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9809发布日期:2023-03-24 15:1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越来越不能离开手机。例如,人们在骑行时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因此人们会将手机固定于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导航。这种使用在外卖、快递等配送员中更加常见。对于从事外卖、快递等长期使用手机导航的使用者,手机长时间使用耗电快,手机容易没电。
3.申请号为201810290297.8的中国发明专利,主题名称为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包括有夹线座、后夹紧旋钮、支撑轴机构、m形侧支撑手臂和万向轴固定架。该手机支架仅具备将手机固定于车头效果,并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该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能对手机进行充电,保证手机能长时间工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7.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所述充电装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主体,且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8.优选的,上述充电装置设置有外壳、充电电路和第一磁吸部,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主体磁吸连接。
9.优选的,上述主体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车部区域的架体和至少两个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固定装配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磁吸部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位置相对应。
10.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
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
12.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gnd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gnd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接地部;
13.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与作为电源输入端的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并将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定义第一磁吸输入部。
14.优选的,上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和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15.优选的,上述第二磁吸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的数量相同。
16.优选的,上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一磁吸部均设置有三个。
17.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吸部不与外部地线或外部电源线电连接。
18.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磁吸部为第一磁吸输入部。
19.三个所述第一磁吸部呈三角形固定分布于所述外壳。
20.优选的,上述外壳设置有用于手机装配的第一子盖、第二子盖和手机固定部,所述第一子盖与所述第二子盖盖合。
21.优选的,上述第二子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匹配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第一磁吸部嵌装,所述手机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盖。
22.优选的,上述外壳的边缘设置有便于将所述充电装置装配的凹槽。
23.优选的,上述充电电路设置有芯片u1、保险丝f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阻r11、耦合电容c3、耦合电容c6、耦合电容c7、耦合电容c9和插口p1,芯片u1的1脚与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4脚、5脚和6脚均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芯片u1的6脚串连电容c2与芯片u1的7脚电连接,芯片u1的10脚串连电容c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2脚串连电阻r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14脚、15脚和16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芯片u1的13脚还分别串连电容c5和电容c4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还与耦合电容c3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阻r1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20脚与插口p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21脚与插口p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24脚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插口p1的4脚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vin12v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耦合电容c6的正极、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8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16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阻r2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耦合电容c9的正极与插口p1的1脚电连接,耦合电容c3的负极、耦合电容c6的负极、耦合电容c7的负极、耦合电容c9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24.优选的,上述充电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对手机加热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和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25.优选的,上述加热控制电路设置有主控模块、ldo降压模块、指示灯模块、按键模块、发热控温模块和测温模块,所述ldo降压模块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发热控温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发热控温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所述ldo降压模块还与所述指示灯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
26.优选的,上述主控模块设置有芯片u2和电容c12,芯片u2的1脚串连电容c12与8脚电连接,芯片u2的1脚还与所述ldo降压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4脚与所述指示灯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5脚与所述按键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6脚与所述发热控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7脚与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8脚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27.优选的,上述ldo降压模块设置有稳压器vr1、电阻r6、电容c10和电容c11,稳压器vr1的vin端串连电阻r6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连接;稳压器vr1的vin端还串连电容c10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还串连电容c1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gnd端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与所述指示灯模块和所述测温模块电连接。
28.优选的,上述指示灯模块设置有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4,稳压器vr1的vout端串连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与芯片u2的4脚电连接。
29.优选的,上述按键模块设置有按键s1,芯片u2的5脚串连按键s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30.优选的,上述发热控温模块设置有电阻r10、电阻负载r7和开关管q1,芯片u2的6脚串连电阻r10与开关管q1的1脚电连接,开关管q1的2脚串连电阻负载r7与所述第一磁吸输入部电连接,开关管q1的3脚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31.优选的,上述测温模块设置有电阻r9、电阻r8、电容c13和电敏电阻rt1,芯片u2的7脚串连电阻r9与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串连电敏电阻rt1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还串连电容c13与所述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器vr1的vout端电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所述充电装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主体,且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主体电连接。该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保证手机能长时间工作。
附图说明
33.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34.图1为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37.图4为第一子盖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39.图6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主控模块的电路图。
41.图8为指示灯模块的电路图。
42.图9为按键模块的电路图。
43.图10为发热控温模块的电路图。
44.图11为测温模块的电路图。
45.图12为ldo降压模块的电路图。
46.图13为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47.图14为实施例5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8.在图1至图14中,包括有:
49.充电装置100、
50.外壳110、第一子盖111、第二子盖112、手机固定部113、装配槽114、装配孔115、夹体116、凹槽117、
51.第一磁吸部120、
52.主体200、架体210、第二磁吸部220。
具体实施方式
53.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54.实施例1。
55.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如图1至6所示,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装配并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100和用于装配于车辆的主体200,充电装置100可拆卸装配于主体200,且充电装置100与主体200电连接。
56.充电装置100设置有外壳110、充电电路和第一磁吸部120,充电电路装配于外壳110的内部,第一磁吸部120固定装配于外壳110,第一磁吸部120与主体200磁吸连接。
57.主体200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车部区域的架体210和至少两个第二磁吸部220,第二磁吸部220固定装配于架体210,第二磁吸部220与第一磁吸部120磁吸连接,第二磁吸部220的位置与第一磁吸部120的位置相对应。
5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架体210是主要实现将充电装置100与车辆之间的固定,这个架体210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重点。在市场上已经有出现了许多能够将手机固定于车辆的支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这些架体210上固定装配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磁吸部220即可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200,因此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59.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磁吸部120与作为gnd端的第二磁吸部220电连接,并将与gnd端电连接的第一磁吸部120定义第一磁吸接地部;至少一个第一磁吸部120与作为电源输入端的第二磁吸部220电连接,并将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磁吸部120定义第一磁吸输入部。
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磁吸部220通过连线与车辆的电池进行连接,当第二磁吸部220与第一磁吸部120磁吸连接时从而实现对充电装置100的供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吸部120和第二磁吸部220只能实现磁吸连接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吸部120和第二磁吸部220,如磁铁和铁片。
61.充电电路与第一磁吸输入部和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第二磁吸部220的数量与第一磁吸部120的数量相同。
62.本实施例的第二磁吸部220和第一磁吸部120均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作为gnd端与外部地线电连接,其中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作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第二磁吸部220不与外部地线或外部电源线电连接;其中一个第一磁吸部120为第一磁吸接地部,其中一个第一磁吸部120为第一磁吸输入部。三个第一磁吸部120呈三角形固定分布于外壳110。
6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吸部120呈三角形分布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充电装置100与架体210的稳定性。
64.外壳110设置有用于手机装配的第一子盖111、第二子盖112和手机固定部113,第一子盖111与第二子盖112盖合;第二子盖112设置有与第一磁吸部120匹配的装配槽114,装配槽114与第一磁吸部120嵌装,手机固定部113位于第一子盖111。
65.需要说明的是,手机固定部113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如弹簧夹或者螺钉与装配孔115配合,只能将手机固定于外壳110即可以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固定部113。
66.本实施例的手机固定部113具体为螺钉与装配孔115,将与手机配套的手机套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子盖111的装配孔115,然后再将手机装套于手机套中即可实现手机与外壳110的固定。
67.该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的同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保证手机能长时间工作。
68.实施例2。
69.对于在北方冬天环境温度较低,如低于零下时,因为手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手机耗电速度会加快,甚至在更低温度下出现不能开机的情况,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还具有如下特征:充电装置100还设置有用于对手机加热的加热控制电路,充电电路装配于外壳110的内部,且充电电路与第一磁吸输入部和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70.与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能够在环境下,对手机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手机的外部温度,因此能更好地保证手机正常工作。
71.实施例3。
72.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如图7至13所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还具有如下特征:
73.加热控制电路设置有主控模块、ldo降压模块、指示灯模块、按键模块、发热控温模块和测温模块,ldo降压模块与第一磁吸输入部电连接,ldo降压模块、指示灯模块、按键模块、发热控温模块和测温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ldo降压模块、按键模块、发热控温模块、主控模块和测温模块分别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ldo降压模块还与指示灯模块和测温模块电连接。
74.主控模块设置有芯片u2和电容c12,芯片u2的1脚串连电容c12与8脚电连接,芯片u2的1脚还与ldo降压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4脚与指示灯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5脚与按键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6脚与发热控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7脚与测温模块电连接,芯片u2的8脚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75.ldo降压模块设置有稳压器vr1、电阻r6、电容c10和电容c11,稳压器vr1的vin端串连电阻r6与第一磁吸输入部连接;稳压器vr1的vin端还串连电容c10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还串连电容c1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gnd端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稳压器vr1的vout端与指示灯模块和测温模块电连接。
76.指示灯模块设置有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4,稳压器vr1的vout端串连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与芯片u2的4脚电连接。
77.按键模块设置有按键s1,芯片u2的5脚串连按键s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78.发热控温模块设置有电阻r10、电阻负载r7和开关管q1,芯片u2的6脚串连电阻r10与开关管q1的1脚电连接,开关管q1的2脚串连电阻负载r7与第一磁吸输入部电连接,开关
管q1的3脚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79.测温模块设置有电阻r9、电阻r8、电容c13和电敏电阻rt1,芯片u2的7脚串连电阻r9与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串连电敏电阻rt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还串连电容c13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稳压器vr1的vout端电连接。
80.充电电路设置有芯片u1、保险丝f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阻r11、耦合电容c3、耦合电容c6、耦合电容c7、耦合电容c9和插口p1,芯片u1的1脚与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芯片u1的2脚、3脚、4脚、5脚和6脚均与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芯片u1的6脚串连电容c2与芯片u1的7脚电连接,芯片u1的10脚串连电容c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2脚串连电阻r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14脚、15脚和16脚分别与第一磁吸输入部,芯片u1的13脚还分别串连电容c5和电容c4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13脚还与耦合电容c3的正极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阻r11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芯片u1的20脚与插口p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21脚与插口p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24脚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插口p1的4脚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保险丝f1的一端与第一磁吸输入部,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vin12v端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耦合电容c6的正极、耦合电容c7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8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容c16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还串连电阻r2与耦合电容c9的正极电连接,耦合电容c9的正极与插口p1的1脚电连接,耦合电容c3的负极、耦合电容c6的负极、耦合电容c7的负极、耦合电容c9的负极与第一磁吸接地部电连接。
8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充电电路的芯片u1的型号为sw3528,芯片u1为核心器件,输入电压为12v,由车辆的电瓶电源提供,芯片u1支持pps/pd/qc/afc/fcp/scp/pe/sfcp/vooc等多种快充协议以及cc/cv模式,芯片u1集成降压变换器,最大输出功率为30w,输出支持5v/9v/12v三种电压。而充电电路的插口p1为type-a口,可为各种手机提供充电功能。
82.在测温模块中,电阻r8与电敏电阻rt1组成电阻分压电路,rt1为热敏电阻,rt1阻值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由主控模块读取实时温度数据。
83.在发热控温模块中,电阻负载r7为发热片,测温模块把当前温度值反馈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开关管q1导通或者关断,实现对发热片的加热或者关闭加热,达到控制发热片温度恒定的效果。本实施例控制发热片温度恒定50度(
±
3度)。
84.在按键模块中,按键s1为拨动开关,控制发热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开关接通,电阻负载r7发热,开关断开,电阻负载r7不发热。
85.在指示灯模块中,发光二极管d4用于指示发热功能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发热功能开启,发光二极管d4点亮,发热功能关闭,发光二极管d4熄灭。
86.在ldo降压模块中,稳压器vr1的型号为ht7550-2线性稳压器,稳压器vr1输入电压为12v(车辆的电瓶电源),输出电压为5v,该电路为主控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87.主控模块的作用是读取电敏电阻rt1的温度值,读取按键s1状态,控制发光二极管d4,控制电阻负载r7恒温输出。
8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通过具体的加热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实现对手机的便
捷地加热控制及充电,同时本技术的加热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电路结构简单。
89.实施例4。
90.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其他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还具有如下特征:
91.芯片u2的型号为ny8bo62d(sop8)芯片,稳压器vr1的型号为ht7550-2,开关管q1的型号为ao3400,芯片u1的型号为sw3526,保险丝f1的型号为f3.6 125v/2410,电感l1大小为22微亨,电阻负载r7的型号为load,按键s1的型号为sw-pb。
92.电阻r6的电阻值为47欧,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的电阻值为1千欧,电阻r1的电阻值为9.1千欧,电阻r2的电阻值为10毫欧,电阻r11、电阻r8的电阻值为5.1千欧,电敏电阻rt1的型号为5k 3950。
93.电容c8、电容c5、电容c1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的电容值为0.1微法,电容c1的型号为105/50v,电容c2的型号为104/50v,耦合电容c9、电容c4的型号为10μf/25v/0805。
94.耦合电容c3的型号为100μf/25v,耦合电容c6、耦合电容c7的型号为22μf/25v。
95.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电气元件均为常见型号,因此生产成本较低。
96.实施例5。
97.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手机支架,如图14所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手机固定部113为弹簧夹,
98.其中弹簧夹设置有弹簧(图中未示出)和一对夹体,弹簧设置于第二子盖112的内部,而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夹体固定。
99.弹簧夹的作用是,通过对手机两个相对的侧边进行夹持从而将手机与充电装置100固定。
10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