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1018发布日期:2022-12-24 02: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2.旁路开关车主要由底盘车、旁路负荷开关、旁路高压电缆、旁路附件、接地网、电气系统、随车、随机工具及配件组成,适用于狭窄道路或是复杂环境下保供电。不仅将配网旁路作业运用进一步得到深化,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旁路开关车与旁路电缆连接后在现场组成临时旁路供电线路,跨接需作业的线路段(如突发性断杆、断线等较大事故线路段,更换架空导线段,检修线路段等),将电源引向供电电缆线路,保持对用户不间断供电。
3.现有的旁路开关车在作业现场,电缆与旁路负荷开关左右两侧的电缆接口连接时,电缆处于悬空状态,由于电缆本身自重很高,会导致电缆接口连接处不牢固,产生间隙,接触电阻会增大,当负荷开关通过10kv高压电时,连接处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绝缘材料老化,存在对外放电的严重隐患,作业极其不安全。传统的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体积大,而目前旁路负荷开关车是将旁路负荷开关安装在一辆皮卡式载货汽车上,车厢体积小,空间有限,车辆尾部开门宽度小于1700mm,传统的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架无法安装到旁路负荷开关车车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该装置收起时体积小,适合车载使用。
5.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它包括旁路负荷开关、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臂、电缆支撑槽、第一电缆支撑板、滑动轨道固定座、滑动轨道和托盘,所述托盘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滑动轨道,两个滑动轨道通过对应的滑动轨道固定座能安装到旁路开关车货箱内,托盘通过滑动轨道能伸出或缩回旁路开关车货箱,旁路负荷开关固定在托盘顶面,旁路负荷开关侧面设置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第一旋转轴固定在托盘顶面的一侧,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且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能在第一旋转轴上转动,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第一电缆支撑板,第一电缆支撑板上固定电缆支撑槽。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可以折叠和展开的电缆支撑机构,收起时体积小,适合车载使用,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电缆支撑机构折叠收放在车辆货箱内,到达作业现场后,可以通过滑动轨道将旁路负荷开关从车内拉出车外,然后将电缆支撑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展开,使用时,6根旁路柔性电缆通过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与旁路负荷开关两侧连接,形成旁路作业电力回路。
8.将6根旁路柔性电缆的电缆装入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的电缆支
撑槽内,可以有效的防止柔性电缆因为自重下坠,导致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处产生间隙,接触电阻增大,连接处发热及绝缘性能降低。提高了旁路负荷开关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整体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整体结构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收纳在旁路开关车货箱内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车内拉出货箱外展开实际使用时的示意图。
13.其中,1—旁路负荷开关、1.1—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2—第一旋转轴、2.1—第二旋转轴、3—第一旋转臂、3.1—第二旋转臂、4—电缆支撑槽、4.1—第一电缆支撑板、4.2—第二电缆支撑板、5—橡胶防护垫、6—滑动轨道固定座、7—滑动轨道、8—托盘、9—旁路开关车货箱、10—旁路柔性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如图1~4所示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它包括旁路负荷开关1、第一旋转轴2、第一旋转臂3、电缆支撑槽4、第一电缆支撑板4.1、滑动轨道固定座6、滑动轨道7和托盘8,所述托盘8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滑动轨道7,两个滑动轨道7通过对应的滑动轨道固定座6能安装到旁路开关车货箱9内,托盘8通过滑动轨道7能伸出或缩回旁路开关车货箱9,旁路负荷开关1通过螺栓固定在托盘8顶面,旁路负荷开关1侧面设置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第一旋转轴2固定在托盘8顶面的一侧,第一旋转臂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上,且第一旋转臂3的一端能在第一旋转轴2上转动,第一旋转臂3的另一端固定第一电缆支撑板4.1,第一电缆支撑板4.1上固定电缆支撑槽4,旁路负荷开关1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用于接入旁路柔性电缆10。
16.它还包括第二旋转轴2.1、第二旋转臂3.1和第二电缆支撑板4.2,旁路负荷开关1的两侧均设置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第二旋转轴2.1固定在托盘8顶面的另一侧,第二旋转臂3.1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旋转轴2.1上,且第二旋转臂3.1的一端能在第二旋转轴2.1上转动,第二旋转臂3.1的另一端固定第二电缆支撑板4.2,第二电缆支撑板4.2上固定对应的电缆支撑槽4,电缆支撑槽4为半圆形支撑槽。
17.旋转轴与托盘8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托盘8左右两侧各焊接一个旋转轴,旋转臂与旋转轴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旋转臂可以以旋转轴为轴心转动,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整体结构图。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旁路负荷开关1和所述托盘8之间固定螺栓采用蝶形螺母,方便螺栓的拆卸,螺栓拆掉后,所述旁路负荷开关1可以从车内取下单独使用,所述旁路负荷开关1配置有柱上固定器,通过柱上固定器可将所述旁路负荷开关固定在电力杆塔上使用。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缆支撑槽4上设置有橡胶防护垫5。用来保护旁路电缆绝缘层不损伤。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旋转臂3向外侧旋转到与托盘8的侧面垂直时,第一旋
转臂3上的电缆支撑槽4处于与旁路负荷开关1一侧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同轴位置。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旋转臂3.1向外侧旋转到与托盘8的侧面垂直时,第二旋转臂3.1上的电缆支撑槽4处于与旁路负荷开关1另一侧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同轴位置。
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旁路负荷开关1每侧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均设有三个,第一电缆支撑板4.1上固定有与旁路负荷开关1一侧的三个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对应的三个电缆支撑槽4,第二电缆支撑板4.2上固定有与旁路负荷开关1另一侧的三个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对应的三个电缆支撑槽4。旁路负荷开关1在使用时,需要将6根旁路电缆接入旁路负荷开关1的6个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中。
23.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电缆支撑机构折叠收放在车辆货箱内,如图3所示,到达作业现场后,可以通过滑动轨道7将旁路负荷开关1从车内拉出车外,然后将电缆支撑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展开,使用时,6根旁路柔性电缆10通过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1.1与旁路负荷开关1两侧连接,形成旁路作业电力回路,如图4所示。
24.将6根旁路柔性电缆10装入折叠式车载旁路负荷开关电缆支撑机构的电缆支撑槽4内,可以有效的防止柔性电缆因为自重下坠,导致的电缆快速连接插拔头处产生间隙,接触电阻增大,连接处发热及绝缘性能降低。提高了旁路负荷开关的安全性。
25.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