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944发布日期:2023-06-08 15:4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打火的,尤其涉及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各种家用美容仪器,便携小电器等越来越多走入家庭,其中,配备dc输入插头的适配器越来越多,但因为设备内上电时内部有大容量电容或者上电有大的冲击电流,导致dc输入头插入设备的dc接口时,产生电火花,给使用者造成极差的体验感,如果遇到易燃物,严重时甚至可以引发火灾等。

2、在现有的技术中,有部分电路组成的上电防止打火的电路,使用元件多,导通电阻大,损耗大,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旨在解决现有的防止打火电路使用元件多,导通电阻大,损耗大,而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打火电路,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1的接地端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所述输入正极接头与所述输出正极接头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r1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

3、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为接地端,并且所述mos管q1的源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

4、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打火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接地端。

5、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打火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mos管q1和所述电容c1之间,所述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和接地端。

6、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时,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

7、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

8、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mos管q1上设有寄生二极管d2,所述寄生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漏极。

9、可选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q2的功率小于或等于10w。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所述美容仪器包括工作电路、至少两个dc接口和防打火电路,所述防打火电路的输入正极接头和输入负极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dc接口连接,所述防打火电路的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分别与所述工作电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接通dc电源后,dc电源输入的正极电源分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输出正极接头给工作电路提供电源输入,另外一路通过电阻r1,给电容c1充电,由于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上电瞬间电容c1两端的电压达不到mos管q1的导通阈值,此时mos管q1处于关断状态,主电路没有电流回路,所以在dc输入插头插入的瞬间不会产生打火现象;随着时间的增长,电阻r1给电容c1充电,使得电容c1两端电压慢慢升高,当升高到mos管q1的导通阈值时,mos管q1导通,工作电路的电流回路通过mos管q1接通到输入负极接头;通过调整电阻r1和电容c1值的大小,即可调整mos管q1导通的延时时间,使得上电后,mos管q1缓慢导通,工作电路回路的电流慢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避免了上电瞬间的大电流,所以就避开了上电的打火问题;当拔掉dc电源后,因为电阻r2的存在,电容c1两端的电压通过电阻r2很快被释放掉,电容c1两端的电压减小后,mos管q1的栅极电压降低后,mos管q1关闭,工作电路回路被关断。本方案中的防打火电路利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组成,有效避免上电打火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稳定性好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mos管q1的接地端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所述输入正极接头与所述输出正极接头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r1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出负极接头,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为接地端,并且所述mos管q1的源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负极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同时连接于所述输入正极接头和所述输出正极接头,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mos管q1和所述电容c1之间,所述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和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时,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上设有寄生二极管d2,所述寄生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漏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打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功率小于或等于10w。

9.一种美容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器包括工作电路、至少两个dc接口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打火电路,所述防打火电路的输入正极接头和输入负极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dc接口连接,所述防打火电路的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分别与所述工作电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防打火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打火电路和美容仪器。防打火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输入正极接头、输入负极接头、输出正极接头和输出负极接头,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中的一者与输出负极接头连接,另一者接地,mos管Q1的栅极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mos管Q1的接地端依次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二端和输入负极接头,输入正极接头与输出正极接头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R1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于输入正极接头和输出正极接头。本方案利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组成防打火电路,有效避免上电打火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稳定性好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肖音,冯瑞丰,马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米谷智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