板1,光伏板1上安装有若干个高效光伏组件,高效光伏组件的输出端正极与正馈线连接,高效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负极与负馈线连接,正馈线和负馈线分别与逆变器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入端负极连接。
26.请参阅附图2,高效光伏组件包括p型硅、高透光层11、银电极12、铝层13、若干个局域接触金属14和钝化层15,高透光层11涂覆在p型硅上表面,银电极12安装在p型硅上表面,钝化层15涂覆在p型硅下表面,铝层13覆盖钝化层15,若干个局域接触金属14镶嵌在p型硅下表面。
27.请参阅附图3和附图4,光伏板1两侧的背面加工有锯齿状的连接槽,适配卡条3加工有形状与连接槽匹配的锯齿凸台31,两个适配卡条3的锯齿凸台31分别与光伏板1两侧的连接槽配合,光伏板1通过螺钉与适配卡条3固定连接。
28.适配卡条3和光伏板1之间填充硅酮耐候密封胶。适配卡条3上设置有若干个紧固通孔和若干个紧固螺钉33,每个紧固通孔内设置一个紧固螺钉33,光伏板1背面与紧固螺钉33位置对应处加工有螺纹盲孔,紧固螺钉33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
29.请参阅附图5,适配卡条3加工有卡槽32,安装条2加工有与卡槽32配合的凸台,适配卡条3上加工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拧入螺钉,螺钉拧紧时将抵紧安装条2。请参阅附图6,适配卡条3上还设置有加力孔34和加力条,若干个紧固通孔沿直线分布在适配卡条3上,紧固螺钉33包括螺钉尾、棘条段、螺纹段和卡簧,螺钉尾及卡簧使紧固螺钉33沿紧固螺钉33轴线方向相对适配卡条3固定,加力孔34穿过全部紧固通孔,加力孔34的位置使得紧固螺钉33的棘条段暴露在加力孔34中,螺纹段与螺纹盲孔配合,加力条形状与加力孔34匹配,加力条插入加力孔34时,加力条与棘条段抵接。加力条上加工有用于提高与棘条段摩擦力的磨砂层。将加力条插入加力孔34,往一个方向穿出,即可实现对紧固螺钉33往一个方向的拧动,实现锁紧紧固螺钉33。
30.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在屋顶4上打出若干个盲孔,使用涨紧螺钉将安装条2固定在屋顶4上。而后将多个适配卡条3与安装条2卡接。将适配卡条3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大于光伏板1宽度,将光伏板1放入两个适配卡条3之间。移动适配卡条3夹紧光伏板1,而后将适配卡条3与安装条2固定,再将光伏板1与适配卡条3固定即完成一个光伏板1的安装。多个光伏板1依次安装后完成本分布模块的安装,多个分布模块通过导线连接后完成分布式光伏电站。
31.本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分布模块组建光伏电站,实现对建筑物屋顶4等小面积空间的利用,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提高光伏电站装机量;借助高效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
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