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056发布日期:2023-06-28 14:3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各实施例属于电力,特别是涉及一种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主要用于gil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时,在不拆卸电缆终端的情况下即可实现gil现场耐压试验。


背景技术:

1、目前,gil与电缆连接方式常见的有套管终端间接连接、电缆终端直接连接。

2、其中套管终端间接连接方式因套管需户外放置再连接引线,且户外环境也方便实施现场耐压试验的环境特性,其主要应用于户外场景,但要搭建户外终端平台,且需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若在市区内布置此连接方式,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城市景观和环境安全;电缆终端直接连接方式在户内、户外场景均适用,但在工程应用中出现地下管廊内gil首末端均与电缆直连场景时,其尚属于首次应用,在充分考虑gil与电缆连接布置空间的可行性的情况下,还要考虑gil现场耐压试验空间要求。

3、1、工程应用中gil首末端均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布置方案现状。

4、gil首末端均与电缆直接连接时,采用紧凑型管廊立体空间竖直侧向布置,满足人员施工、检修、试验空间尺寸,gil分支出口分别与电缆通过电缆终端直接连接,安装时,通过移动式的安装平台在高位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安装平台移出该投料口,最终完成电气连接。

5、2、gil首末端均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布置时的gil现场耐压方案现状。

6、针对gil现场耐压试验,因gil与电缆执行耐压标准不同,电缆不能按照gil标准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故gil线路需要单独进行现场绝缘耐压试验。

7、说明1:gil分为三相分箱式gil与三相共箱式gil两种,其中三相分箱式gil各相结构独立,耐压试验也各相独立无关联;三相共箱式gil因三相共处一个箱壳内,相间存在电气绝缘关联性,需三相全部通过绝缘耐压试验后才算此gil绝缘耐压试验合格。

8、说明2:针对复杂工况下三相共箱式gil与电缆直连布置时耐压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9、gil首末端均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时,gil现场耐压时需确保gil与电缆终端及电缆部分的电气断开:

10、1)当gil首次安装完毕后,不能先与电缆直连,需要等gil完成现场耐压试验后才能实施gil与电缆部分的直连;其中gil一端作为加压侧,则需先不连接电缆终端,再在终端壳体内追加与gil端末主回路对接的绝缘试验工装导体等并封盖gil端末气室,最终实现gil现场绝缘试验,gil另一端作为非加压侧,则可以先不连接电缆侧电缆终端或者先连接电缆侧电缆终端,但不得安装终端壳体内的电气连接用可拆卸导体,gil端末主回路连接端末屏蔽球,实现电气断开。待gil现场绝缘试验逐相通过后再进行gil首末端的电缆终端电气连接。

11、2)当gil运行时出现故障后若实施抢修后绝缘耐压试验,则需要选择gil首末端任意一端作为加压侧,其中加压侧gil任意一相与绝缘试验工装对接时,需先将该相原本连接好的电缆及电缆终端从gil端末拆解拔出,再对接上gil耐压试验用工装导体等并封盖gil端末气室,实现该相的gil现场绝缘耐压试验的独立性;加压侧gil其余两相均电气断开,考虑每相均需耐压试验,故可选择提前拆解掉电缆终端实现电气断开或者暂时不拆解电缆终端,仅需拆解掉终端壳体内的电气连接用可拆卸导体,gil端末主回路安装端末屏蔽球,实现电气断开;非加压侧gil则不需要拆解电缆终端,仅需拆解掉各相终端壳体内的电气连接用可拆卸导体,并在gil各相端末主回路安装上端末屏蔽球,实现电气断开;在gil逐相耐压完毕后还需再次连接电缆终端及电缆。

12、gil首末端均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时,因现有技术方案未直接预留耐压试验对接端口,而gil各相绝缘耐压试验需要相应的试验对接端口,故需要反复拆解、安装电缆及电缆终端的方式来获取gil各相耐压试验对接端口:

13、1)当gil首次安装完毕后,因gil各相绝缘耐压试验需要留出试验对接端口,gil耐压试验对接端口不能先与电缆及电缆终端电气直连,另外gil非耐压试验端口对接处需与电缆及电缆终端的电气连接断开,如已经安装了电缆及电缆终端,仍需拆解掉终端壳体内的电气连接用可拆卸导体,gil端末主回路安装端末屏蔽球,从而实现电气断开;等gil各相均完成现场耐压试验后才能实施gil与电缆及电缆终端的连接。

14、2)gil运行时出现故障后若实施抢修后绝缘耐压试验,则需要将gil首末端与电缆终端的电气连接断开,并在gil首末端任意一端上已经连接好的电缆及电缆终端从gil端末拆解拔出,再对接上gil耐压试验用工装导体等,实现gil现场绝缘耐压试验的独立性,等gil各相均完成现场耐压试验后才能实施gil与电缆及电缆终端的连接。

15、由此可见这将带来在空间有限的地下管廊内进行电缆侧拆解再安装等费事费力的繁琐工序,还会增加电缆侧拆解后二次对接时的气密连接失效、绝缘能力降低等一系列不可控的安全风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及,gil与电缆一次性安装到位,在不拆卸电缆终端的情况下,拆除终端壳体内gil主回路端末可拆卸导体,形成电气隔离断口,同时通过gil与电缆终端之间的过渡三通单元预留的试验接口来对接gil耐压设备,最终实现gil单独现场耐压试验,有效减少gil与电缆的安装工序交叉等待周期,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包括地下管廊、第一投料口、第二投料口、导电组件、三通单元和gil三相分相单元,所述导电组件、三通单元和gil三相分相单元设置于所述地下管廊内,所述第一投料口和第二投料口设置于所述地下管廊上,所述导电组件与三通单元连接,三通单元与gil三相分相单元连接。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电缆、电缆终端和终端壳体,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缆终端连接,所述电缆终端与所述终端壳体连接。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电缆支撑,所述电缆支撑与所述电缆连接,所述电缆支撑设置于安装平台上。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还包括检修盖板和电缆终端检修口,所述电缆终端检修口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上,且所述检修盖板盖设于所述电缆终端检修口上。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三通单元与gil耐压试验对接口连通,所述gil耐压试验对接口上设置有试验对接口盖板,gil耐压试验工装与试验对接口盖板连接。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还包括gil耐压对接口,所述gil耐压对接口与所述三通单元连通,所述gil耐压对接口上设置有耐压盖板。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还包括屏蔽球,所述屏蔽球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组件设置有多组,并且每两组之间连接。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电缆支撑设置有多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gil与电缆一次性安装到位,在不拆卸电缆终端的情况下,拆除终端壳体内gil主回路端末可拆卸导体,形成电气隔离断口,同时通过gil与电缆终端之间的过渡三通单元预留的试验接口来对接gil耐压设备,最终实现gil单独现场耐压试验,有效减少gil与电缆的安装工序交叉等待周期。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gil首末端与电缆在地下管廊内直连结构,gil与电缆一次性安装到位,在不拆卸电缆终端的情况下,拆除终端壳体内gil主回路端末可拆卸导体,形成电气隔离断口,同时通过gil与电缆终端之间的过渡三通单元预留的试验接口来对接gil耐压设备,最终实现gil单独现场耐压试验,有效减少gil与电缆的安装工序交叉等待周期。

14、当gil故障时也不需要拆卸电缆终端,重复上述步骤1的操作即可实现gil抢修后的再次单独现场耐压试验,完美规避在空间有限的地下管廊内进行电缆侧拆解再安装等费事费力的繁琐工序,以及电缆侧二次对接时的气密连接失效、绝缘能力降低等一系列不可控的安全因素,提高安装、试验过程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