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8749发布日期:2022-11-19 00: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


背景技术:

2.单晶硅双玻组件也可称为双玻光伏组件,是指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业内人士认为,双玻组件为高品质光伏电站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其玻璃的透水率几乎为零,不需要考虑水汽进入组件诱发eva胶膜水解的问题,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的背板有一定的透水率,透过背板的水汽使劣质的eva树脂很快分解析出醋酸,而导致组件内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增加了出现pid衰减和蜗牛纹发生的概率,其尤其适用于海边、水边和较高湿度地区的光伏电站。
3.但是,现有的双玻组件存在以下缺点:
4.在长时间使用后,框架组件与内部组件之间易出现分离脱落的情况,从而使得内部组件会由于风力影响而颤动,久而久之,易造成内部组件的损坏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以解决传统的双玻组件在长时间使用后,框架组件与内部组件之间易出现分离脱落的情况,从而使得内部组件会由于风力影响而颤动,久而久之,易造成内部组件的损坏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包括电池板组件、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框架组件、限位托底结构以及限位压紧结构,所述电池板组件位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位于电池板组件的上方处,所述第二玻璃板位于电池板组件的下方处,所述电池板组件与第一玻璃板之间设有第一胶膜层,所述电池板组件与第二玻璃板设有第二胶膜层,所述框架组件位于电池板组件、第一玻璃板以及第二玻璃板的外部四周处,所述限位托底结构安装于框架组件的内部靠近于其底部处,所述限位托底结构与第二玻璃板接触,所述限位压紧结构安装于框架组件的顶部两侧处,所述限位压紧结构与第一玻璃板抵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板为低铁玻璃板,且所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均为钢化玻璃板。
8.优选的,所述第一胶膜层为高透光eva胶膜,所述第二胶膜层为高截止eva胶膜层。
9.优选的,所述限位托底结构包括多个托底限位板,多个所述托底限位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框架组件的内部四周处,且多个所述托底限位板的上表面均与第二玻璃板底部处接触。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压紧结构包括安装座、压紧板、螺纹座以及紧固旋钮,所述安装
座、压紧板、螺纹座以及紧固旋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均固定安装于框架组件的顶部处,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靠近于框架组件的两侧处,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处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压紧板均为z型板,两个所述压紧板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装于两个安装槽处,两个所述螺纹座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压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处,且两个所述螺纹座处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所述紧固旋钮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贯穿两个安装座,且所述紧固旋钮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紧板的底部处均贴合设置有橡胶垫层,所述橡胶垫层与第一玻璃板贴合抵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托底结构和限位压紧结构,使得在光伏组件使用时,可以通过多个托底限位板对内部组件的底部进行限位,然后通过两个压紧板配合橡胶垫层对内部组件的顶部处进行限位,即可有效的避免内部组件与框架组件之间出现脱落分离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内部组件因风力影响而产生震动,继而有效的避免了造成内部组件的损坏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底限位板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板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座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电池板组件;2、第一玻璃板;3、第二玻璃板;4、框架组件;5、第一胶膜层;6、第二胶膜层;7、托底限位板;8、安装座;9、压紧板;10、螺纹座;11、紧固旋钮;12、螺纹槽;13、橡胶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晶硅双玻组件,包括电池板组件1、第一玻璃板2、第二玻璃板3、框架组件4、限位托底结构以及限位压紧结构,所述电池板组件1位于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之间,所述第一玻璃板2位于电池板组件1的上方处,所述第二玻璃板3位于电池板组件1的下方处,所述电池板组件1与第一玻璃板2之间设有第一胶膜层5,所述电池板组件1与第二玻璃板3设有第二胶膜层6,所述框架组件4位于电池板组件1、第一玻璃板2以及第二玻璃板3的外部四周处,所述限位托底结构安装于框架组件4的内部靠近于其底部处,所述限位托底结构与第二玻璃板3接触,所述限位压紧结构安装于框架组件4的顶部两侧处,所述限位压紧结构与第一玻璃板2抵接。
22.所述第一玻璃板2为低铁玻璃板,且所述第一玻璃板2和第二玻璃板3均为钢化玻璃板,经过钢化处理的低铁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更大的风压及非常大的昼夜温差变化;
23.所述第一胶膜层5为高透光eva胶膜,所述第二胶膜层6为高截止eva胶膜层,使得第一胶膜层5可以确保双玻组件正面的透光率,而第二胶膜层6可以确保双玻组件对光的转换效率;
24.所述限位托底结构包括多个托底限位板7,多个所述托底限位板7分别固定安装于框架组件4的内部四周处,且多个所述托底限位板7的上表面均与第二玻璃板3底部处接触,使得可以通过多个托底限位板7来对内部组件其底部处进行托底限位处理;
25.所述限位压紧结构包括安装座8、压紧板9、螺纹座10以及紧固旋钮11,所述安装座8、压紧板9、螺纹座10以及紧固旋钮1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8均固定安装于框架组件4的顶部处,且两个所述安装座8分别靠近于框架组件4的两侧处,两个所述安装座8的顶部处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压紧板9均为z型板,两个所述压紧板9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装于两个安装槽处,两个所述螺纹座10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压紧板9相互远离的一侧处,且两个所述螺纹座10处均开设有螺纹槽12,两个所述紧固旋钮11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贯穿两个安装座8,且所述紧固旋钮11与螺纹槽12螺纹连接,使得可以通过两个压紧板9配合橡胶垫层13与第一玻璃板2之间的贴合抵接,对内部组件的顶部处进行压紧限位处理,从而配合上托底限位板7对内部组件其底部处的托底限位处理,有效的避免内部组件与框架组件4之间出现脱落分离的情况,提高了其连接稳定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内部组件因风力影响而产生震动,继而有效的避免了造成内部组件的损坏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实用性较高;
26.两个所述压紧板9的底部处均贴合设置有橡胶垫层13,所述橡胶垫层13与第一玻璃板2贴合抵接,使得避免了压紧板9压坏第一玻璃板2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7.工作原理:在组件的使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托底限位板7来对内部组件其底部处进行托底限位处理,且可以通过两个压紧板9配合橡胶垫层13与第一玻璃板2之间的贴合抵接,对内部组件的顶部处进行压紧限位处理,从而配合上托底限位板7对内部组件其底部处的托底限位处理,有效的避免内部组件与框架组件4之间出现脱落分离的情况,提高了其连接稳定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内部组件因风力影响而产生震动,继而有效的避免了造成内部组件的损坏而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实用性较高。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