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0898发布日期:2023-08-04 05:0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广泛存在于化工行业的多种设备中,例如风机、传动装置等设备中。化工行业对设备的检修,避免不了对原动机和从动机进行对中找正,然而设备出厂时没有设置相应的对中装置,同时电机的体积大,数量多,对中操作不便,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以国内某煤炭生产厂家为例,其热动车间共有一次风机8台、二次风机8台、引风机8台,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引风机中的电机重量分别为6000kg、8500kg和18000kg,并且电机底板和基础端面没有多余的伸出量,直接焊接移动件不便,此外,焊接后的移动件不仅容易从焊缝处开裂,造成检修周期滞后,增加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在焊接过程中电机底座受热不均匀,造成微量变形,对电机找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其能够快速准确的调整电机的位置,使电机对中。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包括电机底座和对中组件,电机底座用于安装电机本体,对中组件包括对中底座、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支架和调节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安装部,以使第一固定件穿过支架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支架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二固定件相对的另一端安装在对中底座上;支架靠近电机本体的一端安装有调节件,调节件的延伸方向与电机本体相交,用于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中组件,第一固定件可以直接固定在电机底座上,进而将支架和调节件均固定在电机本体的侧面,支架可以相对第一固定件转动,并通过第二固定件的支撑作用调整支架转动,使调节件水平。调节调节件运动,从而控制调节件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距离,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调节件的方向移动,调整电机对中。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且不会对电机底座产生微小形变,对中准确。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对中的准确性,对中组件为至少四个。

6、较佳地,对中组件的个数为偶数个,且两个对中组件为一对,每对对中组件呈对角线设置,多对对中组件的连线相交于同一个点。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中组件为四个,均匀间隔安装于电机底座上。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电机本体为立方体结构时,四个对中组件安装后分别与电机本体的四个侧边对应设置,以使电机在对中时可以前后左右调整电机本体的位置。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电机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时,四个对中组件均匀间隔安装于电机底座上,且与电机本体的侧面对应设置,以使电机在对中时可以前后左右调整电机本体的位置。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件为丝杠。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丝杠为市售的常规丝杠,可以通过调整丝杠两端的相对长度调节调节件与电机本体侧壁面的距离,进而调整电机对中。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为丝杆,通过调整丝杠两端的相对长度调节支架的转动角度,使调节件水平,便于电机本体向远离调节件的正前方移动。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固定件的通孔。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底座上已有的筋板结构即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第三固定件,筋板孔即为第三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固定件的通孔,通过将第一固定件穿过筋板孔,从而将对中组件固定在电机本体侧壁面附近,可以直接利用电机的原有结构进行对中,操作更方便。且大多数电机底座上都具有筋板结构,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对中组件的安装和操作便利性。

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电机底座上没有设置筋板结构,或筋板结构的数量比对中组件的数量少时,可以在电机底座上焊接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为具有一个通孔的板状结构,以便于第一固定件的安装。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底座的边缘具有凹槽,其内安装有第三固定件。

1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机底座为完整的实心结构,第三固定件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电机底座的外壁面,再将对中组件固定。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电机对中装置,电机本体安装于电机底座上,电机本体的侧壁面与调节件可选择性地接触,以使电机对中。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其安装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19、将第一固定件分别穿过两个第三固定件和支架,将对中组件的位置初步固定,由于支架套在第一固定件表面,二者会产生相对转动,为了避免支架向远离电机本体的方向转动,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将支架向靠近电机本体的方向推动,使调节件平行于电机底座。调节调节件的长度,使调节件向靠近电机本体的方向移动,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本侧对中组件的方向移动至电机完全对中。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通过设置对中组件,第一固定件可以直接固定在电机底座上,进而将支架和调节件均固定在电机本体的侧面,支架可以相对第一固定件转动,并通过第二固定件的支撑作用调整支架转动,使调节件水平。调节调节件运动,从而控制调节件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距离,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调节件的方向移动,调整电机对中。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且不会对电机底座产生微小形变,对中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底座和对中组件,所述电机底座用于安装电机本体,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对中底座、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支架和调节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安装部,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支架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支架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对中底座上;所述支架靠近电机本体的一端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机本体相交,用于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为至少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为四个,均匀间隔安装于所述电机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丝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固定件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的边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丝杠。

8.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对中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安装于所述电机底座上,所述电机本体的侧壁面与所述调节件接触,以使所述电机本体对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对中装置和电机,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底座和对中组件,电机底座用于安装电机本体,对中组件包括对中底座、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支架和调节件,第一固定件穿过支架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支架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二固定件相对的另一端安装在对中底座上;支架靠近电机本体的一端安装有调节件,调节件的延伸方向与电机本体相交。第一固定件可以直接固定在电机底座上,进而将对中组件固定在电机本体的侧面,通过控制调节件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距离,推动电机本体向远离调节件的方向移动,调整电机对中,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调节,且不会对电机底座产生微小形变,对中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桂顺江,赵盼盼,梁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