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4679发布日期:2023-06-14 19:2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工,尤其涉及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夏季户外游玩时,为了人员降温避暑,会采用在移动电源通过插接风扇以利用风扇进行散热,额外携带的风扇,存在携带不便,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088809.0,名称为: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太阳能风扇,其公开了利用可折叠的支架连接风扇后,以实现风扇与电源的一体组合,但其风扇通过可折叠的支架折叠后,其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依旧占用较大的空间,对于户外出行,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解决了现有的带有风扇的电源体积大,不便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支架和风扇,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设有容纳支架和所述风扇的开槽,所述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所述风扇,所述支架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并能以其与所述电源本体的铰接处转动后嵌入所述开槽,进而使支架和风扇隐藏于所述电源本体内。

3、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本体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槽,以通过所述容纳槽隐藏所述导线。

4、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风扇与所述支架之间以及所述支架和电源本体之间均设有增强二者摩擦阻力的阻尼件,以通过所述阻尼件对所述风扇在所述支架上设置角度进行锁定,以及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电源本体的设置角度进行锁定。

5、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开槽的内侧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使其与所述电源本体铰接,所述阻尼件为套装在所述凸轴和轴孔内的橡胶环。

6、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支架的上端和所述风扇上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实现二者铰接转动,所述阻尼件包括设在所述风扇和/或所述支架上的齿圈。

7、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开槽包括容置所述支架的第一开槽以及设在第一开槽一端用于容置所述风扇的第二开槽,所述支架的下端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开槽远离风扇的一端。

8、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风扇铰接在两个第一支架上端之间。

9、在上述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中,所述支架包括柱状的第二支架,所述风扇通过万向球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利用所述万向球头改变所述风扇的输出方向。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风扇设置在支架的上端,而支架的下端铰接在电源本体上,并在电源本体的前端开设有容纳风扇以及支架的开槽,这样在支架围绕电源本体铰接处转动后,通过将其收纳到开槽内,以使支架和风扇隐藏于电源本体的表面,进而减少支架和风扇在电源上折叠后的体积,同时将风扇和支架隐藏于电源本体的开槽内,也能对风扇在收纳后进行防护,避免风扇外露而在携带时,风扇的扇叶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

12、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本体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槽,以通过所述容纳槽隐藏所述导线。通过在支架内开设容纳槽,以便于隐藏导线,进行在支架围绕电源本体进行折叠时,不会因导线外露而影响直接的折叠或者展开,同时对导线进行收纳也避免导线被拉扯或者磨损而损坏。

1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扇与所述支架之间以及所述支架和电源本体之间均设有增强二者摩擦阻力的阻尼件,以通过所述阻尼件对所述风扇在所述支架上设置角度进行锁定,以及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电源本体的设置角度进行锁定。通过阻尼件增大风扇和支架之间转动摩擦力,便于在风扇转动以调节输出风向角度时,风扇可以定位到任意的角度,进而根据人员实际使用需要,改变风扇的输出方向,同理支架和电源本体之间设置阻尼件便于支架在围绕电源本体防转时,转动的任意角度。

14、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开槽的内侧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使其与所述电源本体铰接,所述阻尼件为套装在所述凸轴和轴孔内的橡胶环。橡胶环的设置,便于增大风扇与电源本体之间的铰接转动摩擦力,以使支架在折叠防转时,能够定位到电源本体的任意位置上。

1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上端和所述风扇上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实现二者铰接,所述阻尼件包括设在所述风扇和/或所述支架上的齿圈。通过齿圈凹凸的表面,以增强风扇侧壁与支架之间摩擦力,进而使风扇在通过凸轴转动以改变输出角度时,能够停留到任意位置。

1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槽包括容置所述支架的第一开槽以及设在第一开槽一端用于容置所述风扇的第二开槽,所述支架的下端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开槽远离风扇的一端。支架的下端直接铰接在第一开槽内,将轴孔直接设置在第一开槽内,这样在支架围绕其与电源本体铰接处折叠时,能够使第一支架完全隐藏于开槽内,不会出现二者铰接处外凸而影响电源本体表面平整度。

1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风扇铰接在两个第一支架上端之间。两个第一支架平行设置,便于对风扇进行夹取固定。

18、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柱状的第二支架,所述风扇通过万向球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利用所述万向球头改变所述风扇的输出方向。通过万向球头便于调节风扇在支架上端的输出角度。

19、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技术特征:

1.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支架和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设有容纳支架和所述风扇的开槽,所述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所述风扇,所述支架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电源本体的前端,并能以其与所述电源本体的铰接处转动后嵌入所述开槽,进而使支架和风扇隐藏于所述电源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本体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支架内设有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槽,以通过所述容纳槽隐藏所述导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支架之间以及所述支架和电源本体之间均设有增强二者摩擦阻力的阻尼件,以通过所述阻尼件对所述风扇在所述支架上设置角度进行锁定,以及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电源本体的设置角度进行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开槽的内侧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使其与所述电源本体铰接,所述阻尼件为套装在所述凸轴和轴孔内的橡胶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和所述风扇上任一设有凸轴,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支架通过凸轴嵌入所述轴孔内以实现二者铰接,所述阻尼件包括设在所述风扇和/或所述支架上的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包括容置所述支架的第一开槽以及设在第一开槽一端用于容置所述风扇的第二开槽,所述支架的下端对应铰接在所述第一开槽远离风扇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所述风扇铰接在两个第一支架上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柱状的第二支架,所述风扇通过万向球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以利用所述万向球头改变所述风扇的输出方向。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支架和风扇电源本体的前端设有容纳支架和风扇的开槽,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风扇,支架的下端铰接在电源本体的前端,并能以其与电源本体的铰接处转动后嵌入开槽,进而使支架和风扇隐藏于电源本体内解决了现有的带有风扇的电源体积大,不便携的问题,使的带有风扇的移动电源在折叠收纳后具有更小的体积,便于旅行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刘盛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