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推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8232发布日期:2023-03-22 10:1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电动推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动推杆机构,尤指一种可维持传动稳定性的电动推杆机构。


背景技术:

2.近来,电动推杆机构被广范地用于各领域上,例如:医疗床的升降机构、往复式的复健器材等,原理是电动推杆机构中的马达以蜗杆(或主轴)啮合于齿轮带动导螺杆转动,使耦接于导螺杆上的移动件产生线性位移,进而达到升降或往复运动的目的。
3.然而,借由蜗杆与蜗轮(或齿轮)带动导螺杆转动的传动方式,由马达所产生的扭力及移动件移动时所产生反作用力,均会对导螺杆产生偏移、变形或晃动,进而影响升降或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及行程精度。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推杆机构的稳定性,便成为业界一重要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维持传动稳定性的电动推杆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动推杆机构,包含一底座、一驱动模块及一固定座;所述底座包含一本体及一突缘,所述突缘突出于所述本体的一端部的外围;所述驱动模块包含一驱动杆、一固定件及一轴承件,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部,而轴承件具有一第一侧及相反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邻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杆经由所述轴承件而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固定座具有一基部、至少一个连接部及至少一个勾部,所述基部邻接于所述轴承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基部且穿过所述底座的所述突缘,而所述勾部突出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勾部用以勾抵所述底座的所述突缘。
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突缘具有至少一个卡固部及至少一个组装部,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勾部经由所述组装部勾抵所述卡固部。
7.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另包含一齿轮件及一致动模块;所述齿轮件包含一本体部及一齿部,所述本体部固接于所述驱动杆,而所述齿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所述致动模块包含一致动单元及一传动件,所述致动单元用以输出一扭力,而所述传动件耦接于所述致动单元,所述传动件用以啮合于所述齿部。
8.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齿轮件形成有一组装通道及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连通于所述组装通道;所述轴承件包含一外环及一内环,所述外环用以抵接所述底座的所述突缘,所述内环用以抵接所述固定件;所述电动推杆机构另包含一固接于所述驱动杆的耦合构件,所述耦合构件包含一卡合部及一转动部,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组装通道内,所述卡合部具有至少一个卡合突块,所述至少一个卡合突块用以卡合所述至少一个卡槽,而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卡合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接合于所述内环。
9.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耦合构件形成有一接合通道及连通于所述接合通道的一接合部;所述驱动杆包含一导螺纹部、一螺纹部及一连接颈部,所述螺纹部用以螺合于所述耦合
构件的所述接合部,所述连接颈部连接所述导螺纹部与所述螺纹部,所述连接颈部容置于所述耦合构件的所述接合通道内。
10.有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的侧视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齿轮件的示意图。
1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耦合构件的示意图。
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杆的示意图。
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件的示意图。
2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座的示意图。
2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24.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的示意图。
2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0:电动推杆机构
28.1:底座
29.10:本体
30.11:连接耳部
31.12:突缘
32.120:组装部
33.121:卡固部
34.13:承靠面
35.14:加强肋
36.15:容置空间
37.5:固定座
38.50:基部
39.51:连接部
40.52:勾部
41.53:开口
42.2000:驱动模块
43.2:轴承件
44.201:第一侧
45.202:第二侧
46.20:外环
47.21:内环
48.22:滚珠
49.3:齿轮件
50.30:本体部
51.31:齿部
52.32:组装通道
53.33:卡槽
54.34:凸肋
55.4:耦合构件
56.40:卡合部
57.41:转动部
58.42:组装通道
59.43:接合通道
60.44:接合部
61.6:垫片
62.7:驱动杆
63.70:导螺纹部
64.71:连接颈部
65.72:螺纹部
66.8:固定件
67.91:第一壳体
68.92:第二壳体
69.a:内套筒模块
70.a0:内筒本体
71.a1:连接件
72.a2:移动件
73.b:外套筒模块
74.b0:外筒本体
75.b01:外筒开口
76.m:致动模块
77.m0:传动件
78.m1:致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7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
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元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架构或实施方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元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附图中所示的组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80.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81.虽然用语第一、第二、第三

可用以描述多种元件,但元件并不以此用语为限。此用语仅用于区别说明书内单一元件与其他元件。权利要求中可不使用相同用语,而依照权利要求中元件宣告的顺序以第一、第二、第三

取代。因此,在下文说明书中,第一元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元件。
82.请参阅第1至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动推杆机构1000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1000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驱动模块20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2000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2000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模块2000的侧面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底座1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齿轮件3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耦合构件4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驱动杆7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轴承件2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座5的示意图。
83.电动推杆机构1000包含一底座1、一驱动模块2000及一固定座5。底座1包含一本体10及一突缘12,突缘12突出于本体10的一端部的外围。驱动模块2000包含一驱动杆7、一固定件8及一轴承件2,固定件8固设于驱动杆7的一端部,轴承件2具有一第一侧201及相反于第一侧201的一第二侧202,第一侧201邻接于固定件8,且驱动杆7经由轴承件2而可相对底座1转动。固定座5包含一基部50、至少一个连接部51及至少一个勾部52,基部50邻接于轴承件2的所述第二侧202,连接部51连接于基部50且穿过底座1的突缘12,而勾部52突出于连接部51,用以勾抵底座1的突缘12。
84.从而,当驱动杆7受力推抵轴承件2时,轴承件2的第一侧201抵止于底座1的突缘12;当驱动杆7受力经由固定件8拉抵轴承件2的第一侧201时,轴承件2的第二侧202推抵固定座5的基部50,使固定座5的勾部52勾抵底座1的突缘12。
85.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机构1000又包含一第一壳体91及一第二壳体92,第一壳体91与第二壳体92彼此组装时,共同定义一组装空间,组装空间用以安装驱动模块2000,而驱动模块2000另包含一齿轮件3及一致动模块m。齿轮件3包含一本体部30及一齿部31,本体部30固接于所述驱动杆7,齿部31连接于本体部;致动模块m包含一致动单元m1及一传动件m0,致动单元m1用以输出一扭力,而传动件m0耦接于致动单元m1,且传动件m0用以啮合于齿轮件3的齿部31。从而,当致动单元m1输出扭力而驱动传动件m0时,传动件m0是连动齿部31而使齿轮件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齿轮件3可为一正齿轮,致动单元m1可为一马达,传动件m0可为一蜗杆,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
86.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本体10又包含一连接耳部11及一承靠面13,而突缘12具有至少一个卡固部121及至少一个组装部120;连接耳部11是往远离突缘12的方向延伸,承靠面13是设于本体10邻近突缘12的一端,而固定座5的勾部52经由组装部120勾抵
所述卡固部121。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是具有至少一个加强肋14,而底座1的本体10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5,容置空间15是凹设于承靠面13并用以容置固定件8,而加强肋14是位于容置空间15内且用以加强本体10的结构强度。
87.请参阅图8,齿轮件3在结构上又形成有一组装通道32、至少一个卡槽33及一凸肋34,组装通道32是贯穿齿轮件3,卡槽33是凹设于组装通道32内缘表面并连通组装通道32,而凸肋34则凸设于齿部31远离本体部30的端面。
88.请参阅图4、图6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推杆机构1000另包含一耦合构件4,耦合构件4固接于驱动杆7,并包含一卡合部40及一转动部41;卡合部40设置于齿轮件3的组装通道32内,卡合部40具有至少一个卡合突块42,且卡合突块42用以卡合齿轮件3的卡槽33,而转动部41连接于卡合部40;从而,利用耦合构件4卡合于齿轮件3的设计,可使耦合构件4随齿轮件3转动。在实务上,耦合构件4又形成有一接合通道43及连通接合通道43的一接合部44,且接合部44是螺孔。
89.请参阅图4、图6及图10,驱动杆7包含一导螺纹部70、一螺纹部72及连接颈部71,螺纹部72用以螺合于耦合构件4的接合部44而使驱动杆7可随耦合构件4转动,而连接颈部71是连接导螺纹部70及螺纹部72,且连接颈部71容置于耦合构件4的接合通道43内。
90.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1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5具有四个连接部51及四个勾部52;各连接部51间隔排列地环设连接于基部50,各勾部52则突出于连接部51延伸的末端,且连接部51是呈延伸臂状,使连接部51与勾部52概呈l形;突缘12具有四个卡固部121及四个组装部120,组装部120是呈镂空状并与卡固部121交错排列;从而,固定座5的连接部51可穿过底座1的组装部120,使固定座5的勾部52经由所述组装部120勾抵卡固部121,进而达到固定座5与底座1的组合固定。在实务上,本实用新型驱动模块2000又可包含一垫片6,设于齿轮件3的本体部30与固定座5的基部51之间。
91.请参阅图4、图6及图11,轴承件2又包含一外环20、一内环21及多个滚珠22;外环20用以抵接底座1的突缘12,内环21用以抵接固定件8,而多个滚珠22是设于外环20及内环21之间,使轴承件2形成滚珠轴承。在实务上,基部50具有一开口53,耦合构件4是穿过开口53而使转动部41可转动地接合于轴承件2内环21中。
92.其中,固定件8为一螺栓,并螺合于驱动杆7的螺纹部72末端,固定件8及螺纹部72末端位于底座1的容置空间15中,且轴承件2的内环21被限位于耦合构件4的卡合部40及固定件8之间,而外环20则被限位于固定座5的基部50及底座1的突缘12之间;从而,轴承件2可枢转地被限位于底座1、耦合构件4、固定座5及固定件8之间,使接合于内环21的耦合构件4及螺接于耦合构件4的驱动杆7于转动时可保持稳固且不易晃动。
93.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1是呈延伸臂状,勾部52突出于连接部51末端并往两侧延伸,使连接部51与勾部52概呈t形;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t形设计可使连接部末端的勾部51分别勾抵两个卡固部121,可更进一步的使固定座5稳固地结合于底座1上而不易滑动。
94.由以上说明可知,固定座5经由勾部52而勾抵底座1的突缘12,使底座1与固定座5结合;耦合构件4经由卡合突块42而卡合于齿轮件3的卡槽33,使耦合构件4可随齿轮件3相对转动;而驱动杆7是经由螺纹部72而螺合于耦合构件4的接合部44,使所述驱动杆7与耦合构件4结合;因此,当齿轮件3转动时,耦合构件3、驱动杆7及固定件8也会同步转动。
95.从而,当致动单元m1输出扭力时,可驱动传动件m0连动齿部31而使齿轮件3转动,并连动耦合构件4、驱动杆7及固定件8于底座1及固定座5上同步转动,且轴承件2抵顶于底座1、耦合构件4、固定座5及固定件8之间,有效地承载轴向作用力的负荷,进而维持其作动上的稳定性。在实务上,驱动杆7用以耦接一移动组件(图中未示),使移动组件可随驱动杆7的转动而沿驱动杆7的轴向移动(利用螺杆转动而使耦接于螺杆上的元件产生直线移动的结构,为一般常见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详述)。另外,当驱动杆7转动而使移动组件移动时,移动组件会对驱动杆7产生作用力,并依作用力方向的不同而使驱动杆受力推抵轴承件2或受力拉抵轴承件2,当驱动杆7受力推抵轴承件2时,轴承件2抵止于突缘12,而当驱动杆7受力经由固定件8拉抵轴承件2时,轴承件2推抵固定座5的基部50,使固定座5的勾部52勾抵底座1的突缘12。
96.请参阅图14及图15,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1000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推杆机构1000的剖面示意图。电动推杆机构1000可优选地另包含一内套筒模块a,内套筒模块a可活动地设置于驱动杆7上,且内套筒模块a包含一内筒本体a0、一连接件a1及一移动件a2,内筒本体a0是可活动地套设于驱动杆7。其中,内筒本体a0的一端连接于移动件a2,当驱动杆7转动时,移动件a2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带动内筒本体a0移动,而连接件a1连接于内筒本体a0的另一端部,且连接件a1用以连接一物件(例如:医疗或居家用床、按摩椅或往复式的复健器材等)。
97.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a2具有一第一外螺纹结构(图未示),连接件a1具有一第二外螺纹结构(图未示),内筒本体a0的端部具有一第一内螺纹结构(图未示),而内筒本体a0另一端部则具有一第二内螺纹结构(图未示);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用以螺接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结构,而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用以螺接于所述第二内螺纹结构。
9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机构另包含一外套筒模块b,其包含一外筒本体b0,外筒本体b0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91和/或第一壳体92,外筒本体b0的另一端具有一外筒开口b01,而内筒本体b0的另一端部(也就是螺接连接件a1的端部)经由外筒开口b01伸出于外筒本体b0外或收合于外筒本体b0内。从而,利用内筒本体a0的带动连接件a1伸出、收合于外筒本体b0,即可带动连接于连接件a1的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9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件3、耦合构件4及驱动杆7的结合,并借由底座1、轴承件2、固定座5及及固定件8的辅助限位,使驱动杆7可稳定地于底座1及固定座5上的转动;同时,不论驱动杆7受力推抵轴承件2或受力拉抵轴承件2,本实用新型皆可借由底座1的突缘12或固定座5的基部50,有效地承载轴向作用力的负荷,进而维持其作动上的稳定性。
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